一代国君梁武帝的素食心 断酒肉无量慈悲

梁武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精通教义,经常搭上縵衣为王公大臣们说法,甚至几度入寺,舍身为奴。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朝廷只能以重金将皇帝赎回,僧团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广修道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这一时期的写照。

梁武帝在研读经典过程中发现,大乘经典明确提出,佛子应断除肉食。如佛陀在《涅槃经》中说:“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佛陀接着告诉我们:“夫食肉者,断大慈种……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狮子已,众人见之,闻狮子臭,亦生恐怖。”作为大乘佛子,在成就智慧的同时,还要成就慈悲。而食肉会令众生心生恐惧,不敢接近,有违慈悲的修行。

而在《楞伽经》中,佛陀也告诉我们:“夫食肉者,有无量过,诸菩萨摩诃萨修大慈悲,不得食肉。”接着,佛陀进一步阐述了肉食的过患和素食的功德:“贪著肉味,更相杀害,远离贤圣,受生死苦;舍肉味者,闻正法味,于菩萨地如实修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外,本生故事还记载了许多佛陀在因地为救助众生不惜舍身的壮举,比如我们熟悉的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作为大乘学子,我们要闻佛所言,学佛所行,如果做不到舍己救人,反而为贪口腹之欲以众生为食,不觉得太惭愧了吗?

除了经典依据,“梵网菩萨戒”明确规定:“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禁止肉食的原因就在于,吃众生肉会影响慈悲的修行,令众生对你心怀恐惧。菩萨要摄受众生,令众生欢喜,令众生乐于亲近,如果使他们感到恐惧之心,就不能与之广结善缘,进一步度化他们。

是以,梁武帝根据这些大乘经律撰写了《断酒肉文》,劝勉四众弟子勿饮酒食肉,并明令出家众必须戒除酒肉:“若食肉者,障菩提心,无菩萨法,无四无量心,无大慈大悲。以是因缘,佛子不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文昌帝君阴骘文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六节 摩诃迦叶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六节 摩诃迦叶尊者

第六节 摩诃迦叶尊者(一)精通一切知识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故名。迦叶系姓氏,佛弟子中姓迦叶的人很多,如十力...

供佛的不思议果报

供佛的不思议果报

佛陀时代,有修习外道法门的五位兄弟,生活贫苦,因此想学习外道的生天之道,希望可以远离饥寒交迫之苦。有一天,老大“耶奢”召集弟弟们商量:“我们五位兄弟年纪都不小了,如此潦倒地过日子,总不是办法!不如专...

佛教徒在家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

佛教徒在家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我想请教一下佛教徒在家修行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呀?问题补充:最近在修学佛经,知道肉里面含有很多肉毒素,而且佛教徒是戒荤腥的,那么我在家修行是不是也不能吃肉呀。万行法师答:佛教主张吃素,但不会强迫吃素...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十多年了,很多人仪轨念得特别熟,不用看都能背下来了,但都是跟着哼,根本没有去思维内容。有的人比较老实,观想了,但是也没有三轮体空的智慧。我们观的...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荣不肆意,辱不失意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荣不肆意,辱不失意

荣不肆意,辱不失意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身常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荣辱不惊,保持平常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不是平庸,它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表白,是源于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人生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