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内心清静 一切皆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总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有人喜欢到名山大川里去,找一点清静的地方。但哪里最清净呢?其实有一个公案说得非常好。当时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禅师。将法器传给五祖弘忍之后,一个人云游四海,访道结友,度化有缘。

有一天道信离开了黄梅的双峰山,独自撑小舟顺江而下 来到白下,也就是今天南京的所在地。他弃舟上岸,信步走上牛头山幽栖寺,这里风光秀丽,五色祥云,实在是美妙极了。他步入山门,见寺内一僧人,问道:庙里可有修道之人?僧人心中顿感不悦,心想:出家人都是修道人!何有此问!于是用轻蔑的目光斜视着问话的老和尚,声音微带着责备的口吻说:这里全是修道之人!

道信禅师只是淡淡地一笑,请问,哪位修道人修得最好呢?被问的僧人并没有马上回答,倒是另一位年长的老僧听到了,稍加思索,恍然大悟地拍一下大腿说:有!您从这里再往深山更深处走十里,有个叫法融的和尚独居于那里边。

老僧又详细说明了法融怎样的修行情况,他整天坐禅,不理睬别人,也不起身迎送。为此大家都叫他懒融。有人看见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献花的神异现象。您是不是找他呀?正是!

道信禅师按照老僧指引的方向寻径而往,果然见到懒融。道信到来他并不理睬,如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照旧端坐不动稳若泰山。道信禅师问:你坐着干什么呢?我在观心。法融回答道,观是何人?心为何物?道信禅师再问。

这时候他已经无以应对,感到眼前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之后互相通了法号,法融得知面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僧道信禅师。于是不敢怠慢,连忙站立起来施礼,表示尊重敬仰。

这个时候山中本是极其幽静,而道信禅师却故意问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安静呢?法融并未理解道信禅师这句话的玄机。只是表达他平日独居于茅草棚中所领悟到的安静。以为这里就是最安静的地方。

其实完全不是啊,道信禅师浅笑着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其实道信禅师言外之意是,人在任何地方都可清静,只要你的内心是清静的,身在何处都一样。何须躲进深山无人之处去寻找清静呢!所以我们要知道,道当少欲,道当闲静,道当知足,道当定守,只要你自己少欲了知足了,你自然就会闲静了,你一闲静自然就有思维,佛教让我们善自思维,极善思维,你说,哪里不清静呢?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啊。

文章转自:腾讯佛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破戒果报故事:儿媳冤魂讨命债丝毫不差

破戒果报故事:儿媳冤魂讨命债丝毫不差

儿媳冤魂讨命债丝毫不差我18岁那年大概是1965年,我去内蒙古黄羊滩地区插队,在我插队的村子里,有一户姓范的人家,姓范的人家有一个大儿子,和一个小女儿。范家大儿子娶了一个陕西的没有爹没有妈、一直和哥...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又老又丑的鹦鹉为何售价最高?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又老又丑的鹦鹉为何售价最高?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 昙无谶 译优婆塞戒经卷第一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阿那分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

宽运法师:解行并重 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宽运法师:解行并重 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

解行并重.自觉觉他 ──《华严经》的入世精神根据佛经所载,所有佛菩萨都是靠愿力而成就,没有一位不是由发愿所成。如《无量寿经》卷上记载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弥勒菩...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高振农上海佛学书局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所专门编辑、刻印、流通佛学典籍的出版机构。1929年(一说1930年)创办于上海。在此之前,虽有1866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创...

入宅择吉日的正确方法 新家也要挑个好日子

入宅择吉日的正确方法 新家也要挑个好日子

说起中华的文化,那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都是很多文学家探索的奥秘。其中,择吉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但凡人们遇到白、红喜事,都会找道家选一个好的日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