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德是最好的营养-为素食者解困惑

关于这个色身,你不在乎它,糟蹋它,这个不行。你太在乎它,拈轻怕重,经常补充营养,也不行。很多人学养生,就是他在乎身体,动不动就补营养。中医有句话,叫做邪能恋补,很多病都是补出来,经常补各种营养,就补出病来了。

那学佛人,要吃素。要注意两点,第一,吃素要多吃五谷,少吃蔬菜。很多人吃素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吃很多菜,然后不吃饭,最后吃到面有菜色。人家就会诽谤了,说吃素没有营养。吃素要多吃五谷,人以五谷为养,你看种子,丢到土里能长出一个大树。这个是因为五谷的生发的能力。吃素的人,更应该多吃小麦类的。小麦是温性的,稻谷是寒性的,吃素的人适合多吃小麦,身体就很好。

第二点,吃素时,要配合念佛念经。有些人断不了肉,是因为他体内有些属性需要吃肉。这些属性,用一个名词,叫做信息体。把这些信心体转化为阳性,不再对肉有依赖时,他就不会吃肉了。这时就需要念佛念经,真正修行,经文念多的人,一定不喜欢吃肉,就是体内已经转化了。

吃素要吃的粗糙,念佛久的人,对身体就会有反应,想吃甜的,还是酸的,自己会自然反应,这就说明身体需要这个营养了。不要机械唯物主义,说这个要补什么,那个补什么,看到补品就吃,往往就补出问题了。

还有婴儿饮食的问题。刚出生一岁前的婴儿,最好都能吃母乳,而少吃五谷,更不能吃肉类和补充钙片。婴儿在出生后,他的卤门是没有闭合的,这个卤门是用来接收天地之气。现在很多父母,经常给小孩子补钙,让卤门提前闭合,那他就提前关闭吸收天地之气的门了。胎儿在子宫里,能成长的很快,母亲带来的营养只是少部分,更大的部分,就是胎儿能自然吸收天地之气。

中医有句话,叫做身体比大脑聪明。我们这个身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个色身是最为宝贵的,天地造化,也是摩尼宝珠,用这个人身,才能成佛。佛陀才说,人身难得。那难得在于,用它能成佛。

很多人误认为,身体健康与否,靠的是吃的营养。黄帝内经说,人鼻子吸收天的五气,嘴巴吃地的五味。但要知道,人吃的东西,不仅是可见的物质,还有不可见的物质。比如说,一个人拥有仁义礼智信,这些五个性德,它也会产生能量。那这个五种能量,就要靠修行了,靠福报。这个色身,佛教叫做报身,就是过去的果报,善报恶报通通在这个色身上展现。

第一等的养生的,就是去行善积德。人去行善时,尤其是心善时,他身体就好。五脏中,心是君主之官,心是君王,管理着全身。要是心坏了,那再吃多少营养,人体都不会吸收。修行人,不要特别照顾这个色身,只要按照规律走,就是禅宗讲的,饥来则食,困来则眠,他就可以很健康。

人身体不健康,其实不缺营养,人吃五谷就有营养了,但吃进去,却无法完全吸收,这就是业障了。比如说,有的人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导致每餐都来吃酸辣,这就是口味败坏了,也是舌根功德不足。记得,这就是业障。那念佛久了,吃白开水都有味道。第一说明你肾精比较足,口中会出甘露,第二说明舌根功德具足,那他身体就比较健康。

我爱素食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贵贱之分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贵贱之分

贵贱之分有天,智恒师父叫戒嗔去宝光寺一趟,带封信给那里的法师,另外再借两本书回来。坐上27路公交车,去宝光寺,车上认识戒嗔的人居然有好几个,有位戒嗔忘记了姓名的大婶还特意塞着戒嗔一个水蜜桃,戒嗔推辞...

放生文库:风水中的放生与吃素

放生文库:风水中的放生与吃素

有不少人,见到亲戚或朋友的运程有种种阻滞之时,都会劝他(她)说:不如看下风水啦!改一下运程啦!那么,看风水是否能真正改善命运呢?不错,看风水有时可使贫穷的人变成富有,可以使多病的人转成健康,可以使运...

印光法师: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

印光法师: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

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

定位决定成败

定位决定成败

定位决定成败作为一名职业咨询师,我有机会给各个年龄段的顾客提出我的建议和劝告。我的众多顾客的经历告诉我一个真实存在的现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定位,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难怪,因...

做管道人,不做提桶人

做管道人,不做提桶人

一小时的工作换一小时的报酬;一个月的工作换一个月的报酬;一年的工作换一年的报酬——你是否落进了“时间换金钱”的陷阱?      柏波罗和布鲁诺一直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问:一般人们都追求一帆风顺,害怕挫折。真正的修行人这方面的心态如何? 索达吉堪布:弘一法师在《闽南十年之梦影》中说道:“我的心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