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有道 随缘而安

儿子升初三,想给他找个好班。妈,跟哪位师长教师都一样。儿子的话让我瞬间放下了许多。是的,没有短长,只是遇缘和福报不合,一切交给佛菩萨。

身边的每小我都是来度化自己的。从小到大,儿子一向是我学佛路上不竭的动力。时过境迁,心坎深处依然留存着那一抹最温暖的记忆。

从上幼儿园起,他的同伙就多。一到周日,就带他们来家里玩。一进门,只要闻到烧香的味道,会立马对他的小伙伴讲:嘘,你们小点声呀,我妈妈在念佛。

说来忸捏,不念佛的时刻,性格很大。记得有次和爱人吵架,说到悲伤处很是激动。可能儿子看到我们的战斗一时无法平息,就不动声色地回他的房间,关上了门。没想到几分钟后,儿子又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只是给我们的手里各自塞了一张小纸条。妈妈,你bi(别)生气,mn mn(慢慢)说,看到儿子稚嫩的笔体,忸捏之情油然而生,刚才争吵声太大了。面对如斯懂事的孩子以及那期盼的眼神,我的气莫名其妙地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此时此刻我们都在情绪之中,谁也不服输,局面仍然很为难,谁也不理谁。沉默少焉,儿子忽然轻轻走过来,拿起他爸的手放到了我的手上,爱人趁机紧紧地攥住了我的手,给他的那张纸条随即滑落到茶几上:爸爸,你是nn(男)子hn(汉),要rng(让)着妈妈。刹那间,我的整颗心被融化,爱人也红了眼圈。儿子静静坐回到沙发上,看他最爱好的《猫和老鼠》。

从那今后,我们再也没有爆发过如斯激烈的战斗。

带儿子参加放生活动后,他对小动物更是爱护有加。我们家住楼房的顶层,有时小鸟无意间飞了上来,就再也飞不出去了。起先想先抓住它,再放它出去,这样一来它似乎又受了惊吓,横冲直撞。儿子便动脑筋想出一个好办法:打开防盗门,把小鸟引到家里,然后只开一扇通朝阳台的门,其他门紧紧关闭,再打开阳台的窗户,让小鸟从窗口飞出去。也就是用这个办法,先后让十余只迷途的小鸟重返蓝天。儿子看到小鸟拼命飞走了,恋恋不舍地自言自语:快去找你的妈妈吧,妈妈都等急了。

小学时的一个严寒冬日,儿子手里捂着一只死麻雀进了家门。妈妈,这是在黉舍门口发明的,它躺在那里,都冻坏了。我不会念《大悲咒》、《往生咒》,就会念阿弥陀佛。你快点给它念吧,然后把它埋了。儿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下学路上,他没戴手套,一路把麻雀捂回家,自己的小手冻成了红萝卜似的,竟浑然不觉。

儿子刚满七岁没几天,适逢七月十五,想带他去寺院拜见师父,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削发师父。知道这个消息后,儿子高兴地从床上蹦了起来。想要出门时,却没了他的踪影,卫生间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妈妈,去见师父,我不得洗澡呀?刚用香皂洗了三遍呢!快帮我看看穿哪件衣服?穿衣服的空当,他也没忘了给我上课:妈妈,去了寺院要推心置腹;见到师父不能说你,要说您;穿念佛的鞋去,别穿高跟鞋!

这是儿子成长路上的几个小片段。重温写给儿子的日记,我依然会怦然心动!

时光荏苒,在三宝的加持护念下,如今儿子已经成长为一名阳光少年,但面对的是天天都写不完的功课。爱人指点加陪伴,每晚到深夜,很是辛苦。爱人有时在单位值夜班,我想这回终于有机会陪陪儿子了,但往往会遭到他的拒绝:妈妈,咋还不睡?你不用陪我,早点歇息吧,明天你还要夙兴做功课,念佛是不能中断的,对吧?我别吵着你了,把门给你关上

值得光荣的是儿子已皈依佛门。

佛菩萨会有办法的,每当我想起德证法师讲法时开示的这句话,碰到任何境界,都邑安闲淡定、心静如水。

儿子自有他的人缘和福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皆阿罗汉也。一切大圣皆其上尊。悉知他人心所念。独阿难未也。尔时佛出精舍坐于虚空。为无央数百千众会围绕。而为说法。及七...

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广钦和尚在福建省出家,住在承天寺。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中间有降伏老虎这些事。他真正有所证悟。十三年后回到庙里,他还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大殿不能安床铺,只能...

星云法师:佛教教你发财的方法

星云法师:佛教教你发财的方法

悟道的禅师,不是我们想像中枯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而且更具幽默感。在他们的心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因此,纵横上下,随机应化,像春风甘霖一...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念佛灭罪(出经律异相)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念佛灭罪(出经律异相)

念佛灭罪(出经律异相)【经文】昔有一人,辞亲学道,得成罗汉。凡有恩者,以道力尽行拔济,独见其母在泥犁地狱中,未得济度。其人广求方便,期脱母苦。观见边境有王,害父夺国,七日后当死,受罪之地与其母同。乃...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什么叫正会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什么叫正会

什么叫正会要如何才是祈福的「正会」呢?信施者既是以求福为目的,希望家庭清吉,长幼平安,人健财丰,迎祥纳福,万事如意,德业增进,除障消灾,延年益寿,离苦得乐。达到幸福的康衢而行大施者,先要具备有清净心...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问: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自在地修行佛法? 索达吉堪布答:人在死时,必须舍弃亲仇等此生一切,即使是大权威、大富贵之人,也会如酥油中抽毛一般,什么也带不走,他生前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