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祈求三宝与祈求神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达真堪布:祈求三宝与祈求神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问:尊贵的上师仁波切,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在家修行重布施,出家修行重持戒,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该如何理解?

上师回答:其实在家出家都一样,都要行持六波罗蜜。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在家人是护持佛教的,在家人有财富,可以做布施,比出家人方便,出家人没有财富。

在家人主要修布施,同时也要持戒。出家人没有家人,持戒比较方便,所以主要修持戒,同时也要修布施。

并非出家人不必修布施,在家人不必持戒。六波罗蜜都要圆满,同样要修持,因为这是菩提道,想到达菩提果必须修持菩提道。

祈求三宝与祈求神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问:祈求是不是向外在寻求帮助的一种依赖心呢?祈求三宝与祈求神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遇到困厄时,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祈求三宝?如何才是正确的祈求三宝?又说佛教是无神论宗教,那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是什么?诸天护法又是什么?

上师回答:若是向外祈求三宝,那三宝跟神灵就没有差别了;若是向内求,那就是自性三宝,是与我们一体的,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认为三宝在外面,然后祈求三宝加持让自己消业、快乐,这样,三宝跟神明没有差别,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没有区别了。

前几天我在微信里写到:佛教是无神论宗教。意思是佛教并非不承认神明,佛教宣讲六道轮回,也承认有鬼神。但鬼神跟我们一样,同属六道众生,它们也是被业力牵引而在轮回中流转的。佛教宣说神明只是众生的一部分,并非命运的主宰,也非宇宙的主宰。命运是靠自己,靠我们的修行来改变的,不是靠神来改变的;宇宙是以我们的业力而显现的,是业力的感召,不是由神来创造的。这就是“无神论”的意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本“食草男”悄然流行中

日本“食草男”悄然流行中

来自东京一家大型出版社的竹内康雄,身型消瘦,习惯穿条纹运动衫与淡蓝色的羊毛衫,温文尔雅,举止轻柔恬雅。他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正是当下流行的“食草男”一族。2006年“食草男”首次出现在日本职业作家深泽...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黄庭坚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黄庭坚

黄庭坚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no-mobile{display:...

释门法戒录:信愿真诚 蒙佛接迎 (刘宋 昙远)

释门法戒录:信愿真诚 蒙佛接迎 (刘宋 昙远)

信愿真诚 蒙佛接迎 (刘宋 昙远)南北朝(刘宋)沙门昙远,庐江人。父名万寿,曾任御史中丞。昙远信奉佛法很虔诚,持菩萨戒。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他十八岁,父亲去世,悲伤过度,神志几乎失常。每天除哭泣...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老翁祭树神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老翁祭树神

老翁祭树神从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翁,生性贪婪,但非常吝啬,喜爱优渥的享受,却舍不得花钱。一日黄昏,彩霞隐隐泛着红光,微风轻轻地吹着,庭园中的老柏树,也挲挲地喝着;老翁伫立在园中,遐想自己大快朵颐地...

《月光菩萨咒》全文

《月光菩萨咒》全文

【月光菩萨咒。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吒耆摩吒。沙婆诃。】月光菩萨又称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有关他的出处众说...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4集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4集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4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请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们昨天讲到俞净意公遇到灶神爷示现,变成一位叫张先生的人到他家里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