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士昼夜念佛击退大仙,预知时至的传奇故事

文/慕藏居士

我的佛友老家在榆树,他家那有个白居士。起初,他是个大混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东北大仙很多,十里八村就能有一个,在家里出马给人看病。有一天,这个白大混混居然也被附体了,附体的大仙也要出马给人看病。白大混混一看,这还得了,我一个大老爷们,坐在家里摇摇晃晃地给人看病,这像个啥,以后还怎么混!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念佛能斗大仙,于是,他横下一条心,一句佛号念将下去,好像打仗一样,一刻也不放松,就要用这句佛号,把附体的大仙制服。

起初,附体偶尔还会来,有时候是趁他睡觉,不念佛的时候来折腾他。整不了你了?我就不信这个劲!白大混混二杆子劲上来了,干脆不睡觉了,晚上也念,一天24小时不停地念。

就这样,春去秋来,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大仙真的消停了。而白大混混念佛也念上了瘾,再也停不下来了。脾气秉性也在佛号的熏洗下,渐渐转变。吃喝嫖赌全放下了,甚至脾气都没有了,每天就沉浸在念佛的法喜中,身心善软。白大混混从此变成了白居士。老婆孩子见到他这样的变化,也都开始跟着他念佛了。他们一家人开了个蛋糕店,每天边做蛋糕边念佛,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有一天,他在念佛中,见来了个白胡子老头。这老头一出现,白居士就跟被施了定身法似的,全身都不能动了,甚至嘴都不能念佛了。老头子说,他是白居士的怨家债主,白居士前世杀过他,他这次是来找白居士讨命的。白居士的女儿就是他派来的,没想到现在竟然跟着他念佛了。老头子以后又来过几次,每次来的时候,只要他一出现,白居士全身都不能动。

白居士并没有屈服,继续昼夜不停地念佛,甚至最后,躺都不用躺。每天就是正襟危坐,腰杆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就这么念佛。随着功夫的加深,老头子渐渐地就不再出现了。

又一次,境界来了。在念佛中,白居士见自己被一个大阿罗汉用袖袍卷起来,把他带到了一个仙境一样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美得就没法说。有一大群阿罗汉在那里打坐,一起在参一个什么三昧,他们让白居士也加入。白居士在那里跟他们打坐念了一会佛,就又被先前那位大阿罗汉送回来了。莫非这些大阿罗汉是想求念佛三昧,见白居士念佛有功夫,就叫来一起共修?

就这样,年复一年地精进,念了大概有5年多,终于有一天,阿弥陀佛出现了,要接他去极乐世界。白居士却说,孩子还小,他现在还不想走。于是,弥陀告诉他,他的寿命能60几岁,到时候再来接他。

我的佛友是白居士的邻居,以前他没学佛,不知道白居士的可贵。后来,到长春工作后,接触了佛法,这才认识到白居士是位难得高人!再回老家,他就跟白居士探讨佛法,可是白居士只知道念佛,对于佛理是一窍不通。白居士见他侃侃而谈,就问他,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那佛友也说不清,于是回到长春后,就问般若寺的正钦师父,师父说:“很简单,弘法利生,自度度他。”让他建道场,领着大家念佛。

于是,白居士把蛋糕店兑出去了,就兑给我的佛友了。白居士就靠那点租金养活老婆孩子,自己建了个道场,领着大家念佛。

佛法真实不虚,感应总是给精进的人的。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实证,精进地去身体力行。功夫下到了,一切业障都不在话下,弥陀的感应,必定随之而来。以白居士为策励,共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1)(《大经解》讲授)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1)(《大经解》讲授)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1)(《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1(第二品) 能遮者,不好的东西,这个人要想动恶念,想去做坏事。陀罗尼总持的力量能够使得你不去做,得到陀罗尼的好就在这里。你的这个...

话说药师禅文化的创新意义与积极入世的精神

话说药师禅文化的创新意义与积极入世的精神

药师七佛如来参禅者乃为开悟佛知见,断世俗之妄念烦恼,增长自在人生之智慧,学会处事待人之定力,所以古人称禅堂为选佛场。2016药师禅文化传播年以福慧吉祥,大福延年,为善最乐为主题,引导人们重视养生,养...

都市生灵 何时远离血光之灾

都市生灵 何时远离血光之灾

在现代大都市,因高楼玻璃幕墙的反射导致鸟类判断错误而撞死的悲剧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鸟类迁徙季节,更是经常有数百上千的鸟类撞上高楼而殒命。某日,在三环路上行车,蓦然瞥见一只大鸟划过天际,“红隼!”我脱口...

一代圣僧悟明长老 圆寂坐缸永留全身舍利

一代圣僧悟明长老 圆寂坐缸永留全身舍利

悟明长老法相曾亲历并见证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请佛陀从虚空降下真精甘露的显宗精神领袖,102岁高龄的台湾中国佛教会前理事长悟明长老,2011年7月19日观音成道日在海明寺圆寂。当天海明寺正在举行观音佛七...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7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7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7】药师禅:人生应当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贤者畏惧,然无忧虞。知道敬畏,才能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学会了...

达真堪布:某处景色好像见过,这是为什么?

达真堪布:某处景色好像见过,这是为什么?

达真堪布:某处景色好像见过,这是为什么?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当我去某一处旅游或上学时,会感觉这个地方的某一个景色或者某一个片段似曾相识,好像很久之前见过,或者感觉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