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不在家。于是,三个儿子就由母亲在家把守着。父亲几乎没有时间和妻子、儿子一路吃饭。有一天早上,父亲正好有空在家,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路吃早餐。于是, 父亲就在餐桌旁等着三个儿子下楼,一路用餐。

大儿子从楼高低来时,满脸笑容地跟父亲打召唤。父亲微笑着问大儿子:昨晚睡得好吗?大儿子高兴地说:相当好,我还做了一个好梦,梦见到了天堂。

父亲问道:到天堂的感到怎么样?大儿子回答说:天堂太好了,就像咱家一样。一听这话,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随后,二儿子从楼高低来,一见到父亲就高兴地说:爸爸早上好,昨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到天堂了。

父亲问道:你认为天堂怎么样?二儿子激动地说:天堂真不错啊,和咱家一样温馨。父亲笑得更残暴了。

最后,一贯很少和父亲沟通的三儿子很懒散地走下楼。父亲问他:昨晚上睡得不好吗?三儿子撇撇嘴说道:是不好啊,昨晚上梦见去地狱了。

父亲就问他:那地狱的感到若何?三儿于噘着嘴说:坏透了,就像咱家一样。父亲一听这话,一脸寒霜。

同样是做梦,大儿子和二儿子却都梦见去了天堂,都认为天堂和自己的家一样。而三儿子却认为自己的家和地狱一样糟糕恐怖。这意味着什么呢?因为不合的心态,他们对幸福的感到不合而已。

作家艾达尔拉瑞说:幸福就像一位和蔼可亲、带有异国情调的来串门的蒂莉阿姨,她在你最料想不到的时刻光降,阔绰地请你喝酒,酒过一巡后翩然离去,留下一丝栀子花的清香。你弗成能敕令她光降,只能在她出现时欣赏她。你也弗成能强求幸福的到来,但当它降临时,你肯定能够感到到。

大儿子和二儿子能够用心去感悟,尽情地享受家带来的幸福,三儿子却没有。

世界知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毫不是情况,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佛家说:一水四见。水对人类来说,是生命之源;对鱼儿来说,是它们的房子;对鬼道众生来说,是烈火;对天神来说,则是晶莹剔透的水晶。

正所谓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合,人们对事物的熟悉,不尽相同,对待事物的立场,同样有差别。积极的人,即使在最危险的地步,也能看到光明的前方;消极的人,即使在胜利的彼岸,也找不到美好的未来。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的心就是一条路,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

心态决定思惟,思惟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天命运。一旦你的心门打开了,心态调好了,就能豪情壮志尽施展, 就能珠玑锦绣任挥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西方的“十字信仰”和东方的“圆形信仰”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西方的“十字信仰”和东方的“圆形信仰”

西方的十字信仰和东方的圆形信仰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决定了东西方信仰的不同。西方人选择的是基督教、天主教这样的信仰,他们尊奉的是十字架,是十字信仰。而这个十字就像是坐标轴一样横平竖直地显示在我...

我今天下来主要是想把前面这些道理说一下,目的在于什么呢?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以及各地很多修行人都要铭记心中,我们当前有些地方可能错在了这些地方。要是往昔已经感觉到的,当然就没得说了。当然也有些弟子说:“这段时间我不能仅凭借上师规定的时间来求法,我这段时间太忙碌了,没有真正修成什么法,我能不能延长一些时间来求法?”非常好!我们不是为了走个过程。

我曾经在不同的地方走动,那时很多人都到我身边说:“我想在您面前求一遍成熟口诀法,可不可以?”我说:“当然可以!”因为平常我们就是这么讲解的。我接着问:“你前面求过什么样的法?”回答道:“成熟口诀法是求过的,不仅仅一次、两次,都已经求过3遍了,我现前还想在您面前再求一遍成熟口诀法。”难道成熟口诀法是靠次数来成办见解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在很多人面前就变成这样了呢?就是刚刚所说的,走马观花,仅仅走一个形式,最终什么都得不到!甚至还有很多人的想法是,下面的这些法我先搁置一旁,先把高一点的法求学一下,说不定在那个时候就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见解。真要是有这样的好事,历代传承祖师还讲解前面这一系列基础,有什么意义啊?

我记得非常清楚,喇嘛仁波切曾经告诫很多弟子。他说:“我现前告诫弟子们需要在亚青寺呆多少年,方可把成熟口诀法赐予给你们,而不是我这边需要人。”上师说:“当时的环境比现在好多了,但即便在那个时候,以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也不允许这样做,因此不集聚很多人还更好。但没办法,要把一个完整的窍诀法赐予给弟子,让他获得圆满的见解,必须得有这么长的时间,才能积累出一个见解来。不是由于我这边需要人,长时间在我身边这样逛游着。”

我们今天这么宣讲的目的也不是由于什么其它原因,真正要是如同你所想般的,哦,直接求学高一点的法就万事大吉了。这两天我也陆续听到有些人说我已经求过《三句精要》,也叫《锥击三要》——印证之见、断定自决、解脱自信。“印证之见”是直接印证,有印证见解、印证修行、印证行为、印证临时和究竟果实,再加上印证三身之见解,这些都叫印证,是直指你的见解,这就叫见解。如果直指你所得到的见解就叫见解的话,前提是你应该有这样的见解啊!要不直指你的什么见解呢?从这上面就能看得出来,刚开始步入修行的人能印证见解吗?

断定自决——万法摄一,你连“摄一”是什么都没证到,怎么去万法摄一?我们虽然从理论上讲解,“摄一”是心性,只是说心性,心性本身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可能是“明空不二”。什么叫明空不二?!有时候有些人到我身边来说,他现前能做到明空不二,这是否是见解?明空不二适用范围太广了!就拿眼前所看得见的这朵花来说,当你看着这朵花、知道花的当下,能看得见花吗?当然看得见花;知道是花吗?当然有觉知,知道是花。这时候看见的花和知道的花当下一如,与你所谓的“自性”有什么区别?没有一个人能辨别出来它俩之间的区别。说是“空性”,什么叫空性?就是紧接着没有对它产生分析就叫空性的话,那么当下一瞬间知道是花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这个特点。这叫“见解”吗?是什么见解?这就叫“耽著”。我们在讲解八识时,分为无念和有念,还在“有念”的范围当中!连“无念”都没达到,还说是什么觉知一类的,见解可没有那么粗糙!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每位修行者,不论当前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禅定,不要加以辨别,因为你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现前自己拥有多少,就先在这上面好好护持着它。当见解越来越增长的时候,用不着谁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你自己就可以慢慢慢慢体会到。

我也曾经遇到过很多自认为已见性之人,我说我今天就不评论你的见解到底是对、是错。我就先问一下,我就拿着刚刚那个问题,那个“耽著”与见解之间有什么区别?他说我的见解就是这样的。我说:“师父,对不起,你知道我刚刚问你的这个是什么?那可是在意识范围当中的耽著啊!”这时候他就不敢说什么了,因为他说是“见性”,我说是“耽著”,但你要是见性了,就说出与耽著不同的特点来。他讲不出来,除非他有更高的境界。需知,禅定太细了!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光凭借“一切都是虚幻”,没那么简单!所以好好修,好好修,真的需要好好修!

好好修行着走,你就会越来越感受到,哦,区分就在这上面。但你要是回去的时候还是去想,刚刚上师不是说过,看见花、知道花,这是“耽著”,那真正的“见解”是什么呢?你想!想破天你也想不出来!因为见解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所以,不管现前你拥有什么样的见解,就慢慢慢慢修行着走,我们会把一个完整的修行、完整的见解赐予给你的。

第二断定自决,连个什么叫“摄一”都不知道,万法怎么“归一”呢?第三解脱自信,四大解脱当中的“本来解脱”如空室入盗。好的,你说一切都是空性,还不是心在觉知吗?你还是站在现前这个意识时空当中感受一切。不是禅宗讲解“脱落”和“爆炸”吗?连这么一点点起码条件都不具备,你说这还叫“解脱”吗?所以,可不是啥都没有的人可以讲解《三句精要》的。平常也有很多弟子都说他已经听过《三句精要》了。只是说你小时候上过学,现在我已经把《三句精要》藏文版翻译成汉文版,所以对照上面的文字,可能你没有什么陌生的字,你可能会读。但是真不能说你懂得了其中所有的一切道理,哪怕知道,可能也就是在上面一个再加一个,这个像不像,那个像不像?

亚青寺冬天基本上都是在百日闭关修顿超。有一次冬天过后我去见S师,S师说:“这一次有个老和尚,这些人平常的思维真的很丰富,他说他在修顿超时看见前面一个明点,明点中间有几个明点,但只是这些明点不是太对称,高矮不一,但他好像今天真看见了一个忿怒佛的头像。”上师问他:“怎么讲呢?” 他回答道:“因为大的明点可以当成头,里面的两个小明点可以当两个眼睛。只是不对称,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但也勉强可以说是他的眼睛,下面有一个明点勉强可以说是他的口,就是少了一个鼻子。要是中间再有一个小一点的就可以当成鼻子了,这就说明我看见了一个忿怒本尊的头像。”“哎哟,这些人真能想!”上师说。

很多人的见解就是这样堆积出来的。这是个“明”,这又是“空性”,他们两个又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一个上面加啊、加啊、加啊……这就是他的见解。当然完全不懂禅定的人,仅从这方面这么讲解,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但要是从见解上讲,完全就原形毕露,什么都不是!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你刚开始步入修行,哪怕讲太多的事,我都不会太计较,毕竟你是刚开始修行,因此在修行等多方面不会有太多的经验。但是修到一定的时候,我就要开始辨别,哪一类叫闻思,哪一类叫实修。因此,要是没有一点点实修的味道,我一定会在中间止住你。好嘞,这不叫修行,我们今天是在讲解实修,请讲一些实修经验。讲这些理论的弟子可能很多都已经逐渐感受到了。好的!好好修,好好修!大概就是这样。

普巴扎西上师:好好修,好好修,真的需要好好修!

我今天下来主要是想把前面这些道理说一下,目的在于什么呢?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以及各地很多修行人都要铭记心中,我们当前有些地方可能错在了这些地方。要是往昔已经感觉到的,当然就没得说了。当然也有些弟子说:...

来自“人间天堂”阁骨岛的人生遐想

来自“人间天堂”阁骨岛的人生遐想

春节期间,女儿就策划好,一家人“自由行”去泰国度假。主要目的地——阁骨岛。那时济南尚有早春的料峭寒意,可到了曼谷,步出机场大厅时,迎面而来的则是阵阵热浪,顷刻间感受到了热带旱季的气候。我们计划在曼谷...

很有效的四种方式 帮你挽回变心的男人

很有效的四种方式 帮你挽回变心的男人

任何事情都有保质期,感情也不例外,两个人相处的时间长了,慢慢的就没有当初的激情了。对于男人而言,是很难承受得住生活上的平淡无奇,也许他会喜欢上别的女女,而对你已经没有刚开始的初心了。面对男人的变心,...

《仪轨》中七支供的说明

《仪轨》中七支供的说明

  《仪轨》中七支供的说明  七支供出自经中之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在佛法修行中有着重要地位。普贤菩萨的大愿,又称十大愿王,内容极为殊胜。  所有十方世界中等四颂为礼敬支,个中初一颂为三门总礼,后...

雄兵连诸天降临:斗战胜佛孙悟空真的存在吗?是超级兽体还是神?

雄兵连诸天降临:斗战胜佛孙悟空真的存在吗?是超级兽体还是神?

雄兵连诸天降临:斗战胜佛孙悟空真的存在吗?是超级兽体还是神?自从《雄兵连》有了悟空的出现后,大家对斗战胜佛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有的小伙伴觉得孙悟空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个被卡尔解放出来的思想,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