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2.白毯女孩

12.白毯女孩

舍卫国有一户尊贵的人家生下一个女孩,这女孩一出生,全身就包裹着细软的白毯,所以父母便给她取名叫白净。奇妙的是,女孩渐渐长大后,身上的白毯竟然也随着身体长大,所以大家都叫她白毯女孩。

女孩长大后亭亭玉立,不但有才华,而且很懂事,所以来求婚的人一大堆,每个人都想把她娶回家当新娘。

父母看见这种情形,想到该为女儿挑选对象了,随即请来工匠为女儿制作婚礼需要的珠宝和装饰品。

白净看到这些举动,好奇的问父亲:「这些东西是要做什用的呢?」

父亲回答:「你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我要在你出嫁之前准备好这些饰物啊!」

白净听了立刻对父母说:「我想出家,我不要出嫁。」

当时舍卫国男女出家求道的风气很盛,加上父母都很喜爱白净,总是尽量满足她的想法,于是便答应她的请求。

隔天,父母陪伴白净到佛陀面前请求出家,佛陀答应了。她从小就一直披着的白毯,自然的变成法衣。白净精勤修习佛法,不久即成阿罗汉。

阿难好奇的向佛陀询问:「白净比丘尼前世修了什么样的功德,让她今生可以生在尊贵之家?为什么她一出生就包裹着白毯?为什么她出家不久,立刻可以修成罗汉道?」

佛陀回答:「毗婆尸佛在世的时候,当时国王举行盛大的法会请佛说法。有一个比丘知道了,便到处奔走劝化大众,要大众前去听讲佛法,大家知道了都踊跃前往参加,并且盛行布施,期盼能种来世之福。

当时有一个贫苦的妇人名叫檀尼伽,她与丈夫两人过着穷苦的生活,家里唯一有的只是一条白色的毯子。每当丈夫要到外面寻找食物的时候,就裹着毯子外出,妇人便祼身坐在破屋内的枯草上;如果是妇人要外出,就换丈夫裸身坐在枯草上。

有一天,到处劝化民众的比丘来到这一家,见到妇人便对她说佛法的好处与布施的功德。妇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对大师说:

『大师请等我一下。』

然后急忙进入破屋中,对丈夫说:

『我们上辈子不布施,所以今生才会这么贫穷。我们应该为下辈子种下善因才对。』

丈夫回答:『我们虽然有善心,但我们这么穷,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妇人听了便说:『我想要把这条毛毯布施出去。』

丈夫惊讶的说:『我和你只有这一条毯子,还要交换穿才能遮蔽身体外出找些吃的。如果把毛毯布施出去,我们岂不是只能坐在家中等死?』

妇人坚定的说:『有生必有死,不论施与不施我们终究会有死的时候。我宁愿施舍之后死了,来世还有希望,如果不布施就死去,下辈子一样过着这么穷苦的生活。』

丈夫听到这番话非常赞同,就答应了。

妇人马上外出跟比丘说明:『大德,家里没有其它值钱的东西,只剩下这一条毛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遮蔽的衣物了。我裸身难以见人,请你在门外等我伸手拿给你。』

说完便赶快进入屋内,脱掉身上的毯子,然后藏身在门后,用门遮掩身体,再伸手将毯子拿给站在外面的比丘。

后来比丘到毗婆尸佛面前拿出这条毯子,大家看到这条毯子,都想:

『这条毯子这么脏,还敢拿出来供养佛,佛一定不会接受吧!』

没想到毗婆尸佛不但亲手接受,还对大家说:

『这次法会大家都用很虔诚的心来参加,但如果谈到布施的话,施舍这条毛毯的人是最难得的了!这是我今天收到最好的物品。』

随后毗婆尸佛向众人说明布施毯子的这对夫妇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布施毯子的情形。国王和王后听了很感动,立刻脱下自己身上穿戴的饰品和衣物,准备送给他们。国王还马上派遣使者请那对夫妇来参加法会。

等那对夫妇到场,毗婆尸佛对大家说:

『你现在布施一点点东西,往后将会获得无量善果,就像把米播种在地,经过几次循环生长之后,不久便可聚米成山。』

大家听了这些话都豁然开朗顿悟。」

佛陀对阿难说:「当时的妇人檀尼伽就是今天的白净比丘尼。因为她当时以清净心布施毯子作功德,所以后来她投生时都有妙衣随身,并且生活富足又幸福。她曾经听闻毗婆尸佛的深妙佛法,今生又有心向我求道,才能这么快就证得罗汉道。所以你们在精勤修行之外,更应该至诚的布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常的佛心行禅:三张假币

日常的佛心行禅:三张假币

三张假币终于熬到下课,辰盯住被一群叽叽喳喳女同学围着的老教授。好歹等女娃们散尽,他才跨前一步,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响,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点头,装在上衣兜...

索达吉堪布:佛教怎么看待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

索达吉堪布:佛教怎么看待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

索达吉堪布:佛教怎么看待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 问: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索达吉堪布答:有贪心,广义上指对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法的贪执,狭义上则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执著。男人与女人...

梁文道:吃素是因为不忍

梁文道:吃素是因为不忍

主持人:您是看了海豚湾开始吃素?梁文道:吃素是因为有天做饭,买了些虾回来发现有只没有死,不忍心,就带出去放生,从此之后就不忍心。十多二十多年前,哲学开始流行一种动物伦理学,读了之后逐渐开始认为吃肉也...

妙莲老和尚讲故事:鬼也恩怨分明

妙莲老和尚讲故事:鬼也恩怨分明

妙莲老和尚说故事-鬼也恩怨分明一、看经拜佛怨鬼扰回想起几十年前,那时我还不到二十岁,在我的家乡有位受过菩萨戒的老居士,那时他五十几岁没有结婚,父母已经过世了,兄弟在另外的地方住。他的家庭在乡下可算是...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弥勒佛是如何成佛的_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弥勒佛是如何成佛的_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

世人皆爱财,以财度人学佛的故事和方法

世人皆爱财,以财度人学佛的故事和方法

1、先看一则佛经的故事杂宝藏经卷第三杂宝藏经卷第四(六二)长者女不信三宝父以金钱雇令受持五戒生天缘 尔时舍卫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弗奢。生二女子。一者出家。精进用行。得阿罗汉。一者邪见。诽谤不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