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7.挑粪人变罗汉

挑粪人变罗汉

舍卫城里有个穷人,他以清除城里的粪便为谋生的职业。在众人眼里,他就像粪便一样骯脏不堪,污秽下贱,每个人都不喜欢跟他来往。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看见别人就觉得惭愧,躲得远远的,免得别人看了讨厌。但是当佛陀来到这城里的时候,他却成为唯一见到佛光的幸运儿。

那天,他正挑着满满的一大担粪便从茅厕里出来,准备运到郊外去种养草木蔬菜。一路上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掩着鼻子,口中咒骂着:

「搞什么鬼!也不会看看地方,到处乱挑!臭死了!」

这种事情他早就习惯了,只能硬着头皮,忍气吞声地匆匆走过。

刚进一条窄巷,迎面走来了佛陀。看到佛陀身上佛光闪耀,挑粪人惊讶得说不出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想着:

「我身上这么脏又这么臭,怎么能面对这么尊贵的佛陀呢?」他满面羞愧,赶紧折往另一条小巷,想躲起来。

「喂!你为什么要躲着我?我是专门为你来的。」佛陀在后面呼喊他。

「佛陀是在对我说话吗?」挑粪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不用避我,我确实是专门为你而来的。」佛陀又说。

挑粪人看到佛陀走过来,又惊又喜,连忙放下肩上的粪担,急急的低下头说:

「佛陀啊!我可是最下贱的人,浑身上下都是臭味,实在不敢靠近您呀!」

看着他惶恐的样子,佛陀慈爱地说:「没关系!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挑粪人惶恐的回答道:「不知世尊有何见教,我这种下贱的不洁之人,也能得到您的教诲吗?」

佛陀微微一笑,说:「我出世就是为了让受罪受苦的人得到解脱。」

说完一把抓住挑粪人的胳膊,往空中一腾,转瞬间他们就飞到了恒河岸边。

佛对他说:「去吧!到河里去,让圣洁的河水把你的身体冲洗干净,然后我们就到精舍去。」

挑粪人努力清洗,将全身上下冲洗了无数遍,只见河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污垢。正当他要再搓一把时,忽然觉得身体不由自主地离开了水面,定下神来,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佛陀身边,马上拜倒在佛陀脚下。

佛陀将一件崭新的袈裟披在他身上,然后帮他剃度,随即将他带到僧寺。

佛陀对众比丘说:「从今天起,你们又增加一个新伙伴了,大家要尽力帮助他。」

往后挑粪人每天精勤修道,不到十天便证到初果,过了一个月,又证得阿罗汉果。

舍卫城里的人听说挑粪人被佛陀收为沙门的事,纷纷议论着:

「这怎么可能呢?那种低贱的人也可以成为佛陀的弟子?」

「就是说嘛!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唉!早知如此,我也去挑大粪算了,那么辛苦做生意做什么?」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波斯匿王的耳朵里。

「竟然有这种事!一个挑大粪的也能得度?」波斯匿王有些生气,对文武百官说:

「佛陀是贵族出身,继承释迦族的优秀种姓,他前后左右的人哪个是挑粪出身的?佛陀来我王宫时,我这么礼遇他,他怎么反而度化什么挑粪人呢?」

波斯匿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前往佛寺找佛陀,想当面问个究竟。

到了佛寺,波斯匿王看到一位比丘正坐在方石上专心缝补百纳衣,就是那个修成罗汉的挑粪人。他心想:「我平时见到比丘觉得他们很圣洁,没想到现在挑粪的也能做,可想而知比丘都是些什么东西。」于是很不恭敬地说:

「喂!比丘,你给我去通报一下佛陀,就说本王要见他!」

罗汉听了,马上使出神通,让自己的身体隐藏在大方石中,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波斯匿王大吃一惊,心想这个比丘神通可真不小。

过了一会儿,大方石中又现出比丘,对他说:「尊王,佛陀有请。」

波斯匿王呆了一下,收起愤怒不满的心,见到佛陀便开口问:

「世尊,请问您是如何教化这位比丘,让他有如此神通?」

「他吗?他就是原先挑大粪的那个人啊!」佛陀莞尔一笑。

波斯匿王一听,不高兴地说:「世尊,真想不到你有此雅兴,不去宫中享福,反而去度化一个挑大粪的!」

看见波斯匿王的固执偏见,佛陀问:「大王,你进来时已见过那位罗汉了,难道他比其它人差吗?」

「不、不,他让我感到很惊讶,他得道的速度这么快,真是不可思议!」波斯匿王说。

「不是因为我教得好,这些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功德所获致的啊!」佛陀说。

波斯匿王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非常惭愧地问:

「请问世尊,能不能让我供养服侍这位比丘?」

佛陀答应了。从此这位罗汉便受波斯匿王供养衣食住行。罗汉常常对国王传经讲法,使波斯匿王对下层的劳苦平民更加理解慈爱,而获得人民的爱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称伽拔咤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称伽拔咤

称伽拔吒从前,拘尸那城的博罗村有一个人,名字叫称伽拔吒。他的家庭历代都是百万巨富,但到他这一代开始走向没落,最后终于一贫如洗。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理睬他,反而以轻蔑的眼光看他。他打算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

称佛名号度众生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这个无上佛咱们经常都称着,一切佛都称无上;“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地藏菩萨说这《称佛名号品》,举这么几个佛名,每一佛后边都是无量佛,这都是讲的佛的法身,跟我们法身相合的,都是清净的。佛说的末法众生依此而能得度,念《地藏经》的时候,能得到这么多佛的加持,你还不得度吗?

同时地藏菩萨跟佛说,“世尊”,“现在”──就是当时佛在世的时候,说这个法会当中就叫“现在”;“未来”,就是我们现在这些众生,能够闻到《地藏经》、读诵《地藏经》的──不论天,或者是人,或者男,或者女,这无量诸佛当中的名号,你念一尊佛,功德无量,何况念到这么一品的佛名号呢?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地藏菩萨跟佛说凡是念过佛的名号品的,念到这些诸佛的名字,这些个众生不管他现生生的时候,乃至他以后命尽死亡的时候,他都能得到大利。这个大利不是一般财富的利益,也不是多活几年的利益,什么利益呢?永远不堕恶道,这个利益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诸佛使他悟了,遇到这个佛名号的因缘来加持他,他的苦难就可以结束,就能够修证道果,得到这些诸佛加持。

同时地藏菩萨还说,若有临命终人,就是这个人要死了、命终了,“家中眷属”,他的亲友、他的子女,就是他的六亲眷属,“乃至一人”,不是很多,其眷属当中有一个人,给他“高声念一佛名”,就把现在这些佛名号其中念一佛名都可以,这个命终人能够减轻五无间罪──过去造的罪是五无间,受苦无间的时候,把他业障就给他消除了。这个就很便宜了,就念这么一个名号,还是其中的一佛名号就可以,何况这全文、这〈称佛名号品〉。

这是《地藏经》的特殊利益,地藏菩萨特别地加持众生,晓得娑婆世界众生无暇修行,在修道时候没有时间,为了求生活,念念这个〈称佛名号品〉、《地藏经》的一部分,可以把你过去所造的罪、要受报的时候是五无间罪(消了)。

这前面讲了很多了,都是五无间,五无间这个罪过是极重的,堕阿鼻地狱,受五无间罪,受苦的时间都不间断,永远无尽的。那个经过的时间非常长,亿劫的时间,很难得出来,很难得离开地狱。要是他临终的时候,有人给他念这个佛名号,罪当时就消失了。如果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别人给他称念,他人给他称念,就是〈称佛名号品〉、《地藏经》的〈称佛名号品〉,他所有罪业都消灭了。无间业,一称佛名号即能消灭,称哪个佛名号都能消灭。

众生身、口、意三业所造的罪恶,在临命终的时候,称一佛名号的功德,就能离开恶道,得生到天上。每一个众生生的时候,他在念佛的时候更能生天了;何况在地狱、做重业,在临命终时候,把那重业消失了;或者五逆十恶,就是立刻能够得消失。这就是咱们经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他这一念间念佛名号,佛菩萨加持。

同时我们在讲《华严经》的时候,若是闻如来名──念《华严经》的时候,都念到《华严经》诸佛名号,闻着如来名、听到如来的名字,乃至于缘念他所说的法,不信──《华严经》讲闻到佛名字,乃至闻到他说的法不生信心,都能够种种子,不管他信不信。这在《华严经》里讲,入他性海当中。大家可能不记得了,就是讲《十信品》十信的时候,只要一闻到佛的名字,闻到一部经,闻到了,你信不信,功德都有──性种性,《华严经》是这样讲的,那是最了义乘了。如果再有信心来念,那个功德是无量,这都是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所以在这地藏菩萨跟佛说要是众生自己自称佛名号;这个是病人要死的时候,别人帮他念,如果他自己自念,念这《称佛名号品》,“自称自念”,生前就念,给他死后做准备,能够“灭无量罪”。这是地藏菩萨对一切众生救度的最善巧的方法,念诸佛名号。

——节选自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一天到晚的造业,被这个业缚住了,你就受苦了,你感觉到不自在,感觉不舒服,一天总感觉不如意,这就是业系。业是什么呢?惑是什么呢? 是迷,因为迷了又造业,愈造愈迷,愈迷愈深,这是起惑造业,才受生死轮转,本来也没有生死轮转,本来也没有这个名字叫众生,也没有这个名字叫佛,这种观不容易修,这叫实相观。

现在我们还得从有门入手,所以就念这些佛名号,你念一部《地藏经》可以,念第九品也可以!就念〈称佛名号〉,只念这一品。就像我们念《法华经》,我们不能念全部的经文,没有那么多时间,只念〈普门品〉,我喜欢《华严经》,可以念〈普贤行愿品〉,这样《法华》、《华严》都有了,两部经加在一起读不要半个钟头,所以读诵这些大乘经典,你读诵久了,你心里跟所念的经文合一了,你就是佛。一念觉一念佛,念念觉念念佛,一念不觉就不是佛了,是众生。

凡是念过经文里这一品的人,生前生后都能得到大利益

称佛名号度众生【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狗的友谊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狗的友谊

有两只小狗,躺在厨房的窗子下晒太阳。其中一只小狗说:我最爱交朋友了,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多么崇高、多么幸福的事啊!另一只小狗说:自古以来什么最值得歌颂?不就是友谊嘛!可是现在友谊也被金钱腐蚀...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 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达真堪布解答:现在很多人都是那么认为的:今天念咒了,或者参加法会了,身体上有点舒服了,家里平安了,事业顺利了,就觉得学佛有意义,佛有加持,...

法云法师文集:一双凉鞋

法云法师文集:一双凉鞋

一双凉鞋法云法师偶尔经过镇上的小学,在校门外花木扶疏的小径,只见几位身着整洁校服的小女学生,正兴趣盎然地互相比较谁的手表更为漂亮。凝望着那么灿烂的笑容,心想,她们真是生在福中啊。霎时,漂浮的思绪却把...

陈坚教授:《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兼作“中国佛教”新解

陈坚教授:《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兼作“中国佛教”新解

陈坚教授:《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兼作“中国佛教”新解引言“途之人”皆曰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然而禅宗的中国化究竟体现在何处,人们似乎并没有并且好像不屑于做一些实证性的考察和分析,倒是一种“事后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