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与神秀:既然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学佛修行人都会念:身无菩提树 心无明镜台 既然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

禅宗有一个著名的“菩提本无树”的故事,即使不信佛也几乎尽人皆知。说的是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慧能大师,当年机缘巧合,得到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授衣钵的事迹,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慧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传授给慧能--禅宗第六代祖师。

本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五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五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五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今天我们从「五刑章第十一」开始看起。我们首先来将此段的经文读一下: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达真堪布:我想弘法但是没有人听怎么办

达真堪布:我想弘法但是没有人听怎么办

达真堪布:我想弘法但是没有人听怎么办问:我想弘法但是没有人听怎么办?答:有的人很着急,“我想弘法,但是都不听我的!”然后很苦恼。自己觉得,“我讲得很明白,很不错啊,怎么没有人听,没有人相信呢?”还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思量不思量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思量不思量

有一次,药山惟俨禅师正在禅坐的时候,来了一位行脚的出家人,看到静坐中的禅师就问:你在这里孤坐不动,思量一些什么事情啊!思量不思量。禅师回答说。既然是不思量,又如何思量呢?这位行脚僧不放松地追问。非思...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九则·着金缕衣的婴孩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九则·着金缕衣的婴孩

第九则着金缕衣的婴孩从前有位长者,他的夫人怀了孕,口中能散发出非常好闻的清香之气。香气飘得很远,整个城市都能闻到。国王远在深宫里也闻到这股异香,于是派遣侍卫去查访原因,发现香气来自长者家。于是国王召...

做人的佛法:宽容是最好的教育

做人的佛法:宽容是最好的教育

宽容是最好的教育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禅语禅院里的小和尚最近老是不守寺院的清规,趁着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禅师听周围的居民反映了好几次,终于也起了疑心,决定去查探个究竟。又是一...

星云法师:善德之语

星云法师:善德之语

动 乱的产生,以语言为先锋,人惹祸害,也以语言最为厉害。所以《尚书》载:语言不合义理,正好招致羞辱。《诗经》亦载: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齿颊一动,千驷莫追。意思是,一块白玉有了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