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三)

母鹿断肠

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太康初年飞升成仙。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

隋唐时高僧,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智者大师,讳名智凯,隋炀帝尊称他为智者。大师曾发起佛教徒,乐捐钱财,购买浙江临海一带洼地六十多所,延长起来共有四百多里,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直至唐贞观年间,依然存在。自后,也有很多明君高僧倡导,唐肃宗乾元二年,下诏天下州县,各立放生池。宋真宗天喜元年也下诏天下广立放生池,杭州西湖,就是宋朝时设立的放生池,现在成了有名的胜地。到了明朝莲池大师,也在上方、长寿两处设立放生池,并以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因此,自古以来景仰德风,发心慈济物命之仁人君子,真不可胜数。可惜世代久远,提倡者离世而去,时局变更,善法也败坏了,如今渔火,已如星布,夜半电鱼者,飘飞水面,平时又有钓鱼比赛等残害物命的活动,实在令人悲叹!

隋侯放蛇得珠

汉姬姓诸侯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途中见一蛇,被困在热沙滩上打滚,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急忙以物用药敷治,然后用手杖挑入水边让它恢复体力后游去。后来隋侯从齐国回来,又道经此地时,见该蛇口衔一颗宝珠,等候赠送隋侯,以报救命之恩,隋侯心中明白,但是不敢接受。当晚,梦见脚踏一蛇,惊醒一看,却发现床头一对明月宝珠,直径一寸,纯白色,夜里发光,可以照耀全室,世称为隋侯宝珠。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一行禅师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Thich Nhat Nanh一行禅师生于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出家当了一名禅宗和尚。越美战争爆发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

地藏菩萨感应录:发心诵经十数日 衣食丰溢远荤腥

地藏菩萨感应录:发心诵经十数日 衣食丰溢远荤腥

我是2007年才接触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但很是惭愧,我业障深重,时而精进时而松懈。按理说,我们学佛不应执着感应,但是在网上看到许多师兄诵《地藏经》的感应时,心里还是很欢喜的,大家都说《地藏经》好,...

想要挽回对方 学会这4个技巧就够了

想要挽回对方 学会这4个技巧就够了

女人作为一种十分看重感情的动物,可能有很多的女人在被男人分手以后选择了去挽回自己的男人,但是能够真正挽回成功的却真的很少很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能掌握良好的挽回技巧所以导致了挽回失败。那今天我就来给...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四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四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四讲)好,下面呢,就是解释极乐世界的教主和他的弟子眷属。“佛又告长老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这里是阐明极乐世界的教主成就。前面我们讲通序里面的六种成就,六...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

金刚经第11品下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白话文三、深解经义解脱生死拥有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璎珞,人的心也未必能知足常乐。《正法念处经.观天品》卷三十四: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

宝静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宝静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宝静法师讲述经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