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四十一节 请你施我 这串弟子

第四十一节 请你施我 这串弟子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生命者,皆可以成佛,所以诸佛菩萨是「慈眼视众生」的。在佛菩萨的眼光下,对一切生命,是一视同仁的。所谓「视众生如赤子,等三界以同仁」,就是这个意思。

金山活佛,有一次在街上跑,迎面来了一位绅士刑的人物,优哉游哉的样子,一只手提一个鸟笼子,笼中养的鹦鹉,一只手上拿了一串小动物,是买来喂养这只笼中鸟的,用铅丝穿著,一大串蚱蜢子,就是稻田里飞跳的青虫,(有点像蝗虫似的)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在一动一动的挣扎哩!

金山活佛,一看见他手上这一串小生命,大为不忍﹕同时也悲叹人类的残忍心太重。为了自己娱乐好玩,把自由自在的空中飞鸟,用种种手段捕来,关进笼子里,使他不能海阔天空,翱翔天空,屈身笼中,这已经种下了未来的牢狱之罪的恶因。同时又千方百计的去泥中掘发,田中扑打,杀害有生命的小动物来喂养这只笼中之鸟,这又种下了多病短寿的恶因。可是世人习行而不以为非,反而引以为快乐,他们不但不以此为过错,而且认为这是高人雅士的行为。因此甚至信佛的居士!也去溪边垂钓,笼中养鸟。这一位提鸟笼的,就是一位信佛的居士,他还一摇二摆现出绅士派的样子来,走近活佛面前。

金山活佛认识他是某居士,那位居士也知道金山活佛,因此活佛就与他谈开了。金山活佛说﹕

「我有一件困难的事,要请大居士帮忙解救。」那位居士也以为有什麽重大的事,便说﹕

「只要我能帮忙的,我一定为活佛尽力,不知活佛要我帮忙什麽呢?」

「我有些小弟子,遭到了生命的危难,它们在向我呼救,我不能见死不救,救众生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所以我要居士,救救它的性命。」

「你的弟子遭了难,要我营救他的命,在什麽地方呢?再说!我哪有这种力量呢?」

「弟子们遭难的地方不远,就在目前,也不要你去向人说好话,只要你点头,弟子们就获救了。」

「活佛,你老人家说的什麽?越说我越不懂了,我那里有生杀之权!再说,我也没有关禁了什麽人?」

「是的,可是我这些弟子们的生命,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哩!」

「要求活佛,明白指示,不要使弟子迷惑不解。」

「哈哈!你既这样说,我要向你化缘。」

「活佛要什麽呢?钱没有多带。」说罢用手掏钱。

活佛摇著头说﹕「不是,不是。」

「那末活佛究竟要向我化什麽呢?」

「向你化这一串小弟子,它们都是我的徒弟。」说著用手一指,对方这才明了,同时也知道活佛慈悲爱护众生的心理,说﹕「这是我买来给鹦鹉吃的,现在送给你可以的,不过这些蚱蜢都死了。活佛要去了也没有用。」

「只要你肯给我,我自然有方法的。」那位居士没奈何就将手上一串蚱蜢,送给了活佛,活佛很欢喜的说﹕

「我的弟子获救了,我代它们谢谢你活命之恩。」说罢,用双手接过来,开始表演他不可思议的神通了。

活佛将铅丝拆开,口中念起咒语来,这不是开笼放鸟,而是起死回生,那些蚱蜢,铅丝是从它肚子穿过去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呜呼哀哉了。可是金山活佛,他一个一个的从铅丝上拿下来,随手拿,随手放,口中也不住的念著,奇怪的是那些已死的蚱蜢,也一个一个的活过来,随放随飞,一个也没有死,都远走高飞的去了。

金山活佛这一出表演,不但把那位居士看呆了,连旁观者也莫不叹为稀有!随著这位养鸟的居士,大受感动,也发起善心来了,把鸟笼门打开,请活佛为鹦鹉说皈依,放它自由去吧!活佛也很高兴的将鸟笼接来,为鹦鹉说三皈,然後开笼放鸟,高飞而去,同时活佛也向那位居士,双手合十,大笑而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不为风摇,不为雨藏

不为风摇,不为雨藏

闲暇时的品茗时光用一杯茶伴着一段禅经一席凝练禅意的茶器酌一字字金色的佛家经典深邃的澄澈半透明的润香袅袅升腾岁月静好的安然-乌金釉心经盖碗...

他们都走了,唯独留下孤零零的自己……

他们都走了,唯独留下孤零零的自己……

我很少去追剧,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不敢,因为我无法做到象周围同事和朋友们那样,津津乐道谈完某剧,然后又可以轻描淡写地去追下一剧。而我一旦被某一剧情所吸引,便会打乱既定的生活,饭不吃,觉不睡,不追个曲...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活出自我的学长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活出自我的学长

末学在江西南昌读的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末学喜欢打篮球,在大一时认识一个学长,这个学长后来一直成为了末学的精神支柱,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学长的故事。这个学长来自河南南阳,家里面情...

陈大惠老师访谈录之: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陈大惠老师访谈录之: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陈大惠老师访谈录之: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陈大惠: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有一个采访,这位老师呢实际上是来自于观众,在天津的论坛上,我们能够认识,她的经历特别教育人,非常非常的感动人。我们对她的这个采访有...

自鸣不凡

自鸣不凡

有些禅师未能达到彻悟境界,其性格往往怪异而固执。如德山宣鉴禅师最为突出。他擅讲《金刚经》,因俗家姓周,故人称“周金刚”。   他对禅宗那种不立文,直见本心的法门,更不放在眼里。他常说:“不知有多少出...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


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诵经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


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


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


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不用问别人,观照一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