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四十一节 请你施我 这串弟子

第四十一节 请你施我 这串弟子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生命者,皆可以成佛,所以诸佛菩萨是「慈眼视众生」的。在佛菩萨的眼光下,对一切生命,是一视同仁的。所谓「视众生如赤子,等三界以同仁」,就是这个意思。

金山活佛,有一次在街上跑,迎面来了一位绅士刑的人物,优哉游哉的样子,一只手提一个鸟笼子,笼中养的鹦鹉,一只手上拿了一串小动物,是买来喂养这只笼中鸟的,用铅丝穿著,一大串蚱蜢子,就是稻田里飞跳的青虫,(有点像蝗虫似的)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在一动一动的挣扎哩!

金山活佛,一看见他手上这一串小生命,大为不忍﹕同时也悲叹人类的残忍心太重。为了自己娱乐好玩,把自由自在的空中飞鸟,用种种手段捕来,关进笼子里,使他不能海阔天空,翱翔天空,屈身笼中,这已经种下了未来的牢狱之罪的恶因。同时又千方百计的去泥中掘发,田中扑打,杀害有生命的小动物来喂养这只笼中之鸟,这又种下了多病短寿的恶因。可是世人习行而不以为非,反而引以为快乐,他们不但不以此为过错,而且认为这是高人雅士的行为。因此甚至信佛的居士!也去溪边垂钓,笼中养鸟。这一位提鸟笼的,就是一位信佛的居士,他还一摇二摆现出绅士派的样子来,走近活佛面前。

金山活佛认识他是某居士,那位居士也知道金山活佛,因此活佛就与他谈开了。金山活佛说﹕

「我有一件困难的事,要请大居士帮忙解救。」那位居士也以为有什麽重大的事,便说﹕

「只要我能帮忙的,我一定为活佛尽力,不知活佛要我帮忙什麽呢?」

「我有些小弟子,遭到了生命的危难,它们在向我呼救,我不能见死不救,救众生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所以我要居士,救救它的性命。」

「你的弟子遭了难,要我营救他的命,在什麽地方呢?再说!我哪有这种力量呢?」

「弟子们遭难的地方不远,就在目前,也不要你去向人说好话,只要你点头,弟子们就获救了。」

「活佛,你老人家说的什麽?越说我越不懂了,我那里有生杀之权!再说,我也没有关禁了什麽人?」

「是的,可是我这些弟子们的生命,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哩!」

「要求活佛,明白指示,不要使弟子迷惑不解。」

「哈哈!你既这样说,我要向你化缘。」

「活佛要什麽呢?钱没有多带。」说罢用手掏钱。

活佛摇著头说﹕「不是,不是。」

「那末活佛究竟要向我化什麽呢?」

「向你化这一串小弟子,它们都是我的徒弟。」说著用手一指,对方这才明了,同时也知道活佛慈悲爱护众生的心理,说﹕「这是我买来给鹦鹉吃的,现在送给你可以的,不过这些蚱蜢都死了。活佛要去了也没有用。」

「只要你肯给我,我自然有方法的。」那位居士没奈何就将手上一串蚱蜢,送给了活佛,活佛很欢喜的说﹕

「我的弟子获救了,我代它们谢谢你活命之恩。」说罢,用双手接过来,开始表演他不可思议的神通了。

活佛将铅丝拆开,口中念起咒语来,这不是开笼放鸟,而是起死回生,那些蚱蜢,铅丝是从它肚子穿过去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呜呼哀哉了。可是金山活佛,他一个一个的从铅丝上拿下来,随手拿,随手放,口中也不住的念著,奇怪的是那些已死的蚱蜢,也一个一个的活过来,随放随飞,一个也没有死,都远走高飞的去了。

金山活佛这一出表演,不但把那位居士看呆了,连旁观者也莫不叹为稀有!随著这位养鸟的居士,大受感动,也发起善心来了,把鸟笼门打开,请活佛为鹦鹉说皈依,放它自由去吧!活佛也很高兴的将鸟笼接来,为鹦鹉说三皈,然後开笼放鸟,高飞而去,同时活佛也向那位居士,双手合十,大笑而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长春升学率高的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升学率高的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升学率高的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升学率高的画室哪个专业我们也来办小学,以为小学堂办了几千个,中国就强了。后来听说日本强盛,也从小学教育得来,所以我们大家都信小学教育,好像一瓶万应如意油,一粒百病消散...

星云大师:《心经》第5课01

星云大师:《心经》第5课01

  第5课丨人最可怜之处就是不自在,一直为别人而活!01人最可怜之处就是不自在,一直为别人而活!【下卷】透过故事读《心经》下卷将《般若心经》经文分段阐述。星云大师通过一个又一个事理、一则又一则故事...

佛陀开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开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在佛教的《长部第一六大般涅盘经》《长阿含第二游行经》中有一段释迦牟尼佛解释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的故事,才恍然大悟。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那城。那时,释迦牟尼佛来到城中的沙罗林...

挽回老公说什么?十句挽回老公的话

挽回老公说什么?十句挽回老公的话

老公出轨后气愤难忍,或者自己出轨后后悔不已,但为了能保住这个家庭还是想要挽回他,挽回老公时要和他说什么?十句挽回老公的话语。1.我伤害了你,我知道是我不懂得珍惜,我活该失去你。但是我想说,如果再给我...

分那得道度主人

分那得道度主人

分那得道度主人从前,有一个靠近南海的国家,名叫那梨,人民以采集珍珠及种植栴檀木为业。其中,有一对兄弟自父母双亡后,就想要分家创业,而双亲所留下的除了财产外,还有一位名叫分那的仆人,他年少聪明,对于买...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不淋一人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不淋一人

有一位禅师写了两句话要弟子们参研,那两句话是: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弟子们看了这题目,便议论纷纷起来。第一个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却没淋到雨,那是因为他穿了雨衣。禅师对于这个解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