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十 言行不一,指导他人为表面

言行不一 ,是指语言和行为不一致,或曰自相对立,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言行不一而指导他人的修行人行持也是为表面的修行。这种人,多是自身没有什么本事却爱四处说教的肤浅的行者,於现世中颇为普遍。

所言与所为不统一,这也是当今修行人的一大病端。一个修行人如果不把实践同理论结合起来,身口意三业完全相应于上师阿闍梨,则不能得到受用。

现在很多修行人习惯於口头上吹风跑马 ,行为上却是按兵不动,认为自己有口业和意业上的相应,那就成了,还颇自矜持,动不动就去指导他人,告诉他人应该如何如何。其实他自己已完全落入了愚痴当中,怎么指导得了他人呢?  只能说是泥菩萨过河罢了!

在生活当中,有一批入得佛门的弟子,他们依止於金刚上师,颇为高兴,人前人后总是表现出对上师恭敬得很;而且叫他人也皈依佛门,皈依上师。对他人讲上师如何了不起,皈依上师就能非常吉祥幸福,叫他人听上师的话;自己也“传达”上师的言行,告诉他人生活当中应怎样去做,哪些该行,哪些不能行,一切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多么虔诚谨持而合格的行者。

然而,或者由於愚痴,或者由於邪见作崇,其自身并不能严格守持佛法仪轨,间或行止有犯戒条戒规,有时还对佛法抱半信半疑的态度。总之,言行不一的各种表现形态都有,由此他们修行是真诚是表面则可略窥一二了......

显而易见,这种所谓的言行不一而指导他人的行持是表面而无益的。

(完整法义请详见《子必依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坚教授: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

陈坚教授: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

陈坚教授: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一、智者大师出走金陵与“都市佛教”的困境智者大师且智顗(538—597)本来在南朝之陈都金陵(今南京)有很高的地位,万人敬仰,然而,他最终却放弃了金陵的优...

和女友分手使用后勾女人咒语帮助挽回

和女友分手使用后勾女人咒语帮助挽回

其实,很多兄弟在分手后都会陷入一个低迷期,觉得失去了对方就活不下去,生活毫无乐趣,而且会将这种情绪全部传达给女生,甚至不断给女生施压。在女生已经对你失望的情况下,这样做只会让对方更加反感你。这个时候...

官门煞化解 合理运用风水宝物

官门煞化解 合理运用风水宝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在居所中都会遇到一些传统理念的煞气格局,影响到人的运势情况。而造成煞气格局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今天笔者和大家分析一个叫官门煞的煞气格局,并且找出官门煞化解的方法!官门煞,顾名思...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二十九节 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二十九节 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

第二十九节 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隆泉法师对笔者说﹕「民国十四年,宝华山的庆祝浩净老和尚的八十大寿,开期传千佛大戒,而且是罗汉期。所谓罗汉期者,戒子要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同时没有限制,来者不拒,那次金...

米商的奇梦—观音感应

米商的奇梦—观音感应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这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偈颂。从前,中国浙江省上虞地方,有一位专营米粮生意的商人 ,为人乐善好施,家里供奉观音菩萨,早晚礼拜很...

佛教名词:【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佛教名词:【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菩萨戒 (佛教解释)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