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九 若不按法而行反而教人乃为表面

自古有言:欲立人者,必先立己,己尚未立,何可立人。其意是说,要授意他人,自必言身立正,他人方可依之。如当老师的人,或教授他人者,必须自己先要做到如所讲的道理,自己都不能做到的话,是没有资格去要求别人的。

佛法的修学同样如此,一个自己本身尚不能依法而行持的人,若他去教授其他的众生,那只能说明一点,他对修行是不严肃、敷衍式的,是落于表面上的修行,是空而不实的行基,是假修行,而不是认真真正地修行!

佛门中此类的人也大有人在,包括显宗密宗在内,都有这种行人及行为。这些人在对待他人(师兄弟或弟子)的时候,是高严格要求,而自己却不去依法履行。

比如说,一些身为金刚上师的佛弟子,他们在教导自己的弟子时,叫弟子们要修习忍辱,行菩萨道,凡事要宽以待人。而他们自己在行持中,却并不如此做。一点小事情,就忿忿不平,心中就充满愤怒仇恨,受不得一点气。

就连走路的时候,其他的众生不小心挡了道,他就对人家破口大骂,什么难听不齿的话都说出口,对此人厌恶到了极点,想把人家打一顿才解恨。

住到某地宾馆,服务人员稍有怠慢或一时疏忽的地方,他马上跳将起来,大发雷霆,一直闹得满城风雨还不肯息事宁人,简直要把人家逼得下跪让人家没有了工作才稍作罢休,心中犹自不平,而为自己的行为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是炫够了资格,动辄就说:我好威风!

他哪里明白:一个修行人应具的行为他已完全丧尽,连一个普通的众生都不及了。这时候,他对弟子所讲的要修习忍辱跑到哪里去了?这种人简直是太可怜了!

再譬如说,他们要求弟子们不得对上师打妄语,欺骗金刚上师。然而他们却对自己的金刚上师肆无忌惮地妄语连篇,敷衍了事,多有不实之词,在上师面前编说谎话;然后在弟子面前打着上师的名号大肆捏造虚言,歪曲事实,乘机敛财以制成破坏上师的声誉,败坏佛门弟子的名声!

还暗自庆幸,以为上师不晓得。上师哪里是不晓得呢?只是可怜他,给他一个面子好立足,怕断了他的善根,而不去戳穿他的谎言,揭露他的把戏罢了。他不想一想,如果上师什么都不晓得,为什么犯了大戒时上师会严格诃教,会点破他的机关呢?

......

如若一个金刚上师不按照法理仪轨行持,而为障业所惑,执着于世间颠倒梦想,不思进取,只求享受贪著,行为堕落,多有垢业滋生,则不但将多生积累的功德毁于一旦,而且由于断送诸多众生的慧命善根,必下无间地狱无疑!

像这种自己不依法行反而教人的行人,他们的修行可以说只是表面上的修行,并不是本着要成就了生死而修行的,因此,这种修行是不可取的,是立邪见幢,真求了生死的修行人切不可流于此类表面上的邪知修行!

(完整法义请详见《子必依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菩萨要离YIN欲远远的,不生YIN欲念头

宣化上人:菩萨要离YIN欲远远的,不生YIN欲念头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阿难:佛又叫一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起惑、造业、受报,堕地狱的这一切众生,都是他自己所造的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他造有十种习气...

达真堪布: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

达真堪布: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

达真堪布: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 八关斋戒里的“过午不食”指的是几点?达真堪布解答:八关斋戒里有一个戒条是过午不食。中午具体是指什么时间呢?我们在藏地是一点十五分之前。但内地不一定,从...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这“十二因缘”就是个糊涂因缘?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这“十二因缘”就是个糊涂因缘?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十二因缘”的道理;由这十二种的缘作为助...

服气辟谷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你轻轻松松养出好身

服气辟谷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你轻轻松松养出好身

道教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股气,这股气贯穿万事万事的始终,气聚则旺,气散则亡。这种观念在辟谷中得到体现,他们认为,人除了靠食物存活之外,还可以靠宇宙间的精华之气存活,因此只要掌握了保证人体内的气充盈的...

开店择吉日 优先考虑店主 选择吉利方位

开店择吉日 优先考虑店主 选择吉利方位

开店一直以来就是很多人的选择,毕竟自己当家做主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那么,既然开店,就要准备好一些跟开业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万无一失。这样的话,开业之后才能财源滚滚来。所以,人们在开业之前总是习惯...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以他的名字为名。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有一次这年轻比丘停留在某个村子的精舍时,有人供养他两件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