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星球存在一种感应

今天是七夕,是乞巧节。就是古人向织女乞巧,尤其是古代妇女。这个是天体运行中出现的。我感觉现在人对天文和地理都不敏感了。或者认识上有错误。以前人认识天文地理,把天上的星宿分为二十八个,都按五行来分,地理也按五行。人也按五行,乃至脏腑也按五行。总之,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五行来相对应。这样子有个好处,就是天人合一,就是一体的思想。

现在人幸福感下降,安全感也没有。为什么?有一种状态,是认知错误,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来,受西方科学影响,我们看待环境,都把环境和人对立起来。这个很危险。因为有对立,所以我们不断的向自然发起一种斗争。比如把河流截断来发电。其实这也是破坏风水。或者开山破石等。工业革命给自然带来的灾难,也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就是我们不爱自然,尤其是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和大自然天人合一。

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认为万物有灵,山有灵,水有灵。所以藏地的藏民要转山,转水,山有灵,水也有灵。所以他们跟大自然相处得很好,人的幸福感就比较高。但现在我们到处喊着,要征服自然,结果哪怕你得到了少部分的胜利,但后面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紊乱,以及由环境紊乱带来的人和环境磁场的紊乱。这时幸福感就没了。

像城市里的人为什么比城镇里的人累?城市里头都是钢筋水泥,还有柏油。跟自然隔绝得就比较远。加上住在高楼中,和地上又很远。慢慢变成远离自然的人了。这时就会有不安全感。城市里的离婚率高,和城市的水泥结构太多有关,人接不了地气。尤其是社区内,看起来到处都很干净,反而更阻碍人和大地的沟通。

古人讲,要以医入道,这个医不是现在的中医西医。古代的医,包括天文,地理,节气变化等,都在这里头。人和整个宇宙是一体的,跟周围环境也是一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医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是现在我们对自然的错误认知导致的。

现在二十四节气申遗,古代讲很多天象,人和天会感应。包括人和天象也会感应。一个人事情做得好不好,你看看天就知道。天不会说话,但天会垂象。以前人夜观天象,就知道事情成不成。可见人间的大事,和天象变动也是遥遥相应的。因为天人合一嘛。

藏地人转山,就是在底下转,他们不会想着要爬到山顶,就在山脚下转就好了。但西方人不一样,就一定要爬到顶,这里头有一股强烈的征服的欲望在里头。对于自然,我们要多一些崇敬。以前人相信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这样子人和自然就很和谐相处。甚至筷子,碗都有神,门有门神,城有城隍神,风,电,雨,雷都有神。真能如是想的人,幸福指数比较高。

现在唯物科学出来的那一批人,最苦恼了,都以物质来看世界,所以他觉得人生太无聊了。其实这个人间,不仅有各种神,还有仙,还有鬼,还有地狱等。生命是很大方广的。

在古代,不仅中国,还有印度都有个习惯,祈祷星宿的习惯,向天上的星星祈祷。中国自古有拜北斗七星的习俗。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也说明人和整个宇宙还是存着一种冥冥的感应。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轰动全国的因果报应案例

轰动全国的因果报应案例

轰动全国的因果报应案例93年在四川发生过一起当时轰动全国的人口拐卖大案,以彭洪菊的丈夫为首的44人拐卖集团在86年到92年之间拐卖男女儿童80多名,妇女10多名,并因幼儿生病残忍抛弃致死者10几个。...

素食风暴席卷全球 40年内全球都要吃素

素食风暴席卷全球 40年内全球都要吃素

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但那时候的水资源却远远不足以生产出足够的粮食。科学家指出,食物短缺将迫使人类在40年内选择素食!笼罩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生存假象之下,全球粮食危机已然开...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一苇渡江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中国)。达摩遵照师傅嘱托,...

惊蛰吃梨 润肺健

惊蛰吃梨 润肺健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者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表示农历二月,春雷开始震响,大...

佛教短故事:半途而废的和尚

佛教短故事:半途而废的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不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去了。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角落里的垃圾车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角落里的垃圾车

角落里的垃圾车超市果蔬组的工作人员不多,这让他们总是特别忙碌。他们需要将腐烂的水果和蔬菜及时撤柜,扔到垃圾车里,然后将垃圾车推到门前角落,再然后,待不太忙的时候,送到更远处的垃圾箱。老人于是出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