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与忍气吞声有什么区别?

首先需要明白什么叫忍辱。忍辱两个字,忍是忍耐,是修行人的能忍之心,你的心要能忍耐。辱,是侮辱之境,侮辱我们的境界。从表面看来,忍辱二字就是指要能够忍耐侮辱我们的境界,这的确和一般世间所说的压抑情绪比较相近。

但佛教所说的忍辱,是六波罗蜜的一种,而只有能够帮助众生究竟解脱渡至彼岸的修行之法才称为波罗蜜。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出家菩萨住阿兰若,能灭瞋恚,得慈心三昧,亦无毁辱一切众生,即得名为忍辱波罗蜜。”

因此,并不是任何忍耐都能够称得上忍辱波罗蜜。忍辱并非最终目的,目的在于灭却瞋恚,进而能得慈心三昧,以求绝不毁辱一切众生。只有这种忍耐才称得上是忍辱波罗蜜。

一般来说,对治嗔怒之道,心理治疗法鼓励不要压抑内在情绪并建立宣泄的管道,例如在独处时大声叫喊、捶打枕头,或是找合适的对象倾吐,具有“丢出去”的倾向。但是佛法反其道而行,要人们忍一口气并靠自己消化之,属于“吞下去”的忍辱,这难免令人不解:“丢出去”可能都无法平息的愤恨,如果改为“吞下去”,岂不是养病为患了吗?

其实,心理学面对嗔怒时采用的方法,是鼓励人们真实面对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有宣泄的管道,但基本上还是不以伤害自己、他人为原则,避免自残伤人的发生。然而,这也只是一时的解决与宣泄,当人冷静下来后,还是要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为何会情绪波动、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佛法在对治嗔怒时,给人的印象好像叫人一味的压抑,不该有情绪反应。其实,佛法鼓励面对嗔怒,是采取忍辱,这和压抑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从方法来说,忍辱是提醒人们先要态度柔软,柔软的言行可以避免更大的冲突,而非压抑心中不满的情绪;压抑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随时有引爆的危机,届时可能杀伤力更大。

忍辱不是忍气吞声,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在嗔怒当下,退一步替自己也替对方,制造一个足以让彼此回旋的空间,藉由这个空间,让愤怒、委屈、不平的情绪随时间转化。等风平浪静之后,再来整理所发生的事,平静地站在两边的立场来思维,能处理就处理,暂时无法处理,就先放下它。就像要在狂风中扫落叶,只是自讨苦吃,与其对着飞舞的叶子大声咆哮,不如后退一步,耐心等待狂风止息,等落叶纷纷栖息地面,再来处理,就容易多了。

二、从用心来说,忍辱也是慈悲的伸展,慈悲心会帮助人们站在对方立场想,用同理心取代一时宣泄愤怒的快意,取而代之的是理解与谅解。

佛教的忍辱观是建立在对佛陀所觉悟真理的认同基础上,对一切事、一切人都正确平等对待,心怀慈悲与善意,因此,它是积极的、长期的、纯洁的。一旦面对让自己嗔怒的情境,要如同海绵一样,柔软而坚定,随顺外缘的力量,缩小自己的执着,进而达到慈悲与智慧的同时增进。因此,无论遭遇任何情境,都可以透过忍辱一次又一次冲刷烦恼,直到转烦恼为菩提,让自己的心时常处于平静的状态。

综上所述,忍辱与压抑并不相同,佛教所倡导的忍辱波罗蜜,实质上是以退为进,藉由试炼来转化及超越自己,心胸一旦提升,不再处处与人事碰撞受伤,最后受惠的是自己,是让自己更健康的弹性作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正果法师著  佛陀如大良医,自医医人,兴运大慈大悲,以自觉去遍觉一切有情,所所以遍觉者。无上觉简别菩萨。登地的菩萨,虽然是正觉者而亦觉悟其他有情,但因烦恼障和所知障还没断尽,福德...

韩式煎豆腐

韩式煎豆腐

材料:豆腐1块、韩式辣酱1勺、葱花、盐、糖、蘑菇精、美极鲜味汁、香油做法:1、豆腐切成大而薄的块状。放进平底锅中小火煎制,锅里薄薄的摸层油。2、兑好调料汁:韩式辣酱1勺、盐少许、糖少许、蘑菇精、美极...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佛教的教理虽然不可说它是宗教,而佛教的仪式却没有完全脱离宗教,因此,佛教可说是最高的宗教。而宗教的第一个条件厥在“信仰”。然能信仰者即人民,所信仰者即教主。然则教主何故而致人...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拾得大士和丰干禅师、寒山大士同为唐朝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话说丰干禅师有一次游松林,漫步在天台县赤城山道路旁,偶然听到小孩的啼哭声,寻声找去,原来是一个小...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金刚经的故事_金刚经故事_佛经故事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金刚经的故事_金刚经故事_佛经故事

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觉者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向众生讲经说法;揭示了宇宙及生命的真相。金刚经就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尊者亲耳听闻讲述并与其他弟子集结而成。当时,佛在印度的舍卫国祇树给...

达真堪布:有时候心情不好,连晚课都不想上,如何对治?

达真堪布:有时候心情不好,连晚课都不想上,如何对治?

达真堪布:有时候心情不好,连晚课都不想上,如何对治? 问:有时候心情不好,连晚课都不想上,如何对治? 达真堪布答:学修的过程中会有这种情况。你不愿意上课,不愿意修法的时候,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