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的故事 小驼​背--学佛网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说清楚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家中生活异常困苦,是以连他妻子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然则很奇怪的是,自从怀孕那天起,她就经常要不到饭。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婴,不只又瘦小又丑陋,照样个驼背,父母叫他“小驼背”。

过了几天,因为业力现前的缘故,他母亲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用其它动物的奶来喂养,也常求不到。因为他是一个最后有者,在没有受尽业报,还没达到自己的境界以前是不会死的。就这样,他的父母很辛苦地总算把小驼背拉拔大了。

有一天,父亲对他说:“我们家以乞食为生,本来就过得异常辛苦,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应该离家自己去乞讨。”

于是,小驼背开始自己乞讨的生活,但因业力现前,他照样经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在快要饿死时,才能勉强获得一点点能够维生的食物,不论身体或是心坎,都是异常的苦楚。

后来,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逐渐生起信心,在收罗父母的赞成后,于一位比丘面前削发、受戒。削发后,刚开始几天他与师父一路吃住,生活得还可以,但过了一阵子之后,他的师父便要求他自己化缘。

于是小驼背就开始了一个正规比丘的生活方法,有时与僧众一路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城里化缘。但即使他与僧众一路受供,也经常得不到食物,而其它的比丘都吃饱喝足。有时是轮到他时,施主的供饭刚巧没有了,要不然就是施主忽然有急事走了,回来后就漏了他,而接着赡养下面的比丘。在所有的僧人中,他是生活得最苦的。

很多比丘知道这种情况,很怜悯他,就去请问世尊:“世尊,小驼背比丘经常吃不到饭,有时后面的比丘都已经获得足够饭食,却漏掉他,该怎么办?”

世尊是以制定一条戒律:“上面的比丘未获得食物以前,下面的比丘不能受食。”尽管如斯,小驼背比丘照样经常吃不到饭,即使到城中化缘,也经常是空钵而返。

后来,有两天他清除世尊的内殿,都吃得很好,身体也健康了,于是他把握机会英勇精进,立时断除一切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然而,虽然他已是位罗汉,然则依然要遭遇业报。

他想:“我照样天天清除经堂,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就又去佛陀的内殿,但当天另一位比丘已经把殿堂内外清除得干干净净,他祇得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但一无所得。第二天,他早早地拿着扫帚很有把握地去殿堂,谁知早已有位比丘把殿堂清除干净了,只好先回寮。

回去后,据说有位大施主将在正午赡养世尊和僧众。可是,施主临时有急事提前赡养,小驼背比丘在坐禅因而不知道。等世尊应供停止,施主也出门了,小驼背又没吃到饭。

第三天,他加倍提早拿着扫帚去殿堂,又见已有比丘在清除,只好回寮。阿难知道他已第三天没饭吃,特地为他介绍一位施主,正午去他家受供。可是,施主临时有事必须立时出门,促忙忙,忘了嘱咐家人:“今天正午将有一位比丘来应供。”于是,当小驼背前来化缘时,没人理他。阿难从城中化缘回来,据说小驼背罗汉仍未吃到任何食物,心生怜悯地快慰他:“不要担心,明天我好好赡养你。”

第四天早上,阿难尊者手持两个钵到城中,化到满满的两钵,一钵自己吃了,另一钵准备带给小驼背。到了祇陀林时,来了很多恶狗抢吃钵里的饭,阿难想尽办法也没能对于,只剩空钵。阿难尊者想:“即使再去化,赶回来也已过午,下昼阿罗汉不管如何都不会吃的。”这样,他仍然没吃到饭。目犍连据说小驼背已四天没吃饭,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也想帮他化缘。

第五天,目犍连拿两个钵去城中化缘,化了满满两钵,一钵自己吃完,一钵准备带回来。到了祇陀林,忽然飞来一群乌鸦,把钵里的饭抢光,目犍连想尽办法也无法护住钵中的饭食。目犍连自忖:“若再返城中化缘,也已经由午。”只好也是带着空钵回来。就这样,小驼背照样没吃到任何食物。舍利子尊者据说他已饿了五天,就去安慰他,盘算明日帮他化缘。

第六天,舍利子也拿两个钵,在城中化得满满两钵,一钵自己吃了,带着另一钵往祇陀林去,可是,小驼背的业力现前,是以竟来了一群非人把钵抢走,然后就不见了。舍利子认为再去化缘也过正午了,只得空手回来。小驼背罗汉依然没吃到饭,舍利子再安慰他:“不管如何,明天我一定会想办法好好赡养你。”

第七天,舍利子到城中化缘,又化得满满的两钵,一钵自己吃,另一钵顺利地带到小驼背的房前,忽然间,全部的门窗都被封死,无法进去。舍利子现神变进到房里,叫小驼背罗汉洗脸受供。可是,当小驼背的手一伸出,钵就掉落地面,直堕到金刚大地(距地面四万由旬)。舍利子急速示现神变把钵从金刚大地拿回来,再拿给小驼背吃;然则小驼背才取了第一口,刚到嘴边,就被非人抢走,第二口,也被抢走。舍利子亲手喂他吃,然则他的嘴却紧闭着,完全张不开。舍利子显现各类神变想打开他的嘴,却是怎么也打不开。过了一会,已过午不能食了,他的嘴才又可以张闭自如。舍利子万般无奈,问他感触感染若何?小驼背说:“只是口渴,给我一口水喝吧!”

舍利子取了一钵水,又是业力现前,许多非人把灰撒进水里,成了一钵灰汤。小驼背罗汉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业障,就喝了一口灰汤,显示降冰雹、闪电、打雷等神变后,进入涅槃。诸比丘将他的尸体作成塔,并作各种赡养。

后来,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小驼背做作什么恶业,在七天中,众比丘竭尽全力都无法救他,虽是阿罗汉,却在饥饿状态下趣入涅槃?愿望世尊演说他的人缘。”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是他前世业力显现的缘故。一切众生的业力不会成熟在外面的地、水、火、风上,而是成熟于自己的身心中,有谓:‘纵经百千劫,所功课不亡,人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良久以前,有位施主夫妻,都好行广大布施。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大施主去世了,施主的妻子持续作广大布施,但孩子否决,多次警告母亲:‘父亲在世时布施,但我们不能这么做,你不要把家里的家当全都布施给别人。’但母亲依旧广作布施。

有一天,他居然狠心把母亲关在房间里,不给她吃,也不给她喝,盘算饿死她。即使母亲再三地苦苦请求,他依然不给一口水、一口饭,也不放她出来,就这样连续了七天。他的亲戚同伙闻风而至,呵责他,他才被迫放出母亲,这时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亲戚们问她:

‘现在你需要什么呢?’

她说:‘想喝一口水。’

儿子听了,心想:‘若把灰撒进水里,她喝了肯定会立时死的。’他就在母亲要喝的水里撒进石灰,母亲喝下一口灰汤,就去世了。

比丘们,你们是如何想的呢?当时这个不孝顺的儿子就是现在的小驼背。因为他用这种手段屠杀母亲,已在千百世中堕入地狱,不论转生何处,都是这样饿死的。虽然当代他已是最后有者,不再轮回了,但也是在喝下一口灰汤,才进入涅槃。

别的,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刻,有一位施主的双胞胎儿子,长大后,都对迦叶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一路削发,都成了说法上师,获得许多赡养。

个中一位心地纯善,会把所得拿去赡养僧众,尤其常赡养那些生活较艰苦的削发人;另一位不只不随喜,还否决说:‘你不要把我们的家当全部赡养僧众。’

那位纯善的法师就劝他:‘我们生活充裕,而许多僧人有艰苦,作为一个具悲心的削发人,有什么来由不上供下施呢?’

否决的那位无话可说,只好劝纯善的比丘到其余地方说法。是以,僧众没人赡养,生活产生艰苦,就派人请他们两位回来。

那位吝啬的法师听到后,生气地恶骂:‘这些僧众就是要我们赡养,已到了别处,照样扳缠不清,成天没吃没喝的,的确像饿鬼一样。’

那位善良的法师劝他:‘你这样恶口骂僧不合事理,应好好懊悔。’

他自己也认为不应该如斯,生了很大的后悔心,是以,在临死的时侯,发了一个愿:

‘愿我对僧众恶口咒骂的恶业不要成熟,并愿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削发,令佛欢乐,获证阿罗汉果位。’

当时的吝啬法师,就是当代的小驼背比丘,因为他以恶口咒骂僧人的果报,使他五百世中转生为饿鬼,后来,无论再转生为哪一道的众生,全是饿死的。因为他在临终时发愿,愿望将来能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削发,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今生他能在我的教法下对我生起欢乐心,并能在削发后摧毁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贪吃的比丘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贪吃的比丘

贪吃的比丘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优波笈多尊者继承了佛陀教化的事业,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弘扬佛法,度化众人。寺中有一位比丘,已经修行了很久都无法得道。其实他没有其他的毛病,就是贪吃贪喝,别人吃一钵...

西方之素食见解

西方之素食见解

人生之大问题,曰衣、食、住、行。单论食之一项,吾人自累世来,缺乏合理思想,习成肉食。迨知识渐进,习亦渐改。故素食戒杀,为进化程序中当有之事。吾前曾往德国,于著名之城市,亦遇见素食馆三、四处。某大学附...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六、道品 五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六、道品 五

五、转轮圣王出世之时,有七宝现于世间||金轮宝、象宝、马宝、神珠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如是如来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达真堪布:应该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达真堪布:应该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达真堪布:应该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们大学毕业后,是应该留在父母身边,还是远离父母而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应该在自己在世的时候多去陪陪父母...

【素食养生】吃素斋 安静过端午

【素食养生】吃素斋 安静过端午

六月粽叶飘香,又到一年端午。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管是回老家还是在城市,很多人的过节方式都是呼朋引伴热闹一下。和家人团聚,美美地吃一顿团圆饭,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最重要传统。而在端午节的家宴上,粽...

千万不要做这十件事,不然你会身相丑陋

千万不要做这十件事,不然你会身相丑陋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十者习诸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