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问: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答:释迦牟尼佛生到何方世界?这说法不准确。何方世界?这是我们凡夫的思想有限制,才有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这个国家、那个国家,这个星球、那个星球,这个太阳系、那个银河系之分,这是有限的思想。一真法界,那就是法体的本性尽头,从究竟意义上说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多个世界。法界,以法为界呀,没有这个那个之别的。

问释迦牟尼佛生到什么地方?有生,说明他还是有死,对释迦牟尼佛来说死这个概念已然不存在了。他已经证悟空性,没有生死了。他就在这个法界中,你若有观察能力你就会知道,释迦牟尼佛与时同在,无处不在,任何世界都有他的存在。释迦牟尼在往世成佛以后又到兜率天住了四千多年,等待这个娑婆世界的缘分,看到净饭王符合他的环境和度人条件,才投到净饭王家里做王子,后来出家,苦行,证悟,证悟后四十九年传法教化众生,最后进入涅槃寂静。他的成佛过程是一种示现,而且最后把身体也舍去了,他已经没有了生死,所以不应该把佛当作有生有死,说佛在任何地方。

关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算不算法界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已经讲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只能说是在法界里边,但不能说是法界,一真法界、一如法界,那是本体、一体,不能说这个也是、那个也是,法界只能是一个。这个问题就解释到这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茶道之中也能悟出治国大道

茶道之中也能悟出治国大道

相传在战国末期有韩国闵王征战沙场,杀生无数。在大事已经成为定局之后,闵王也开始忏悔自己之前杀伐掳掠所造下的罪孽,从而信奉佛教。而古史记载,当时的闵王为了展示自己的虔诚,甚至有过剃度两万人的行为举止。...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前,有个穷苦的卖艺人,老是怨自己的命运不好。他每天做活时总是心不在焉,回到家里后也不好好钻研技术,而是天天跑到邻近的富翁家里去串门。因此,他的顾客越来越少,日子也一天比一天更...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美国前总统胡佛曾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为人心计颇多,很少有人能骗过他。他曾规定,联邦调查局的所有特工人员,都必须严格地控制体重,不准超标。那些大腹便便的特工人员都知道,一旦被胡佛...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魏母陈悟证居士割臂疗亲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魏母陈悟证居士割臂疗亲

魏母魏母陈悟证居士,是清代末年湖南郴州诗人陈筠心先生的孙女,也就是邵阳佛学巨子魏默深大德的孙媳。他的儿子魏逖先,法名真安,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经讲述他母亲割臂疗亲的孝行,极能劝世励俗,现在写在下...

净土法门法师:念念要真诚,言语造作都要善

净土法门法师:念念要真诚,言语造作都要善

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深信因果,不敢起恶念。不但不敢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连那个恶的念头都不敢起,这是深信因果的人他做到了。这一般普通的处事待人接物上的礼节,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这让人看起来...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