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九节 太虚大师普陀山闭关开悟

第五十九节 太虚大师普陀山闭关开悟

煮云法师著

佛教中有名的大德高僧,有很多都是从名山中孕育出来的,好比说近代就有好几位高僧是从普陀山出来的,如谛闲大师、印光大师等,皆在普陀山闭关和阅藏多年。再如名震寰球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他老人家也是与普陀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九岁时曾随他的外祖母去普陀山进香,从那时候起,就种下出尘的种子。后来大师十五岁时看破人情势利,不堪受有钱人的奴化,发愤往普陀山出家修行。哪知乘错了船,背道而行,到了另一个地方投奘年老和尚出家,做了奘老的徒孙。大师出家后,仍然与普陀山有缘,普陀山的志圆老和尚是大师的戒兄弟,他们都是八指头陀寄禅老和尚的戒弟子,因此大师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常在普陀山跑,曾任普陀山化雨小学的教师、前寺客堂的知客,并且在后山还住过一个小庙子,名禅那禅院,至今门外石上还有大师的亲笔写的四个大字太虚兰若刻在石上,那个地方也很雅静。大师在山上闭关时常与志圆、昱山诗赋往来,当时称为普陀三老。除此,大师也常与印光大师往来甚切,大师闭关,就是印老替他封关的。提起大师闭关也有着一段因缘。

那时,大师因为在广州白云寺参加辛亥革命,后来清政府逮捕他,在广东无法住下去,回到江浙提倡佛教三大革命(教理、教制、教产),与仁山法师大闹金山,又遭到很多守旧派的诸山家的重大打击。因此大师于民国三年到普陀闭关潜修,充实自己的德智。在未到普陀以前,他先和志圆和尚通信,请他帮忙,觅一个地方,闭关自修。志圆和尚替他找好关房,去信请他来闭关。大师到山上先去锡麟堂去见他受戒时的引礼师,哪知这位引礼师的老和尚对他特别客气,问他来山做什么的?大师说:我想到山上来闭几年关,自己静修。老和尚说:你预备在什么地方闭关?大师说:志圆戒兄已经替我找好地方。他说:志圆闭关还是我帮忙的,他哪有力量供养你闭关,你在我锡麟堂闭关,我供养你吧。看哪一个房子你合适,我就把那座房子让你闭关。如果你中意我的大殿,我就把大殿让你闭关。大师因见他的引礼师对他如此的热心,盛情难却,因此就承允在锡麟堂闭关三年。大师闭关的地方,笔者也曾去参观了一下,还有很多的字是大师写的。可惜该庵当家师,没有把大师的关房陈设出来,以作纪念,留为四众弟子们参观。

大师在山闭关的时候,有很多的政界名流都去皈依他,最值得提一提的是民国五年八月间,国父中山先生与胡汉民先生等游普陀时,曾与大师相见。笔者在大师年谱上看到有一位与大师有关系的某居士(记不起姓名),曾说大师由普陀寄给他与国父合影的一张照片,可惜这张照片现在不易见到了。我们现在只能看见大师与总统合影的相片。那时大师有一本《昧盦诗稿》请国父题字,并有呈赠国父一首诗云:卓荦风云万里身,廿年关系国精魂,舒来日月光同化,洗出胡山看又新。佛法指归平等性,市民终见自由人,林钟送到欢声壮,一惹豪吟起比邻。大家都晓得的,大师在普陀闭关,看六百卷《大般若经》开悟,得入文字般若。那是一天晚上,大师坐养息香,听到前寺撞钟开大禁,忽然不知不觉的直坐到第二天早上,前寺上早殿撞大钟的时间。他在禅定之中,只有很短很短的时间,他还以为前寺仍然在开大禁,钟还没有撞好呢?再仔细看壁上的挂钟,已经是早晨四点多钟了。因此他随即就信口说出几句诗来,以述定中境界:刹那无尽即千年,应笑长生久视仙,世相本空离寿夭,人心积妄计方圆。圣尧盗跖名希择,白骨红颜色并鲜,万物虽然齐粉碎,一椎今亦不须怜。大师能够学贯中西,著述千余万言者,皆得力于此定中证悟出来的智慧,这不是用意识妄想,由外边学而知的妄觉的邪智慧,所以我说大师与普陀山有很殊胜的因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关心母亲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关心母亲

关心母亲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与饭...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谁可度我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谁可度我

某人想过河,仔细的看了一会四周,发现这河没有桥,于是他坐在地上等着渔民的船来送他度河。这时,观音菩萨坐着她的莲花船来了。这人非常的高兴,急忙说:普度众生的菩萨啊!你可送我度河呢?菩萨:你在岸上,我在...

星云法师:凡事预则立

星云法师:凡事预则立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才能逐步完成。即使是要订一个计划,也必须把人力、财力、时空、人事等关系,都要能预算到计划之中、如能因缘条件俱全,则事业成功,自然有望。 现在的社会愈...

弗成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弗成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释明度住并州石壁寺,家世若何,姓甚名谁,那村夫氏,在佛教史传上皆未详载,只知道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这位法师,就当时全部佛教的建树来说:在佛史上虽没有他的记载,但根据他的行履来说,他对佛教的供献是伟...

佛陀的四无量心

佛陀的四无量心

佛陀的四无量心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声音,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处,手摸提婆...

辟谷减肥注意事项 想要健康减重一定要看

辟谷减肥注意事项 想要健康减重一定要看

辟谷起源于先秦,后来被道教发扬光大,它能够调理身体、排出毒素、延年益寿,是古代重要的养生方法。辟谷发展至今,人们发现它还有利于减轻体重,因此许多人会辟谷来减减肥。辟谷减肥和节食减肥很类似,也因此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