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

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性来传导、互动、交融。通过同体的通道,就能召唤弥陀名号的德能,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

把握了感应道交的原理,便能体认净土法门的本质、理念,信根、信力也能顺利地建立起来。

往生与否,全凭能否感应。

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所应的救度力量,于十劫以前就已成就。这种悲愿威力也在我们的念头中。既然念头具足,所以能念之心与所应的佛力能即时感通。

阿弥陀佛整日伴随着我们,须臾不离。如同洪钟待叩,亦如寂而不动之易体,感而遂通。阿弥陀佛愿力亦复如是。所以,净业行人宜以至诚心念佛。如此便可契入感应之道,成办往生大事。万修万人去,斯语真实不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捧沙

一捧沙

一捧沙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有一天,释迦佛带着弟子托钵外出化斋。 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其中一位娇滴滴的女孩子,远远看见释迦佛带领弟子们而来,就半戏半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一捧沙,走到...

《学佛群疑》07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学佛群疑》07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居士学佛100问?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居士学佛100问?

互相怀疑,习惯了以后,我们不能够相信任何的好事,我们不敢相信阿弥陀佛老早老早为我们苦心设计了一个极乐世界,在那边等待我们,每天每天在那里等待我们,伸著手,准备接引我们到那里去,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相...

从救国将军到佛门栋梁--学佛网

从救国将军到佛门栋梁--学佛网

清定上师清嘉庆三年(1798年)十月的一天,昭觉寺自丈雪祖师中兴以来的第五代住持道魁了元禅师,自感身体不适。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召集四众学生,预付后事。这位道魁了元禅师在昭觉寺历代...

释门法戒录: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后魏 慧嶷)

释门法戒录: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后魏 慧嶷)

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后魏 慧嶷)南北朝(后魏)时,崇真寺僧慧嶷,死后七天又复活,说自己和五个比丘在阎罗王面前接受审判的经过。第一个是宝明寺僧智聪,说他一生苦行,专习禅定,得生天界。第二个是般若寺僧...

为什么吃素会让人更年轻,更漂亮?

为什么吃素会让人更年轻,更漂亮?

对明星们来说,一张顾盼生辉天然雕饰的美颜,自然可以在大荧幕上为自己增光不少。为了有一张漂亮的容颜,明星们的招数可谓是五花八门,其中「素食主义」以其健康、环保、简便易行,被许多明星作为保持美颜的不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