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一灯 福报无尽

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授记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当时,阿阇世王恭请佛陀吃饭,饭后,佛陀回到只洹精舍。阿阇世王与只婆商议道:"现在我们已经供养过佛陀吃饭,以后再做些什么事,表示对佛陀的恭敬呢?"

只婆就建议:"燃灯供佛!"

于是,阿阇世王命大臣具备百斛麻油膏,从宫门点至只洹精舍,连续不断,煞是美观。

贫女难陀 乞钱燃灯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少女,名叫难陀,生成好像对佛陀有颗恭敬的心,她虽然常想供养佛陀,但却苦于没有钱财。这一天,她看到阿阇世王这么大的布施,点燃了万灯供佛,心里非常欢喜。于是,她将乞得来的一个铜钱,到卖麻油的商店,请求店主卖给她油膏,也想燃灯供佛,店主一看,告诉她说:"你这样贫穷,为什么不用乞得来的钱去买食物,而买麻油膏做什么呢?"

难陀说道:"我听说生值佛世,是百劫一遇的难事,现在,我幸能恭逢佛世,但却没钱布施。今天,我看到大王点燃油灯,做大功德,心里非常欢喜,虽然我很贫穷,也想能点燃一灯供养佛陀,请你卖给我一些油膏吧!"

卖油膏的店主知道了难陀的心意,很受感动。本来一个钱仅能买到两合油膏,店主却多给了她三合。难陀女欢喜的拿著油膏到佛前点燃了一盏灯。

众灯皆熄 一灯独明

难陀女知道这盏灯油膏不多,将点不到半夜就会熄灭了,但是,她虔诚地遥向佛陀合掌顶礼,发愿道:"我愿世世生生能作佛事,请求佛陀加被此灯当通夕光明不灭。"

静静的夜晚,大地笼罩著一片黑暗,但佛子的油灯,希望点亮了众生的心光。

是夜,阿阇世王所点的油灯,有的已经熄灭,有的灯光微弱,只有难陀女所燃之油灯光明不绝,膏亦不尽,通夕不灭,直至天明。

天明时,难陀女又来顶礼佛足。

这时,佛陀告诉目连尊者道:"天已大明,可灭诸灯。"

于是,目连尊者次第熄灭诸灯,惟难陀女所燃一灯,灭之再三,却仍光明炽盛。目连尊者拿起袈裟挥扇,灯光却更明朗;又以威神引强风吹之,贫女的灯光不但不灭,反而更加光亮,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目连尊者感到非常奇异。

佛陀授记 贫女成佛

佛陀看到目连的举止,便说道:"好了!好了!这是当来佛的光明功德,并非你的威神所能毁灭。难陀女的信心,可灭除无量劫的罪业,如果今后再发心以经法教化人民,再过三十劫,此难陀女功德圆满,当能作佛,号须弥灯光如来,其世界不须要日月光明,人民身中皆有大光,宫室众宝光明相照,如忉利天。"

难陀女闻佛授记,心生欢喜,即时举身腾入虚空,离地约百八十丈,后跃下向佛作礼而去。

阿阇世王听到这件事情后,问只婆道:"我所做的功德这么大,为什么佛陀不为我授记?难陀女才点燃一灯,却能蒙佛授记,这是什么道理呢?"

只婆答道:"大王所作虽多,因心有分别,故功德即有大小,难陀女因能发愿回向注心于佛,故得蒙佛授记,其心已和法施相应,法施无边,故功德其大无比。"

贫女难陀以能诚心之故,因燃一灯的功德,蒙佛授记,当来作佛。由此可知,功德不在于大小,只在于吾人之用心是否专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把念珠丢到厕所曾想放弃修行的大成就者

把念珠丢到厕所曾想放弃修行的大成就者

毕哇巴是印度那烂陀寺比丘,在受戒并接受过灌顶后,在十二年中念诵了金刚亥母的念诵二千万次,但是连一点梦中的征兆都没有。他觉得非常气馁,于是就将自己使用多年的念珠丢到厕所中去了。到了晚上修法时,才想起来...

印光大师: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

印光大师: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语依表面看是说庆、殃及于子孙,依实际论其庆、殃之归于本人者,当更大于子孙...

厨房里的感冒食疗方

厨房里的感冒食疗方

夏末秋初,全国各地貌似都进入了一个感冒高发期。而且近期的感冒有个共同点:先从嗓子不舒服或上火的症状开始,不小心着了凉,后背发紧、手脚发冷,然后会伴有咽干、黄鼻涕、咳嗽痰多、发烧等。季节交替,为何总是...

玉琳国师:持药师佛号度生死

玉琳国师:持药师佛号度生死

玉琳国师:持药师佛号度生死录自:御选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语录答王泰卿居士三问问:为人容易做人难,敢问为人之道?师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何为知生、何为知死?师云:知所从来为知生。知所从去为知死...

佛学书籍:佛光学:第十四课、佛光人的工作信条

佛学书籍:佛光学:第十四课、佛光人的工作信条

第十四课 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佛光山以文教开山,其文教的精神内涵,就是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也是慈悲喜舍的实践。为求佛光法水传承久远,以下的工作信条与理念,凡佛光人均须确实遵行,深入体会。一、佛光人的工作...

太上感应篇图说102:助人为非

太上感应篇图说102:助人为非

经文:助人为非。【原文】助人作恶罚为猪,只为贪金擅改书。身死百年犹被控,夜台应自悔当初。注:凡人为善,非诱掖奖劝必不力;凡人为恶,非朋比赞襄亦不至太甚,一有助之而恶炽矣。故律有造意主使之条,冥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