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这种心念佛号才管用,才产生效

忆念不忘,这个在佛法裡是真正佛弟子。要想达到忆念不忘一定要多读,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什么道理?一千遍念下去,心定了,定能生慧,道理在此地。我们一般人最大的困扰就是心浮气躁,心定不下来。怎么知道心定不下来?念佛就知道了,就发现心定不下来,静坐发现了,盘腿在那裡坐个五分鐘还可以,十分鐘就不行了,妄念就起来了。念佛堂裡面止静的时候,这个现象特别明显,有没有功夫在这裡就知道了,这对我们修行关係太大了。要晓得,佛法无论是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修什么?全是修的定。戒定慧叁学,戒是方法,方法很多,定只有一个,你用什么方法把你的心定下来,只要心定下来,方法没有关係,什么方法都可以。我们一般用的,净宗一般用持名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把心定下来了。要真会念,心裡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切杂念统统放下,叫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才行。一心要在平时去做,要知道这个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如梦幻泡影」。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梦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轮迴,六道轮迴一场梦,一点都不假,醒过来之后什么都没有,何必执着?何必计较?为什么不肯放下?放下,心就定了。心要是真定了,就能见佛。大势至菩萨讲得不错,「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什么时候能见佛?真正定下来,你就见到了,心浮气躁,心裡杂念很多是决定见不到的,这个道理要能懂。

如果信心,真正的信心生不起来,愿发不切,想去,对这个世间非常留恋,这个塬因是两个世界认识不清楚,才有这个现象。如果你对极乐世界认识清楚,这个世界也清楚,你肯定有非常恳切的愿望,巴不得赶快往生。这桩事情经教就能帮上忙了。研究经教为什么?提升我们的正念,真信真愿,经论研究的目的在此地。真信切愿生出来了,这个经听不听无所谓,念不念也无所谓。大众在一块共修,念佛之前念一部经,多半念《阿弥陀经》,为什么要念这部经?念这部经是收心的。你心裡头妄念,一部经念完,心定下来了,佛号才管用,才产生效果。乱心念佛效果不大,定心、清净心念佛,那就感应道交,所谓是声声佛号与弥陀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修学净宗法门,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塬因就知道了,我们把这个毛病,知道这个毛病,毛病把它治好,念佛才如法,才会有感应。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八叁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海涛法师: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海涛法师: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问: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答:「这没有问题,佛教是空性的,佛教徒爱基督教徒,爱天主教徒,佛教徒爱猫、爱狗...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1有些人念佛,偶尔会见到西方境界,见弥陀、观音、势至,这是正常的。古德在许多论典当中为我们开示,佛菩萨现前是为我们作证明的、是增长我们信念的;魔境现前,他是来欺骗我们的、是来诱惑我们的、是来破坏我们...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问: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殊胜的信心,而且不退转? 答: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自己好好地消除业障、积累资粮,业障消得差不多了,福慧资粮...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偷佛的故事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偷佛的故事

偷佛的故事在京城里,小偷飞天鼠是个让官府和大户人家,个个恨得牙痒痒的头痛人物。尽管各处发下高额赏金的捉拿告示,却从没有人前来举发,因为根本就没人能见到飞天鼠的真面目,顶多只能看到他在月下疾速闪掠的一...

佛教名词:【净土】_净土的意思_佛教净土有多少个?

佛教名词:【净土】_净土的意思_佛教净土有多少个?

净土(佛教解释)净土,佛教术语,梵文(Ketra),译为刹、刹土,即地方或世界。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佛菩萨为渡化有情众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都可以称净...

太子须大拿经

太子须大拿经

太子须大拿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与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在四部弟子中央坐。时佛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从坐起整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我侍佛以来二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