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战胜身体的痛苦 重要的是战胜心中的痛苦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的一处山中,脚被飞来的碎石片刺伤流血,引起生理上极大的疼痛。但佛陀心中持续保持正知正念,默默地承受身体的痛苦,不起烦恼。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恒河下游北岸的跋耆国,住在设首婆罗山一处有野鹿出没的树林中。

  那天,在佛陀的住处,来了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居士,名叫那拘罗。老居士向佛陀顶礼问讯后,对佛陀说:“世尊!我年纪大了,常常为衰弱与多病的身体所苦,行动也很吃力的,每次要来见世尊与几位我一向敬重的善知识比丘,都很勉强,所以,每一次能见到世尊,对我来说都很不容易呢!但愿世尊为我说法,让我长久获益,永远安乐。”

  “善哉!老居士!正如你所说的,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必然多病痛,哪还能期盼有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可以依靠呢?除非是个愚痴的人,否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老居士!你应当这样学:我的身体虽然病了,但是我的心不病,老居士!你应当这样学!”

  那拘罗老居士听了佛陀的教导,觉得很欢喜,礼谢了佛陀后就离开了。

  那时,尊者舍利弗,正坐在离佛陀不远处的树下。

  那拘罗老居士辞别佛陀,愉快地来见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看见泛出愉悦神态的那拘罗老居士,就问他说:“老居士!你今天容光焕发,神情愉悦,莫非在世尊那儿听到什么深妙的法吗?”

  “怎么能不容光焕发呢,尊者舍利弗!刚刚世尊才以甘露法,灌溉滋润我的身心呢!”

  “世尊用了什么甘露法,灌溉滋润你呢?老居士!”

  于是,那拘罗老居士就将佛陀的教导转述了一遍。

  尊者舍利弗听了之后,问老居士说:“那拘罗!你何不继续问佛陀,什么情况是心随着身体生病而生病?什么情况是心不随着身体生病而生病?”

  “大德!我没有能力深入细问,但愿尊者为我详加解说。”

  “善哉!老居士!请你仔细听,我来为你说明:什么情况是心随着身体生病而生病?

  不曾听闻正法的愚痴凡夫,对自己色身的生起、消失、味着、祸患、出离不能如实知;不如实知的缘故,对色身产生了贪爱乐着,以致于以为这是生命主体的‘我’,要不,就以色身是‘我’所有的而执着它。所以,当色身发生变化败坏了,心就随着受到牵动,而生起忧、悲、恼、苦、恐怖、顾念、不舍、障碍了。

  同样的道理,对自己的感受、想象、意志、识别等也一样,一旦以为其中哪一个是生命主体的‘我’,或者为‘我’所拥有,或者在‘我’之中,或者其中有‘我’,只要以为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我’为生命的主体,其结果就必然是:色身有苦时,心也跟着苦。

  什么情况是心不随着身体生病而生病?

  多听闻正法的圣者弟子,对色身的生起、消失、味着、祸患、出离如实了知;如实了知的缘故,对色身不会贪爱乐着,不会以为这色身是我生命的主体‘我’,也不会以为生命中另有主体,色身是属于那个主体‘我’的,所以,当色身发生变化败坏了,心不会随着受到牵动,就不会有忧、悲、恼、苦、恐怖、顾念、不舍、障碍了。

  同样的道理,对感受、想象、意志、识别等生命的其它组成也一样,不认为其中有生命不变的主体‘我’,所以,当色身有苦时,心不会跟着苦。”

  听了尊者舍利弗这一番解说,那拘罗老居士有深彻的理解与体悟,当下证得法眼净:见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需要靠别人而能解决自己的疑惑,于正法中,心不再畏惧。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整理好衣服,恭敬地合掌,对尊者舍利弗说:“大德!我已经证悟,得到超越与度脱。现在,我归依佛、法、僧众,为佛弟子,请当我的见证人。从现在起,我终身归依三宝。”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佛教故事: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有一位七岁的`男孩,由于父亲殷切的盼望,而出家为沙弥。剃度之前,男孩先得到一个禅修指导。剃度时,他专注于禅修的所缘境,由于他的定力和前世的善业,剃度之后,他就证得圣果。后来,提...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0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0

  往生女人第四  元念佛婆  念佛婆,不清楚他的姓氏。元朝至顺庚午年,浙西连年闹饥荒,杭州城中,饿死的人相互堆积,官府命令街坊小吏派人抬尸体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有一婆子,二十天不腐烂,每天都在...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  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  老妇人...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编者按:在佛教众多菩萨中,你信仰哪位菩萨?四大菩萨中,你最熟悉哪位菩萨?观音信仰在中国流传很广,观音菩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很多,“马郎妇观音”(又称鱼篮观音)的传说你知道吗...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