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二节 乘愿再来,有志竟成

第五十二节 乘愿再来,有志竟成

煮云法师著

因为山高路远的关系,加之工人众多,那时山顶上连吃水都没有,工作的人不能在上面工作,所以老夫人的远见不错,在家中一切雕刻的木料,以及应用的砖瓦石头等,皆在底下做好,用大船运至普陀后山,然后再到山上把地基打好,就可以上梁盖瓦。如果一切木料要从前山道头上岸,化费的时间工程太大,同时这段山路也特别难行,因此决定从后山海边上山。那一天真是菩萨感应,适有福建的鱼船几百只停在后山海边,顺便就请了几百只鱼船上的渔民,一齐帮忙,人从海边站立,一个人靠一个人,一直站至山顶上。就用如此传递的方法,把船上的木料砖瓦接上去的。因此直到现在,凡是福建的鱼船到佛顶山吃饭不要钱,以此为酬。

当开筑地基的时候,忽然从地下掘出一个老人像的木偶来,就同这个沙弥祖师面貌一模一样,因此大家才知道这位小沙弥是那位老人乘愿再来,兴建丛林,完成他老人家的宿愿。经过数年时间,吃了很大的辛苦,结果有志竟成,达到目的。笔者初到佛顶山祖堂里看见当中供着两个一样面孔的祖师像,最初我以为是兄弟两个同在一处出家的,后来看《普陀山志》才知道一个是从地下掘出来的,一个就是现在的开山的沙弥祖师。

因为他是沙弥出身,所以佛顶山一直到现在,沙弥可以挂单。按佛家的规矩,没有受过三坛大戒,没有戒牒,丛林里是不挂单的。因此沙弥到前后寺挂不到单,就到佛顶山去挂单。不过沙弥始终是沙弥,没有研究过经典,也不大懂得佛法,有的地方立的规矩不合佛理。例如每天早晚殿功课完毕要拜四十八拜的愿,那些菩萨名号之中,还拜什么玉皇天尊菩萨,因此,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的拜着。该寺的住持还是依着老祖家风,不知道把它纠正过来。堂堂的菩萨比丘,拜起玉皇大帝来(天宫),你看笑话不笑话?他是沙弥,我们不是沙弥,为什么堂堂比丘一定要跟着沙弥学呢?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笔者住在佛顶山的时候,朝晚拜愿,他们拜天宫,我拜佛号。今后笔者希望身为佛顶山住持的大德,赶快把这一条改正过来,以免贻笑大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中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二课、佛经的传译(一)

中级佛学教本:第二十二课、佛经的传译(一)

第二十二课 佛经的传译(一)释迦牟尼佛出于印度,其弟子结集三藏时,皆是梵本 (1),所以后来佛法传到中国时,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成为华文本。法宝虽富,若无人翻译,则中土人民,固不能沾其恩泽,若所译不善...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三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远从师落发归宗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三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远从师落发归宗

第三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远从师落发归宗话说道清长老被修元禅机难倒,抱着惭愧回来,卧床不起。道净长老认为生病,特来探问其缘故。道清长老隐瞒不过,遂将要披剃修元之事,被他突然问我灵光何处 我一时对答不来...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居家门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居家门

第二卷 受持篇 居家门居家门(共十节,合计一百条,多属家庭生活应注意的事项。)堂堂须眉男儿,顶天立地大丈夫。受到全家人尊敬,以我的言行为准绳。如果自己行为不正,各种问题都会发生。上天厌恶淫逸的人,如...

茶似人生,其心、其书、其友、其养全在其中

茶似人生,其心、其书、其友、其养全在其中

品茶,品味,品人生。如果茶只是一杯普通饮品,恐怕不会受到那么多人喜爱。茶有内涵,不仅在于茶在水中弥漫的滋味与香气,能在于在这一杯小小的茶中,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耐人寻味。【茶之心】第一是等待沸水的...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三集)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三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3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感应篇》文虽然不长,每一句话裡面的境界都是很深、很广的,都是说明吉凶祸福,确...

胡铁:戒淫一周年的感受

胡铁:戒淫一周年的感受

胡铁:戒YIN一周年的感受 在戒色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仔细琢磨这句话,我有种脱离地狱苦海的庆幸,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有对未来一往无前的勇气,有为人处事的从容与自信。一路走来,虽然也有过回头,但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