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曰:

“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道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

“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

“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门宗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坚教授:论智????的“一念心”

陈坚教授:论智????的“一念心”

陈坚教授:论智顗的“一念心”提要“一念心”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佛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何为“一念心”?学界以往对它的理解有所偏失。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一念心”作了全方位的考察。从外延上看,“一念心”是...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十二回 鉴精诚老父回心 愿修行女奴宣誓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十二回 鉴精诚老父回心 愿修行女奴宣誓

第十二回 鉴精诚老父回心 愿修行女奴宣誓话说妙庄王听了妙音、妙元两位公主一番劝解之后,不觉长叹一声说道:儿啊!你们还只道为父真的忍心叫你三妹妹受苦?却不知为父的另有一片苦心,原想使她受些磨折,抛弃修...

宣化上人:他为什么不开悟?就因为入钱的定了

宣化上人:他为什么不开悟?就因为入钱的定了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个暑假讲修班,在这个一睁眼、一闭眼的期间,已经就快过完了。你们各位对于来参加这个讲修班,是不是觉得很辛苦的?已经都觉得很疲倦了,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这个辛苦疲倦...

我学佛半年的感应很多

我学佛半年的感应很多

我是从去年六月份开始接触佛法,开始接触的就是地藏经这本佛经。我到目前为止感应很多。学佛后,我深深被地藏王菩萨的大慈大愿所感动,因此学佛期间我每个月都要拿出几百块去放生,而我当时自身工资一个月就一千...

放生问答:应以什么初衷进行放生?

放生问答:应以什么初衷进行放生?

我们该以以大悲心为本而放生。世人终日辛勤,以求养家糊口的资财受用,怎奈许多人往昔没有积聚福德,纵然日夜劳作仍贫穷困顿,饱受煎熬。殊不知辛勤如山,不如积福如火星,在积福的有为善法中,功德最大、最易行之...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今后的教育,要讲生产,要讲服务,要知道劳工神圣。为什么要讲劳工神圣呢?因为社会的生产都靠着各个人劳力的结果,各个人能劳力,社会生产自然就丰富了;假如大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