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怎样吃素养生的?

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在古人所说的“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对于郑板桥这样一位不得志的文人来讲能活72岁,已属高寿了。那么,郑板桥又是怎样养生的呢?一些人就未必详知了。其实,郑板桥的养生秘笈概括起来只有八个字,即“喝茶、吃素、散步、糊涂”。

喝茶。

郑板桥坚持每天喝茶,常常以茶代酒,以茶会友,抒情畅怀,自得其乐。其实,喝茶乃雅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偏好。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更在于它能使人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心放在闲处,保持心境的清纯之气,让人轻松潇洒生活,自然有助于长寿。

吃素。

郑板桥一日三餐皆素食。他认为,人属杂食类物种,粮食、蔬菜、瓜果及豆制品等素食中不乏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和维生素,足以维持生命的健康,不仅不会患贫血和营养缺乏症,反而会有益健康,更益长寿。

散步。

郑板桥每天坚持饭后散步,并且早、晚两炼,风雨无阻。他坚持数年,从不间断,因此到了晚年依然精神矍铄,健步如飞。这正应了“生命在于运动”之理。

糊涂。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留给后人的一句醒世名言。这里的“糊涂”,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包容、一种大度、一种释怀。从而使自己从纷乱世事不必要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保持良好心态,这对人的身心健康和长寿是极为重要的。

养生,可以说是一种集保养、健身、良好心态于一体的调理之法。综合养生像环环紧扣的有机链,往往缺一不可。生活中,消极、单一地单靠吃药滋补,显然是被动的,往往收效甚微;在运动方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超量、过度锻炼,也显然难以见效甚至适得其反,有损健康。而学学郑板桥的“八字养生经”,自然会峰回路转,健康快乐。何乐而不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诸比丘!云何为正见耶?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是。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见。(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7)何等为正见?谓正见...

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莲宗妙谛—净语三则黄念祖老居士主讲以一九八八年于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目录:(一)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 四首(二)深妙禅偈(三)老实念 《净语》是先师夏莲居老居...

静坐入门(定真法师)

静坐入门(定真法师)

静坐入门作者:定真法师目录一、为什么要静坐1 、最基本的修养方法2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3 、静坐与心理的关系4 、精神力的集中5 、静坐与修定二、静坐的方法1 、静坐前的准备2 、静坐时的姿势——调...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杀猪公比赛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杀猪公比赛

杀猪公比赛后来在台湾正式出了家,整整以四年的时间,行脚修持,走遍全省,对于台湾民间拜拜的情形,更为了解。有很多地方,一个乡区,或者一个镇市,有妈祖庙、观音庙、关公庙、王爷庙、天公庙,或城隍土地等鬼神...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一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一

涤华禅师 心经注解【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玄奘法师奉诏译金山闭关人无名僧感义 於一九九三年二月初开笔1观自在菩萨。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3照见五蕴皆空。4度一切苦厄。5舍利子。6色不异空。7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