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不识父亲的孩子

不识父亲的孩子

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从南方的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侯罗。

在耶输陀罗心中想:他去出家,为了他我受尽寂寞辛苦,他在外穿了褐色的衣服,我在宫中也和他一样,我听到他一日一食的苦行,我也马上学习照做,我这样对他,还有什么对不起?假若他想到我,自然会到宫中来相见。

是的,十多年不见丈夫的耶输陀罗,实在不愿在公众的场所见到佛陀。当然,这时耶输陀罗妃心中,比什么人都急于要见佛陀,但是,为了礼法、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着。她走到宫中的一座高楼上,想从门窗的隙缝中先见一见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这时,十多岁的罗侯罗走来,对耶输陀罗说道:

「妈妈!爸爸回来了!祖母(憍昙弥)叫我告诉你!」

不太懂事的罗侯罗,这时怎样也想不出母亲心中的感慨,他只觉得母亲今天威严得令人不敢亲近,不过,这终究是自己慈爱的母亲,他又天真的问道:

「妈妈!你看宫门口来了那么多的人,爸爸一定也在里面,爸爸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已经十多岁的孩子了,从他的口中还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人,这样的问话,听在耶输陀罗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大人的心里、大人的情感,做孩子的总无法完全知道。

耶输陀罗颤抖着声音,一手抱着罗侯罗,一手指着遥远的宫门外,眼眶中含着泪水,回答罗侯罗道:

「你看!在那一群沙门中,显得最庄严的就是你的父亲。」

这时候的罗侯罗,两颗明亮的眼睛张得大大的,很惊奇的说道:

「我不认识我的父亲,我所知道的唯有老王,还有最疼爱我的妈妈!」

耶输陀罗含在眼眶中的泪珠掉下来,滴在罗侯罗的头上,她紧紧的捏着罗侯罗的手,退回自己的宫中。

离开十多年的佛陀,耶输陀罗还是第一次偷偷的见到,这十多年来,像梦似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耶输陀罗此刻的心,像一塘池水投进一块大石头,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点也不能平静,正在她哭着等的时候,佛陀察知她的心,匆匆和众人招呼后,就带着舍利弗和目犍连到内宫中探望她。

一个是成了正觉的佛陀,一个仍是很年轻的美妃,像这样的相逢,为很多人所关心着,庄严的佛陀,静静的一瞬间,是同情、是怜悯、是慈悲的看着耶输陀罗。多情美貌的耶输陀罗,是爱,是恨,是千变万化的情绪交织在心中。耶输陀罗哭着,佛陀默然的立着,等到她那激动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才觉悟到她和佛陀之间有一条不能越过的鸿沟,想到佛陀是佛陀,不会再用一些甜蜜的温言来安慰她,她这才拭干眼泪,扶着罗侯罗,在佛陀的足前跪了下去。

佛陀很慢很慢的,一字一字的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让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请为我欢喜,我现在已达到历劫的本愿!」

佛陀说后,又再看看罗侯罗,很慈和的抚摸着他道:

「真快!已经长大了!」

佛陀像是没有情感,又像是有太多的情感,佛陀的话,佛陀的态度,就是开悟的舍利弗、目犍连,听了都感动不已!

十多岁的罗侯罗,现在不知怎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爸爸吧!那么神圣庄严的佛陀,自己实在不好意思出口;称呼佛陀吧!不知应该不应该。看到那么多沙门比丘跟随着佛陀,聪明的罗侯罗心中想着: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亲了,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

才十多岁的年龄,就甘愿把自己一人的父亲奉献给一切众生作大慈父,多么有善根而不平凡的孩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提升爱情运的风水 单身狗的你还不赶快看

提升爱情运的风水 单身狗的你还不赶快看

都说生命中要有良人的陪伴方才会比较好,而且好的婚姻运势通常都和良人是密不可分的。因而许多时候需要有好的爱情运势,那么在风水学中,提升爱情运的风水有哪些?下面就给大家总结几种:1、挂粉色窗帘把房子装修...

我舅舅的传奇故事 ——因果报应的现实演绎

我舅舅的传奇故事 ——因果报应的现实演绎

我有个学佛的小姑。常听她讲些佛教的故事,自感受益匪浅。有一日,小姑讲到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事,我听得毛发直竖,因为我知道了:天道有道,善恶有报,终归这个世界,不会放任无羁。阿弥陀佛!我第一次这么虔诚...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减肥的方法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减肥的方法

《法句譬喻经》中的一则小故事:胖得发愁之王波斯匿王恣情取乐,目迷于色,耳乱于声,鼻着于香,口贪五味,每日饮食甘美,尚嫌粗劣不足。他酒醉饭饱后,便呼呼大睡,睡足起来后,又沉溺于歌舞。一切朝政,均委托大...

第一篇 信解行证

第一篇 信解行证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 媒介  佛教八万四千窍门,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究竟应从何处著手?佛法是经久弥新,万古不变的真理,经得起时空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序递次来实践...

海涛法师:抱怨也会损福报,嘴巴很重要

海涛法师:抱怨也会损福报,嘴巴很重要

海涛法师:抱怨也会损福报,嘴巴很重要 问:这一年来没有生意、没有资粮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恶鬼缠着我,怎么办?怎么修?每次法会我会回向冤亲债主,怎么会没帮到? 答:自己布施的资粮不够!布施不是要花钱...

释门法戒录:享用过奢 生人面疮 (唐 知玄)

释门法戒录:享用过奢 生人面疮 (唐 知玄)

享用过奢 生人面疮 (唐 知玄)唐朝释知玄,号后觉。俗姓陈,眉州洪雅(今属四川省)人。七岁时在宁夷寺听讲《涅槃经》,觉得过去曾学习过,当夜梦见佛用手摩他的头。十一岁出家,学习经论,领悟很深。十三岁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