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不识父亲的孩子

不识父亲的孩子

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从南方的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侯罗。

在耶输陀罗心中想:他去出家,为了他我受尽寂寞辛苦,他在外穿了褐色的衣服,我在宫中也和他一样,我听到他一日一食的苦行,我也马上学习照做,我这样对他,还有什么对不起?假若他想到我,自然会到宫中来相见。

是的,十多年不见丈夫的耶输陀罗,实在不愿在公众的场所见到佛陀。当然,这时耶输陀罗妃心中,比什么人都急于要见佛陀,但是,为了礼法、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着。她走到宫中的一座高楼上,想从门窗的隙缝中先见一见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这时,十多岁的罗侯罗走来,对耶输陀罗说道:

「妈妈!爸爸回来了!祖母(憍昙弥)叫我告诉你!」

不太懂事的罗侯罗,这时怎样也想不出母亲心中的感慨,他只觉得母亲今天威严得令人不敢亲近,不过,这终究是自己慈爱的母亲,他又天真的问道:

「妈妈!你看宫门口来了那么多的人,爸爸一定也在里面,爸爸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已经十多岁的孩子了,从他的口中还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人,这样的问话,听在耶输陀罗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大人的心里、大人的情感,做孩子的总无法完全知道。

耶输陀罗颤抖着声音,一手抱着罗侯罗,一手指着遥远的宫门外,眼眶中含着泪水,回答罗侯罗道:

「你看!在那一群沙门中,显得最庄严的就是你的父亲。」

这时候的罗侯罗,两颗明亮的眼睛张得大大的,很惊奇的说道:

「我不认识我的父亲,我所知道的唯有老王,还有最疼爱我的妈妈!」

耶输陀罗含在眼眶中的泪珠掉下来,滴在罗侯罗的头上,她紧紧的捏着罗侯罗的手,退回自己的宫中。

离开十多年的佛陀,耶输陀罗还是第一次偷偷的见到,这十多年来,像梦似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耶输陀罗此刻的心,像一塘池水投进一块大石头,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点也不能平静,正在她哭着等的时候,佛陀察知她的心,匆匆和众人招呼后,就带着舍利弗和目犍连到内宫中探望她。

一个是成了正觉的佛陀,一个仍是很年轻的美妃,像这样的相逢,为很多人所关心着,庄严的佛陀,静静的一瞬间,是同情、是怜悯、是慈悲的看着耶输陀罗。多情美貌的耶输陀罗,是爱,是恨,是千变万化的情绪交织在心中。耶输陀罗哭着,佛陀默然的立着,等到她那激动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才觉悟到她和佛陀之间有一条不能越过的鸿沟,想到佛陀是佛陀,不会再用一些甜蜜的温言来安慰她,她这才拭干眼泪,扶着罗侯罗,在佛陀的足前跪了下去。

佛陀很慢很慢的,一字一字的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让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请为我欢喜,我现在已达到历劫的本愿!」

佛陀说后,又再看看罗侯罗,很慈和的抚摸着他道:

「真快!已经长大了!」

佛陀像是没有情感,又像是有太多的情感,佛陀的话,佛陀的态度,就是开悟的舍利弗、目犍连,听了都感动不已!

十多岁的罗侯罗,现在不知怎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爸爸吧!那么神圣庄严的佛陀,自己实在不好意思出口;称呼佛陀吧!不知应该不应该。看到那么多沙门比丘跟随着佛陀,聪明的罗侯罗心中想着: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亲了,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

才十多岁的年龄,就甘愿把自己一人的父亲奉献给一切众生作大慈父,多么有善根而不平凡的孩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因果有时虽然看不见,但会以不同方式回报到你身上

因果有时虽然看不见,但会以不同方式回报到你身上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很多人询问,到底怎样才算自己身心柔软了。这个很简单,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们日常行住坐卧或者与外界、与人、与动物的互动当中,我们是带给别人快乐,...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竭力孝母 子为贤相

竭力孝母 子为贤相

崔沔,自幼就有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母亲因为悲哭过度,得了目疾,十分严重,崔沔变卖了家产,遍请名医,为母亲诊治目疾,可是他母亲目疾太厉害,终至医药无效,双目失明。自从母亲成为盲人以后,他...

索达吉堪布:如何化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索达吉堪布:如何化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索达吉堪布:如何化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问:当今全球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到处都存在着“压力山大”,我们个人也要面对生活上、工作上的许多压力。我想问一下,这些大到全球、小到个人的压力,佛教中如何来化...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第四章_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p.261~p.265)一、《般若经》与《中论》以如幻等来譬喻一切法空(p.261)《中论》在论破异执后,每举譬喻来说明,譬喻是佛...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二则·耆婆童子学医记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二则·耆婆童子学医记

第十二则耆婆童子学医记从前在王卫城,住着一位十分美丽的少女,她的名字叫做婆罗跋提。婆罗跋提一天天长大,国王见她如此美丽,下令为她修建了一栋华丽的房子,还宣布:「如果有人想做婆罗跋提的丈夫,必须每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