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破僧与和僧

破僧与和僧

优波离站在他持戒的立场,关心法制的问题,关心男女的问题,关心老病的问题,尤其他最关心的是破僧与和僧的问题。

六和敬的僧团,戒和才能同住,一个持戒的比丘,最关心的就是僧团和合的问题。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优波离想到僧团的团结问题,就走到佛陀座前,顶礼佛陀问道:

「佛陀!请问什么叫做破和合僧?」

「优波离!」佛陀喊了一声,回答说道:「若大德比丘如法如律善解深理,诸弟子们无论是出家的或在家的,都应该礼拜恭敬随顺他的教导,若有人轻视、嘲笑、讥讽、毁谤,就是破和合僧;若在家信徒,对出家僧团,妄分人我,或在僧团中挑拨离间,或制造纠纷,是名破和合僧;若军政大员,强以权力,干涉寺院,驱污僧尼,是名破和合僧。」

「佛陀!破和合僧的人有什么罪过呢?」优波离又这样请问。

佛陀没有考虑就说道:

「优波离!破和合僧的罪过,一劫之中堕在地狱中受苦!」

「什么叫做和合僧呢?」优波离问。

「优波离!礼拜、恭敬、随顺如法、如律的比丘,以及能够发心助僧、赞僧、和僧,是名和合僧。」

「那么,和合僧的人有什么功德呢?」

「和合僧者的功德,一劫之中,升入天界享受快乐!」

和僧、破僧的功罪,优波离不是不知道,他要借佛陀的金口宣说,增强话的力量,他就是这么一位谦虚、守法、明理的人,他的作风,他的态度,使我们对他生起无限的敬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法融 (牛头禅师)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法融 (牛头禅师)

法融 (牛头禅师)法融读了许多儒家的经典和佛经后说:儒家的义理和许多世俗的文章,象糠粃一般,而佛家般若止观等道法,可以渡人到幸福的彼岸。法融从此出家为僧。法融投奔炅法师学道。炅法师道法出众,享誉当时...

星云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

星云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

星云大师是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67年创建了佛光山、佛教电视台、佛光大学等。由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为大众所接受;学佛者,於家中设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礼拜作修持功课,同时能够带来家庭的安...

禅茶一味:静享一个人的茶香

禅茶一味:静享一个人的茶香

一个人喝茶,好像是与沉默有关。坐在宁静而有淡淡阳光洒入的角落,品一杯香茶,可以沉思,让人安然。有时候喜欢几个人一起聚会喝酒乱侃,可是永远无法拒绝对安静的向往。人前的热闹是表面的,本质里的一些性情,却...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三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三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三阿弥陀经讲记(三)阿弥陀佛又有无量光又有无量寿,所以他的功德、智慧、神通,他的佛土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度生的功德都是无量,所以先把阿弥陀佛这个名字我们念着,念着第一就要懂得诸...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五无返复(出佛说五无返复经)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五无返复(出佛说五无返复经)

五无返复(出佛说五无返复经)【经文】佛在舍卫国,时有一梵志,从罗越祇国来,欲得学问,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田,毒蛇螫杀其子,其父犹耕如故,不看其子,亦不啼哭。梵志问曰:『此是谁儿?』耕者答曰:『是...

地藏菩萨感应录:莫名喜悦伴夜眠 至此逆消顺缘启

地藏菩萨感应录:莫名喜悦伴夜眠 至此逆消顺缘启

我现在每个月的十斋日里诵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每天念地藏菩萨名号和“六字大明咒”各一千遍以上,“大光明咒”、“解脱咒”等108遍以上,每天还要施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