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劝人还俗的恶行

《长部注》告诉我们,吉答比库为什么在最后一世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之前,必须还俗那么多次。在很久、很久以前,咖沙巴佛(Kassapa)传法时,有两个朋友加入僧团。

其中一人受不了比库生活的艰苦,想要还俗回家。他的朋友鼓励他还俗,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个丑恶的动机,在很晚之后的苟答马佛(Gotama)时结果。它导致这个恶友如今的吉答比库,经历至少六次的还俗羞辱,且须请求重新加入僧团。①

因果不灭的法则

这显示出,有些业如此强烈,果报也难以抵挡,只能以忍耐与了解来度过。但由於我们不知自己生活中的某些影响,是否是这种业的结果,或如果正是它们,它们还要多久才可能耗尽,这使我们有必要努力来加以对抗。撇开其他一切不谈,这种努力是有其价值的,虽然在此世它可能显得无效,但最后它仍会带来善果,因果不灭的法则确保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

和别处一样,佛法在此鼓励我们,要勇於面对每个宿命论的形式最令人萎靡不振与气馁的人生观即使在它最微妙的伪装情况下。它鼓励我们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有随时准备再次尝试。

无论多么挫折在对抗渴爱与无明战场上,痛苦与心碎的挫败,真正的佛弟子永远不会承认任何挫败是最后的。就如身经百战的战士般,我们必须准备失去每一场战役,除了最后一个之外,坚信只要努力不懈,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於我们的。

原注

① 《长部注》(针对DN 9)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伎儿作乐喻(五十二)

百喻经-伎儿作乐喻(五十二)

伎儿作乐喻原文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译文...

曹越:大平等性自解脱

曹越:大平等性自解脱

问:何为大平等性自解脱?答:自性与本基的自性无二无别,一体无离合。可以理解为证到了基的一切本来面目,即证悟了本来。大用现前,即道的功德一切圆满,远离阿赖耶的所有垢染,一切蔽障心性光明日轮的云聚均消散...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五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六十二面,最后一行看起:  【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

挽回老公的心的温暖句子 挽回老公的十句话

挽回老公的心的温暖句子 挽回老公的十句话

挽回老公的心的温暖句子1.我伤害了你,我知道是我不懂得珍惜,我活该失去你。但是我想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呵护你,不让你受一点点伤,不让你流一滴泪,让我们一生一世永不再分开。2.对不起,...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乞丐的勇气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乞丐的勇气

乞丐的勇气有个富商碰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说:你我是以前的旧相识,能给我一些钱吗?那个富商仔细地看了看那个人说:我认出你了,你家里不是挺殷实富裕的吗?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那个乞丐说:唉!去年一场大...

消除烦恼的方法:似有实无

消除烦恼的方法:似有实无

似有实无大众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六十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