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十一章 西利玛与乌答拉

第十一章 西利玛与乌答拉

西利玛(Sirima,古译:师利摩)的故事,记载于巴利注释书中,从一个名为乌答拉(Uttara,古译:郁多罗)的女人说起,她是王舍城富商本那(Punna,古译:富楼那)的女儿。本那与乌答拉都是佛陀的弟子。[1]

西利玛代替乌答拉服侍其丈夫

有个富商名为苏曼那(Sumana),他是本那以前的雇主,想要让儿子和乌答拉(Uttara)结婚。然而,本那(Punna)却不愿意接受这项提亲。苏曼那提醒富商本那(Punna)多年来都受雇于他,他现在的财富都是那段时间累积来的。本那(Punna)回答:「你和你的家人追随外道,但我女儿的生活中却不能没有三宝。」苏曼那恳求其他商人来劝本那(Punna)将女儿嫁给他儿子。最后,本那(Punna)所尊敬的师友也来请求,他深受感动,只好让女儿出嫁。

这段婚姻发生在雨季一开始,比库们正展开每年为期三个月的雨安居。乌答拉(Uttara)在搬去丈夫家后,便不再有机会见到比库与比库尼,更别说供养他们与聆听佛法了。经过两个半月,她一直忍受这种没有佛法的生活,但之后她传信息给父母:「你们为何将我丢入这样一种监狱中呢?我宁可自己被卖给人当奴隶,也不愿嫁入这种缺乏正信的家庭。在这段时间当中,我在这里完全不被准许做任何善事。」

本那收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出于怜悯女儿,他想出一计帮女儿完成心愿。他送一万五千个金币连同底下的信息给女儿:「西利玛(Sirima)是我们城里的交际花,一夜春宵要价一千个金币。你将随函寄去的金币交给她,请她侍候你丈夫十五天,这段时间你可以尽量去做想做的善事。」乌答拉听从这个建议,将西利玛(Sirima)带回家里。当丈夫见到这位美丽的交际花时,他立刻同意让她代替妻子十五天。如此一来,乌答拉就可以随她所愿去供养与闻法了。

西利玛由妒生恨而伤害乌答拉

终于到了雨安居结束的前一天,过了这天比库们又要开始游方的生活了。在之前的十四天,乌答拉(Uttara)请求佛陀与僧众每天都到她家应供。佛陀出于同情而同意这项邀请,因此她可以听到许多佛法。

在雨安居结束仪式的前一天,乌答拉一直在厨房忙着准备。看见她繁忙的样子,她丈夫忍不住嘲笑她愚蠢。看着她忙进忙出,汗水淋漓与蓬头垢面,他心想:「这个蠢材不知道如何好好地享用她的财富,反而为了款待那个光头沙门而瞎忙成这样。」他笑着转身离开。

西利玛(Sirima)看见他在笑,心中正纳闷是怎么一回事,接着又看见乌答拉就在附近,便立即联想他们刚才一定在相好。这令她恼羞成怒,十四天来她一直享受当人家情妇的感觉,如今此事提醒她,她只不过是个外人而已。她由妒生恨,想要伤害乌答拉。

因此,她走进厨房,拿起一勺滚烫的熟油走向乌答拉。乌答拉看见她走来,心想:「我的朋友西利玛帮了我那么大的忙,这份恩情天高地厚,有了她的帮忙,我才可以供佛与闻法。如果现在我有任何嗔心,就让热油烧了我,如果我没有嗔心,则它将烧不到我。」她对西利玛充满慈心,当这个交际花把热油浇在她头上时,它像冷水一样流下来,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西利玛(Sirima)大怒,又舀起一勺热油,希望这次它会烧起来。这次乌答拉的侍女们已有防备,她们捉住西利玛,将她推倒在地,并对她拳打脚踢。乌答拉起初试图阻止但无效,最后她干脆挡在西利玛与侍女之间,然后平静地问她:「你为什么要做这种邪恶的事?」然后她以温水为她清洗,并为她喷上最好的香水。

西利玛请求佛陀的原谅

西利玛(Sirima)恢复理智后,才想到自己在这个家中其实只是个客人而已。她心想:「我确实做了一件邪恶的事,只因为她丈夫对她笑,就将热油浇在她头上。对此她不只不生气,反而还在侍女攻击我时,阻止她们并保护我。如果我不乞求她的原谅,就让我的头碎成七块。」她拜倒在乌答拉脚下,求她原谅。乌答拉说:「我父亲还活着,如果他原谅你,我就原谅你。」于是西利玛说:「我会去找你的父亲富有的商主,请求他原谅我。」

乌答拉(Uttara)回答:

「本那(Punna)是将我带入痛苦轮回的父亲,如果将我带出轮回的父亲原谅你,我就原谅你。」

「但将你带出痛苦轮回的父亲是谁呢?」

「佛陀正等正觉者。」

「但我不认识他,我应该怎么做呢?」

「大师和僧众明天会来这里,你亲自献上能力所及的供养,求他原谅。」

西利玛(Sirima)欣然同意并回家。她告诉仆众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隔天将它们拿去乌答拉家。然而她还是对自己的恶行感到惭愧,不敢亲自服侍僧众;乌答拉代她打理一切。

当所有人都吃完后,西利玛跪在佛陀跟前,乞求原谅。「原谅什么?」他问。西利玛将整件事告诉他,佛陀向乌答拉求证,并问她当她看到西利玛拿着热油来找她时,心中作何感想。「我对她充满慈心,」乌答拉说:「并想:『我的朋友西利玛帮了我那么大的忙』」

乌答拉与西利玛闻法证果

「很好,乌答拉,很好!」世尊说:「那是克服嗔心的正确方式。」然后他补充以下偈(gatha):

不怒胜嗔恚,

不善以善伏,

惠施伏悭贪,

真言坏妄语。(Dhp. 223)

然后大师对在场所有人说法,解释四圣谛。在这个指导结束时,乌答拉(Uttara)达到一来果。在此之前不信佛法的丈夫,以及同样怀疑的公婆,则都达到入流果。西利玛也达到入流果。她不愿再继续作交际花,转而积极投身护持僧团与行善。

西利玛供养僧众

西利玛(Sirima)广发邀请函给僧团,请他们每天轮流派遣八位比库到她家用餐。她总是亲自服侍前来的僧众,且食物充足,每一份都够三到四人吃。

有一天,在西利玛家中用餐的八位比库之一,回到他三里外的寺院。到了寺院,长老们问他食物是否足够,他解释每天食物的安排。当他们问到食物好不好时,他高兴地说简直难以形容,一切供养都是最好的;且每一份都很慷慨,足够三到四人吃。但他接着又说,西利玛的外表更胜过她的供养:她美丽又高雅,散发无比的魅力。

他在说话时,其中一个比库虽然从未看过西利玛,但光听他的描述,竟然就迷恋上西利玛。迫不及待地想隔天就看到她,他一大早就争取到一张邀请函。恰巧西利玛(Sirima)那天生病,因此脱下华服在床上休息。当她得知比库们已到达时,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吩咐侍女们服侍他们。

当所有的钵都装满食物,比库们开始进食时,她勉强从床上起来,在两位侍女的搀扶下,痛苦地来到房间向比库们表达敬意。她如此虚弱,以致于全身都在颤抖。这个患了相思病的比库,看见她这个样子,心想:「她即使生病,看起来仍然如此动人。不难想象当她健康并且盛装打扮时,会有多么美丽!」

长期受压抑的爱欲在心中一发不可收拾,他根本吃不下任何食物。他就这样带着钵走回寺院,然后盖上钵,躺在床上。虽然他的朋友们试图劝他吃点东西,但都无效。

西利玛的腐尸示现无常真理

那一晚,西利玛(Sirima)就死了。宾比萨拉王传话给佛陀:「尊者,基瓦咖(Jivaka)的妹妹已经去世。」[2]佛陀也给他回话,大意是说不要立即火化她的遗体,应该放在坟场,派人加以守卫,以防被乌鸦与野兽吃掉。这件事就这么办了。

三天之后,腐烂的尸体全部肿胀与生蛆,看起来就像一锅饭在火上滚沸冒泡。宾比萨拉王命令王舍城中的所有成年居民,都要排队参观尸体,否则将被罚八个金币。在此同时,他也传话给佛陀邀请他与僧众前来坟场。

那个患相思病的比库已四天未进食,钵中的食物如今也都生蛆。他的朋友们来看他并说:「兄弟,大师将要去看西利玛。」听到「西利玛」这三个字,他就像触电般,忘了自己的虚弱与饥饿,立即跳起来,倒掉食物与清洗他的钵,然后加入其他人一起去看西利玛。到了那里,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佛陀和僧众站在一边,后面是比库尼,然后是国王与随从,最后是男、女信众。

佛陀问宾比萨拉王:「此人是谁,大王?」「尊者!基瓦咖的妹妹西利玛。」「这是西利玛?」「是的,尊者!」「那么让我们击鼓宣布,谁肯付一千金币便可拥有西利玛。」

但如今没有人想要西利玛,即使降低价钱也没人要,甚至降到一分钱,乃至免费,也是如此。

然后佛陀说:「瞧,比库们!这个颠倒众生的女人。在同样这座城市,过去人们会高兴地付一千个金币,和她共度一夜春宵,但如今即使免费,也乏人问津。身体就是如此,容易腐烂与毁坏,只有透过装扮才吸引人,它是具有九孔疮伤的积聚,由三百根骨头撑起,是个长期的负担。只有愚人,才会对这个不可靠的事物产生迷恋与幻想。」然后他以一首偈(gatha)作总结:

瞧此皮囊皆装饰;

仅是创伤之积聚。

贪欲对象会害病,

毫不稳定与持久。(Dhp. 147)

在佛陀给了这个「葬礼演说」,一堂以实际对象为教法的课程后,这个患相思病的比库终于解脱渴爱。他专注于身体的思惟,修观并达到阿拉汉果。

天女西利玛礼敬佛陀

西利玛(Sirima)也参加了自己的葬礼。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为天女的她,俯视人间,看见佛陀与僧众和人群站在她的尸体旁。她由五百名天女乘坐五百辆马车陪同,在一片荣光中从天而降,下车礼敬世尊。

僧团中的第一诗人汪积撒(Vangisa,古译:婆耆沙、鹏耆舍)尊者,以偈对她说,问她从哪里来,以及做何善事能得此成就。西利玛以偈回答他:

位于山间胜建城,

吾是胜光王侍者,

擅长歌唱与舞蹈,

王舍城称西利玛。

佛陀、世尊、无上师,

教我苦、集与无常,

无为与究竟苦灭,

与此无曲、正、吉道。

听闻无为不死法①,

无上如来之教法,

吾持清净之禁戒,

安住尊佛所传法。

既知清净无为法,

无上如来所传授,

吾于当下得安止:

此乃吾无上保证。

既得无上不死法,

命运已定见殊胜。

远离谄曲众所尊,

享受丰盛喜与乐。

吾乃天女求道者,

无上如来女弟子;

学法住于初果上,

解脱恶趣入流者。

尊敬光荣之法王,

吾来顶礼无上士②,

以及乐善贤比库,

敬礼吉祥沙门众。

见圣吾欢喜扬扬,

如来调御大丈夫③。

吾敬礼大慈悲者,

断欲乐善之导师。(Vv. 137-149)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223颂):Vv. 137-149与注释。见BL, 3:99-107;Vimana Stories(《天宫事经》),pp. 110-122。

[2]西利玛(Sirima)的家庭关系如下:宾比萨拉王的儿子阿跋耶(Abhaya)王子,和王舍城一个交际花沙拉瓦提(Salavati)有过一段风流韵事,结果生下基瓦咖(Jivaka),后来成为马嘎塔国的宫廷御医。之后,沙拉瓦提又生下西利玛,其父不详。因此基瓦咖(Jivaka)是宾比萨拉王非婚生的孙子,而西利玛则是间接的继孙女。这也许可以解释国王对她的关注。(译按:依前章所述,基瓦咖(Jivaka)是宾比萨拉王与沙拉瓦提的儿子,与此所述不同。)

译注

①无为法、不死法即指涅槃。

②无上士:具有最圆满德行的知识分子,佛是具足圆满德行的知识分子。

③调御丈夫:「调御」的意思是即调伏制御,佛以大丈夫力,说种种法,能调御、制伏一切众生的烦恼,令得大涅槃。与「无上士」共成一号,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赏金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赏金

赏金从前,有一位乐师,琴艺绝伦。国王久闻其名,一日,请他至王宫演奏,并答应演奏完后给与他千两的赏金。乐师听到「千两赏金」,便一口答应,并使出浑身解数,卖力的演出。悠扬的乐曲、精湛的琴艺,赢得满堂喝采...

一道教高手转入佛门劝人念佛

一道教高手转入佛门劝人念佛

瓦后宫主,2008念佛与炼丹可否兼得? 问:我现在心情很矛盾,念佛法门是出离生死的无上大法,但我又想炼内丹功,又恐蹉跎岁月而不成,生命也无常,万一灾祸或疾病来,了生死又没把握,不知能否将念佛和内丹功...

新年祈福,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在这个过程中,惜福和培福显得尤为重要。惜福,就是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福气和幸福,不浪费、不挥霍,保持感恩之心。培福,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去创造更多的福报和幸福。

佛菩萨教导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和慈悲的心,对待他人要宽容、要仁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正能量和好运,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当我们珍惜福气、培植福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们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和亲人,他们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我们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佛菩萨的教导,珍惜福气、培植福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之,新年祈福最重要的是惜福、培福。我们应该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做,保持善良和慈悲之心,多做善事,帮助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新年祈福,这一点一定要知道!

新年祈福,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在这个过程中,惜福和培福显得尤为重要。惜福,就是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福气和幸福,不浪费、不挥霍,保持感恩之心。培福,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去创造更多的福...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犹豫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犹豫

有个女孩在逛街时,看上了一条项链,很喜欢,可一看标价太贵了,她犹豫了一下。觉得项链这东西可有可无,根本没必要买太贵那条,于是她退而求其次选了一另款比较便宜的项链,虽然不是很喜欢,可这一次她没犹豫,交...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四 念 处 菩 提 分------------一乘道------------「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证得正理、现证涅槃,谓四念处。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清净本然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清净本然

华严宗原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自法藏开始,经过澄观、宗密等人,在唐朝一代颇为盛行。但到了宋代,华严宗便日渐衰微下来。子浚法师据说是宋代治学华严有成的唯一人物。最初,他依洪敏法师学习《楞严经》,但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