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开悟的历程

开悟的历程

罗侯罗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

聪明乖巧的罗侯罗,对于修行非常精进,欢喜和人开玩笑的沙弥,现在一变而成为有庄严仪表的比丘,就在他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佛陀允许他受具足比丘戒。

年轻的罗侯罗,在僧团中不见得活跃,他好象很老成持重,公共的集会里,不容易见到他参加,总是默默的用功修行。

可是,不管罗侯罗怎样用功,他还没有开悟是真的。最大的原因,大概他荣耀的念头不容易断除。不管怎样,他总是佛陀的爱子,是净饭王的王孙,除了教团中上首的弟子以外,其它的比丘有不少都在敬重他、羡慕他、赞美他,动听的美言,很容易打动年轻修道者的心,赞美的言词,像是可怕的恶魔,使用功精进的罗侯罗不能开悟。

甚至有些比丘,为了罗侯罗的开悟问题,请问佛陀道:

「佛陀!罗侯罗比丘严持戒律,精进修道,小罪都不犯,为了求开悟,他好象什么都不挂在心上,但是,为什么他还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的回答道:

「持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渐渐证道!」

佛陀对罗侯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佛陀满怀着信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好几次,罗侯罗像是开悟的样子,但他仍没有开悟,他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向佛陀报告,佛陀总是说他不行,并教他以后常和人讲说此身为五蕴和合假相的道理,并要他自己思维我慢、无我、苦乐等法。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罗侯罗一同到舍卫城的大街小巷行乞,在路上,佛陀回顾罗侯罗说道:

「罗侯罗!你要观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你对人的身体和心念,以及世间上的一切森罗万象的事物,都应作无常之想,不要执着。」

罗侯罗听到佛陀这几句话后,心地好象恍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中止行乞,一个人独自的回到精舍,结跏趺坐,一心思维这深刻的意义,他又用慈悲观除去瞋恚的心,用不净观拋掉贪欲的心,用数息观平息散慢的心,用智能观对治愚痴的心,罗侯罗深入禅定,机缘成熟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佛陀行乞归来,走到罗侯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扩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罗侯罗随即起座,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悟了。」

佛陀此时的欢喜,更甚过罗侯罗,佛陀赞叹他说:

「在我的弟子中,罗侯罗比丘是密行第一了。」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侯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想到当初罗侯罗向佛陀要遗产,现在他的开悟,就是佛陀给他的无尽法财!想到他当初很小就进入教团,不知有多少地方让佛陀烦心,现在他舍离了世间虚假的欲乐,而获得真正的法乐,算是罗侯罗的幸福,也算是佛陀对世间人情的交代,我们应该给罗侯罗恭喜,更应该给佛陀赞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利己利人的观音力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利己利人的观音力

利己利人的观音力妙心寺的生活信条提倡:"让我们感谢自己被赐予,积德报恩吧。"人不是自来的生命,是赐给的生命。有父母之恩,国家之恩,自然之恩,社会大众的劳动之恩,沾沐其恩而有生,所以要积德报恩。为社会...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素食了,只因为素食更绿色更健康,其实在饮食中很多的素食完全可以抵得上肉的营养。1.红薯:补虚乏、益气力营养分析: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糖、...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砍柴工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砍柴工

砍柴工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

佛陀学生群情第​一的迦旃延--学佛网

佛陀学生群情第​一的迦旃延--学佛网

佛陀学生群情第一的迦旃延迦旃延在佛学生中称为群情第一,他思维敏捷,回答问题针锋相对,概念光鲜。如一婆罗门修道者问:婆罗门与婆罗门相争,刹帝利与刹帝利相争,是为了什么?迦旃延答:为了贪欲。比丘与比丘相...

想要挽回对我死心的女友 重塑自我才是关键

想要挽回对我死心的女友 重塑自我才是关键

为何相爱的两个人,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矛盾就会慢慢的增加,难道他们都互相不爱对方了吗?答案当然不是的,感情中出现矛盾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合适的两个人。两个人之间的默契都是需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