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开悟的历程

开悟的历程

罗侯罗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

聪明乖巧的罗侯罗,对于修行非常精进,欢喜和人开玩笑的沙弥,现在一变而成为有庄严仪表的比丘,就在他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佛陀允许他受具足比丘戒。

年轻的罗侯罗,在僧团中不见得活跃,他好象很老成持重,公共的集会里,不容易见到他参加,总是默默的用功修行。

可是,不管罗侯罗怎样用功,他还没有开悟是真的。最大的原因,大概他荣耀的念头不容易断除。不管怎样,他总是佛陀的爱子,是净饭王的王孙,除了教团中上首的弟子以外,其它的比丘有不少都在敬重他、羡慕他、赞美他,动听的美言,很容易打动年轻修道者的心,赞美的言词,像是可怕的恶魔,使用功精进的罗侯罗不能开悟。

甚至有些比丘,为了罗侯罗的开悟问题,请问佛陀道:

「佛陀!罗侯罗比丘严持戒律,精进修道,小罪都不犯,为了求开悟,他好象什么都不挂在心上,但是,为什么他还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的回答道:

「持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渐渐证道!」

佛陀对罗侯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佛陀满怀着信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好几次,罗侯罗像是开悟的样子,但他仍没有开悟,他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向佛陀报告,佛陀总是说他不行,并教他以后常和人讲说此身为五蕴和合假相的道理,并要他自己思维我慢、无我、苦乐等法。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罗侯罗一同到舍卫城的大街小巷行乞,在路上,佛陀回顾罗侯罗说道:

「罗侯罗!你要观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你对人的身体和心念,以及世间上的一切森罗万象的事物,都应作无常之想,不要执着。」

罗侯罗听到佛陀这几句话后,心地好象恍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中止行乞,一个人独自的回到精舍,结跏趺坐,一心思维这深刻的意义,他又用慈悲观除去瞋恚的心,用不净观拋掉贪欲的心,用数息观平息散慢的心,用智能观对治愚痴的心,罗侯罗深入禅定,机缘成熟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佛陀行乞归来,走到罗侯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扩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罗侯罗随即起座,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悟了。」

佛陀此时的欢喜,更甚过罗侯罗,佛陀赞叹他说:

「在我的弟子中,罗侯罗比丘是密行第一了。」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侯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想到当初罗侯罗向佛陀要遗产,现在他的开悟,就是佛陀给他的无尽法财!想到他当初很小就进入教团,不知有多少地方让佛陀烦心,现在他舍离了世间虚假的欲乐,而获得真正的法乐,算是罗侯罗的幸福,也算是佛陀对世间人情的交代,我们应该给罗侯罗恭喜,更应该给佛陀赞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蚊虫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蚊虫

蚊虫的功劳寒冷的北极并不总是冰天雪地,它也有温暖如春的季节。每年的7、8月份,北极地区的冰雪开始大规模地消融,气温逐渐回升,出现短暂的绿草如茵的丰美景象。这是北极地区难得的一抹春色。但随着气温的升高...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第二十二回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话说妙善大师见这好好一个地方,却不产米谷,就动了慈悲之心,便向卢芸说道:员外呀!你们这里很好一个地方,却不料不生米谷,只有麦菽,真是一件大大的缺憾。现在贫尼...

大安法师: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居士: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法师: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想求感应,想求神通,想求些什么的心。你有这个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头上安头,是感应不上的。大悲咒是...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一)孤漠菡萏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一)孤漠菡萏

(一)孤漠菡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年仅七岁的明生在一户姚姓的大户人家门前,端坐着认真的读着《大学》,今天姚家唯一的少爷过七岁生日,此地有“七上八下”的说法,七岁过生日,意...

挽回老公要使用正确方法 如使用夫妻和合术

挽回老公要使用正确方法 如使用夫妻和合术

我和老公认识到结婚已经12年了,那个时候我才不到17岁就和他同居住到一起了,他比我大1岁,那个时候的我们很幸福,开心,我们一起拼搏,6年后我们结婚,生了一对双胞胎,期间我们还是挺好的虽然有过问题都解...

不肯供养及不孝之业报

不肯供养及不孝之业报

  《百缘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他的妻子产下一个男儿,这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但母亲的乳汁一进入他的口中,都变成败奶,吃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于是这孩子就在这种半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