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菩萨戒弟子”开创了“贞观之治”

“皇帝菩萨戒弟子”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佛教

深刻的烙印,特殊的关系

唐太宗的少年时代,佛教的影响已经广泛地渗入到各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李氏这个大贵族家庭也不例外。公元六0六年,九岁的李世民患目疾,他的父亲李渊曾亲自到长安草堂寺拜佛,以求保佑。李世民疾愈后,李渊即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奉。这些在李世民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后来他始终念念不忘儿时的这段经历,曾亲自撰诗赞颂草堂寺祖师鸠摩罗什,表达对前代高僧的崇敬和追念。

共法鼓而同宣,与梵音而俱远

唐太宗俱足“信、愿、行”,他继位后,立即宣布废止限制佛教发展的诏令,开始“度僧立寺,广事弘持”,为佛教振兴颇费心血。贞观三年,为报母恩,舍旧宅通义宫为尼寺,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不少佛寺。同年下令恢复隋朝设在大兴善寺的译场,命印度和尚波颇主持译经。中国沙门十九人助译,命大臣房玄龄、杜正伦、萧累等监护勘定,此外,太宗又在宫廷内外大兴佛事,或为超度祖先和陈亡将士孤魂,或因风雨失时,命僧尼诵经行道。事后都要大量布施。并先后为皇后六宫授戒。贞观六年。太宗诏请华严宗初杜顺进宫。下殿亲迎。赐号“帝心”。宫廷上下对杜顺礼敬如佛。

礼敬玄奘,相见恨晚。

贞观十九年正月初七日,玄奘大师由印度求法归来,抵在长安。太宗与之“谈叙时俗。从卯到酉(早上五时到晚七时)不觉时延”。玄奘条陈所需优给。甚至对大功臣尉迟敬德的爱子窥基。也应玄奘的请求,特赐其出家。跟随玄奘学佛译经。窥基由被迫出家到最终成为玄奘的得意门生。并和玄奘一起创立了唯识宗。太宗以法师德业渊博,仪表绝伦,因此想请法师还俗来当宰相,被奘师婉拒。因此太宗皇帝对学佛出家更为景仰,赞叹道:“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太宗还延请全国高僧数人,征集缀文、字学、证梵学者和笔受、书手以及一些大臣等。在玄奘所住弘福寺内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国立译场。所译之佛经“展转流通,使率土之人同禀未闻之义”。又亲撰佛教《大唐三藏圣教序》。称颂佛教“微言广被。拯含灵于三途;遗训避宣。导群生于十地”。以后太宗对佛教愈发护持情深。应玄奘之请。一次就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为长孙皇后新建慈恩寺。请高僧五十人入住。别造译经院。玄奘移住之日。太宗及皇太子、后妃等于安德门楼亲执香炉临送。仪式非常隆重。观者数万人。唐太宗直到临终仍和玄奘谈论佛法。问因果报应及西域先圣遗迹。深以“相见之晚。不得广兴佛事”为叹。

佛教的兴盛,带来了国丰民安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和扶持政策。开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时期。贞观年间。全国寺数已达三千七百十六所。“天下僧尼,数盈十万。”佛经翻译规模宏大。佛教宗派相继创立。佛教兴盛之因。结出了“贞观之治”之果。为官的信奉佛教、深信因果而勤于政治、廉洁奉公;对民众轻摇薄赋。休养生息。客观上安定了社会秩序。缓和国内外阶级矛盾。公元六二九年,天下丰收,斗米三钱,夜不闭户,行旅不带食粮,一年断刑二十九人……全国处死刑的不过二十九人。朝野上下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八方来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三年的十二月间,太宗皇帝又下诏,为指挥作战的七处战场遗址,建立七所佛寺,在他“行阵所立七寺诏”一书中说:“纪信捐生,丹青著于图像,犹恐九泉之下,尚论鼎镬,八维之间,永缠冰炭,所以树立福田,济其魂魄。”于是在他倡议已来,交兵作战,死亡惨重的地方,为敌我双方义士凶徒,陨身戎阵者,各建寺刹,延招僧侣。让那些死难的亡魂,闻到晨钟暮鼓之声,能够变炎火于青莲,易苦海为甘露。

正如《大乘无量寿经》所述:“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这正是佛门弟子理想中的人间净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连忠谈轮回与关爱动物

黄连忠谈轮回与关爱动物

人物名片:黄连忠,著名佛教学者、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台湾现代佛教学会理事兼秘书长、武汉大学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曾任教于佛光山丛林学院、海明佛学院、华严宗学院佛学研究所及多...

陈大惠:纵欲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陈大惠:纵欲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陈大惠:纵欲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被误会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有人说我喜欢钱,喜欢女人,喜欢**,喜欢享受刺激。这个你喜欢是吗?那是暂时没有事,这个人老吃肉,让他天天吃肉,他就不行,为什么呢?...

星云法师:小草精神

星云法师:小草精神

小草,不能轻视喔!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夹缝里冒出来的时候,任凭你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它,始终伫立挺拔,随风轻摇,静静地向世人展现生命的丰姿。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样一根小草的前面,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什么是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什么是佛?

有人问:什么是菩萨?德山宣鉴就用棒子打他:出去!别到这里来拉屎!什么是佛?德山宣鉴回答:佛是西天老骚狐。德山宣鉴有一天在堂上说:我这里没有佛,没有祖,达摩是老臊胡,释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挑粪...

悟殷法师:记《中国佛教史略》之特见——真空妙有与真常唯心(节录版)

悟殷法师:记《中国佛教史略》之特见——真空妙有与真常唯心(节录版)

壹、前言民国三十二年,印顺导师和妙钦法师合著的《中国佛教史略》,可说是中国佛教史的的纲要书,短短的九十余页,提纲挈领地解析印、中佛教思想流变的过程,中国佛教各时代,各宗、(具有代表性之)各人的重要思...

佛经里说的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

佛经里说的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

首先应该说明:世界无尽,众生无尽,十方有多种类型的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现在天文学家已证实二千亿光年之外(一光年约十万亿公里)还有星系,证明世界是无有穷尽的。佛经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