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魔考是真的吗?

魔考是真的吗? 

魔考的观念,不是出于佛教,而是出于一般被称为斋教的民间信仰。 

佛教所说的魔,分为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属于身心和环

境的冲突与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要得天魔的扰乱,必须是大修行人;除了天魔之外,其他

三种魔,都属于人为的。纵然是天魔的困扰,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稳定,也可以克服。所

以,不会修行的人,或知见不正的人,易染魔扰;如有正确的知见和精进的修行,魔扰是不

存在的。 

所谓魔扰是由贪、嗔等自我中心的执著而产生的,我执越轻,离魔越远;即使人皆难免

面对死魔的降临,但对修行者而言,若能以平常心来面对死亡,死亡就不是魔。 

五蕴魔的意思,是指色、受、想、行、识。第一色蕴是指我们的肉体和肉体所处的环

境,其余四蕴则属于心理活动,以及流转于生死之间的精神主体。如果不出三界、未了生

死,即在五蕴魔的掌握之下,但他不是人格化的鬼神,而是由于业力的推动。如能去除贪、

嗔、痴而出三界,便能脱离五蕴魔的范围。可见此魔不在心外,也不在身外。 

所谓烦恼魔,是指我们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与自主的控制。所谓心不由己,心随境转,

事事牵挂,舍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丢不掉,都是出于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作崇;若能以

慈悲心待人,以惭愧心待己,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精绪,烦恼魔便无可奈何。 

至于天魔,他在天上,和一神教的宇宙创造神并行,他有无限的大力,他的形象变化多

端,可能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多半则以仁善的形态现身;不过他的目的,不论威胁利诱,都

是要你脱离正道而行邪法。 

佛法所说的天魔,是在修行者发起出离三界之心和大菩提心之时,魔宫震动,魔王发

愁,因为即将有人出离三界,魔子魔孙减少,而佛法增长,因此,派遣魔子魔女、魔兵魔

将,来扰乱修行之人。如果是大修行人,魔王也会亲自出动,务期留住此人于魔力所及的范

围之内。例如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就有降魔的过程,所以,非大修行人,不容易

受到天魔的困扰。一般的俗人终日在烦恼及五蕴之中打滚,也在生死之中流转,岂能遭致天

魔的出击? 

但是现在民间却流行著魔考的信仰与传说,信了一般斋教之后的人,如果事业顺利、家

庭平安、身体健康,就说是无生老母、明明上帝所赐,是信奉斋教的行为所致,应该全心的

感谢,全力的奉献。如果遇到不如意事,灾难、病障、横祸、鬼扰,就说是魔考,而谓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那是由于入了道门、成了道亲,有所谓已在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所以,

引来魔鬼的妒嫉,而给予种种的打击。这不能埋怨无生老母、明明上帝,反而应该感谢、忍

受,否则,如果经不起魔考而退失信仰,那就又要变成天堂无分、地狱有名。 

这种说法,实在是愚痴的迷信,否则既有权力使人天堂挂号、地狱除名,为何不能助人

祛除魔障,还要说是魔考,使得接受魔考的人,不敢以人为的方式来补救、改善他们的遭

遇。 

当然,佛教也有重罪轻报之说,以及提前受报之论;也就是说,若不修行,恶报尚不会

现形,一旦精进修道,发出离心,行菩萨道,就会引来若干魔障,那可能是天魔,也可能是

宿世的冤亲债主,恐怕你出离三界之后,对你控制无方、需索无门,所以提早讨还你的欠

债。不过由于你的修行和发心的善功德力,能将本来是应该多生偿命的,变成即生的病难,

以此了结无量劫来的债务。所以,这是基于因果观点而言,不是无理的迷信。而且,佛教还

是主张在灾难降临之时,尽量设法处理改善,以尽人事,不是束手待死式地受尽折磨。佛法

讲因果也讲因缘,过去的因,如果加上现在的缘,他的结果就会改变。 

佛教不是定命论和宿命论,而是努力论。一切的灾难与不幸的遭遇,都是来自过去所造

的,加上现在的未曾努力,不必怨天尤人,当以正常的方式作合理的改善。因此,遇到疾病

及困扰,便称为魔考的观念,在佛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被承认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福主求助:老公可能出轨怎么斩老公桃花

福主求助:老公可能出轨怎么斩老公桃花

近日有福主像道长求助,说老公可能出轨,问道长怎么斩老公桃花。近两个月感觉老公异样,查电话记录发现和一个女的电话联系频繁,每天十几个电话,通话时间也长,最后也见过那个女的,他们两个都说什么事也没有,只...

吃不胖的另类素食

吃不胖的另类素食

为了美丽与减肥而选择素食的女性而言,她们最受不了的就是冰淇淋与火锅的诱惑。据了解,为了满足这些素食者们的特殊需求,“投其所好”,素食火锅、素食冰淇淋应运而生。  素食火锅  据了解,供素食者享用的清...

常吃素食,保持苗条身材,为生活做减法

常吃素食,保持苗条身材,为生活做减法

今天我撇开宗教信仰、慈悲心、环保节能等一系列关于素食的高尚情操。就仅仅为了自身健康而素食的益处与大家聊聊。素食者具有以下特质:(1)体重较轻素食者较肉食者体重轻。这是因为肉类比植物蛋白含有更多的脂肪...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冬天不要砍树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冬天不要砍树

一个孩子与父亲一起来到一个小农场。孩子在玩耍时发现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它的树皮已经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完全枯黄了。孩子伸手碰了一下,只听吧嗒一声,枝干折断了。孩子对爸爸说:爸爸,那棵...

达真堪布:觉性和觉知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觉性和觉知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觉性和觉知有什么区别? 问:觉性和觉知有什么区别? 答:觉性是本具的,觉知是回归自心。自己明白这叫觉知,本来那个叫觉性。这样分开讲也可以,但实际就是一个。 .no-mobile{disp...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饥饿的蜘蛛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饥饿的蜘蛛

蜘蛛一天早上,一只饥饿的蜘蛛在谷仓的一顶旧帽子里结网。这可不是结网的最佳地点。农夫说,我每天到田里干活时时都要戴帽子。他把蜘蛛赶走了。接着,饥饿的蜘蛛把网结在了一个水桶口。这可不是结网的最佳地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