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如何一门深入?

如何一门深入? 

近代的思想家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为学应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览群籍

是学问的基础,一门深入是学问的造诣。如果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为学问,只能算是

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稀松;不能在任何专门的范畴中出类拔萃、登峰造极,就不能够见

其成就和独到的特色,那不是专家,而是一般的通才。所以,佛制规定,出家的比丘应该专

精于经、律、论的修学,如果资质优秀,也可以五分之一的时间,旁览教外的典籍,因为人

在一生中的时间有限,不可本末倒置。 

佛教的三藏圣典浩如烟海,虽皓首穷经,尽毕生之力,也无法尽学其精奥。因此,自古

以来,学佛之人探究经论是有选择的:在初入门时,可以从概论的书籍及通论和通史性的著

作著手,以俾知其大端;而后即应该有所选择,依据个人的心向、兴趣,从事某一部经和某

些相关的经,某一部论和某几部相关的论,某一部律和相关的律书,如此尽一生之力,学

习、修持、研究、弘扬,就可以成为一代大师;尔后继者再循著他们的成果续加钻研,即造

成分宗分派的现象。 

目前对于一般的佛教徒来说,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所谓「一门深入」,倒不是有关经、

律、论的问题,而是在于宗教经验、修持法门,以及善知识的选择和追随上。因为一般人不

知道自己适合修行那一宗派或那一些法门,以致于不论是修苦行、修乐行、修显教法、修密

教法,均可能不知所从而样样都学。在显教方面,如果净土、禅、律、天台、华严、唯识等

宗都各有一位,乃至几位知名的僧俗大德,都可足以使得那些患得患失、见异思迁、浅尝即

止的人,处处参学,常常变更他们的老师。时至今日又有某些没有师承的密教,以及民间信

仰的鬼神教徒自称上师、自立活佛,纷纷出现世间,而他们也都有一套自圆其说、自成其

理、自创其法的宣传,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给。一般没有佛学基础的人,在对修持方法和

修行急效有所要求下,也不免处处摸索,见一样学一样,结果很可能遭致精神错乱、心理失

常、生活失调等下场,而与社会脱节,变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因此,我们主张要一门深入,不要见异思迁,得陇望蜀。如果你已认定所学的是正统的

佛法、正信的佛教,只要没有发生副作用,不论念佛、参禅、持咒,在正常心态下,日积月

累不断的修持,都必定会有成效可见。切莫求好奇心的满足、官能的刺激和思想的激汤,应

该以平常心去修学佛法的正常道,也就是合理的、人本的、自力的、清净的、利他的,最多

加上佛力救济,以求临终往生佛国净土,就够了。否则,既想成为佛教的高僧和大德居士,

又想通晓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学、宗教等各种知识学问,便无异是浪费生命。如此,既不

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既不能够充分地自修,也不能够以自己的所长去帮忙他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也能如此美味!

素食也能如此美味!

很多人嘴馋离不开肉,但又想减肥啊,养生啊,清肠胃啊!今天小编交给你10道超级好吃的素菜,让你知道素食也能如此的美味好吃,把肉类通通抛在脑后!【宫保豆腐】食材:250g豆腐、100g红皮花生米、50g...

得丑陋报的因缘

得丑陋报的因缘

江苏太仓同觉寺南方增长天王《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平分遗产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平分遗产

平分遗产有一位富翁在快死的时候,一再告诫两个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们要相亲相爱,不要为了争遗产而伤了和气,否则我死也不安心。」不久,富翁死了,两个儿子竟不顾父亲的遗言,为了分财产而争得面红耳赤,各...

宣化上人: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

宣化上人: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

文艺工作者悲惨的下场

文艺工作者悲惨的下场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迦兰陀园。 时,歌舞戏艺之聚落主多罗弗多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多罗弗多歌舞戏艺之聚落主,白世尊曰:“大德!余闻昔时,累代歌舞戏艺者师之所说:“凡此歌舞戏...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2.商人的微笑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2.商人的微笑

22.商人的微笑佛陀过去生曾因积存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天界的帝王。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投生成富商的妻子,贪恋财宝和美色,根本没想过世事无常的真理,而且她还坐在市场做买卖,想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