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网上听经,是不是盗法?

现在每天网上听经,是不是盗法?

问:师父在早餐开示时说过,"古时候如果不是真正拜老师,没有恭敬心来求学,就是盗法",我们现在每天在网上听经,是不是盗法?

净空法师答:这个答案就在你问的里头,你不是问得很清楚吗?古时候,你现在又不是古时候。如果在古时候,你就是盗法;现在?现在不算盗法,因为不是古时候。所以我们要知道,古今不同。现在唯恐你不盗法,你能盗法,你受益。佛法里面常讲,"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历眼根也为道种,一样的。佛法的种子种在你阿赖耶识里头,好事,不是坏事。你有没有成就?那就看你恭敬心,这个恭敬心不是对老师的。所以古时候老师教学生,看这个学生有没有恭敬心,那是什么?

那是一种观察学生根性的方法,因为一切法都是从诚敬里面得利益。你看《印光大师文钞》里就说得很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绝对不是说老师要求学生对他恭敬,那就错了,这个老师可以不必跟他学。

老师看学生恭敬,是这个学生能够受多大的利益,他能够接受几成?他有五分恭敬心,他可以接受五成,那老师也就教他这么多,不会再多教他;多教他,他受不了。像杯子、容器一样,只有这么大,装满了,它就漏出来;拿大杯子来,就多装一些,小杯就少装一些,所以这是恭敬心不相同。有十分恭敬心,老师一定会很爱护他,为什么?这个人是传法的人,他要全盘教给他,还希望学生将来在修学当中更有成就,超过老师,这是老师的愿望,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学生所学的,将来都不能够超越老师,这个老师是罪人,这个老师没有认真教学,对不起学生。所以学生超过老师,是老师无上的光荣,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

所以以前教学生,你看三家村里头的穷秀才教出的学生,学生将来成就考出状元,那他无比的荣耀。状元的学生回家来的时候,中状元第一个拜老师,拜哪个?拜启蒙的老师,中国人懂得这个道理,外国人不懂。启蒙那是根,根本的老师太重要了,他影响你一生。启蒙的老师多半是多大年纪的时候?六、七岁的时候,六、七岁以前是父母教,以后就交给老师教,教到十几岁的时候,根就扎稳了,所以这个恩德大。从初生到五、六岁是父母教,父母的恩德不得了。现在这个时代,做父母的把自己的责任疏忽了,你只知道养他,你没有懂得去教他,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现在虽然我们在网络,在卫星电视、在光盘、还有书本这些工具,普遍的流通到四面八方。依据这些做参考,学习的人非常之多,绝大多数我都没有见过面。能得多少利益?还是靠诚敬心,对所学的课程有诚敬,对佛法没有怀疑,对老师能信得过,能够依教修学,把所学的东西都能够落实到自己生活,落实到自己工作,落实到自己处事待人接物,就得真实利益。他得利益,一定会影响人,会影响他的家庭、会影响他的朋友、影响他的同事、影响他的邻里乡党,这就是自行化他,功德无量,这些要晓得。所谓盗法就是没有恭敬心,所谓是欺世盗名,那就错了,拿着佛法来骗这些善良众生,这叫盗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故事实例三则_虐杀动物遭报应的事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故事实例三则_虐杀动物遭报应的事

因果报应实例三则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可怕报应的故事之后,心中觉得久久不能忘怀,因此很想把它记下来,以为世人的警惕。第一件:是一位四湖的朋友最近告诉我,他隔壁的一个老农夫...

生根活佛:家庭矛盾的问题

生根活佛:家庭矛盾的问题

生根活佛:家庭矛盾的问题 问:请救大师一个问题,我们感情原本是很好很好,可是吵了一架。没有原则问题。第二天死活要分手。努力过,也知道结果了。但始终走不出来,怎么办?答:我觉得,你们原本就不是很好,或...

通过鼻子看健康状况 鼻子呈这种颜色得赶紧上医

通过鼻子看健康状况 鼻子呈这种颜色得赶紧上医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已经注定好了的,而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总是会在他的身上有一些征兆。比如古人就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相,得知他以后是否会升官发财是否能够长寿。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通过鼻...

新的感怀

新的感怀

新的感怀法云法师正值飓风季节,午后一阵骤雨,到处积满污水。平时喜好运动的中学生们也远离那湿漉漉的操场,及早回家了。黄昏时分,我照例走出学校宿舍,到附近面包店买面包,准备第二天的早餐。和善开朗的老门警...

现代因果实录:妙法老和尚开示

现代因果实录:妙法老和尚开示

现代因果实录:妙法老和尚开示 引言:妙法老和尚的慈悲开示往往如醍醐灌顶,闻者无不茅塞顿开、法喜充满,现将部份妙语整理如下: 问:有位居士想将来为建设道场多做些布施,请教您:怎样才能多聚钱财? 答:...

达真堪布:学佛很久身心没有变化是什么原因?

达真堪布:学佛很久身心没有变化是什么原因?

达真堪布:学佛很久身心没有变化是什么原因? 问:我学佛很久了,但是在平时生活中,面对对境的时候依然烦恼,身心没有任何的变化。我觉得自己没有进步。请问上师,是我学修不够努力,还是理解认识上出现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