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答: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痛苦和快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并不是外境招致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心。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指出:“心为一切诸法之源,故名为普作王。”为什么称为“普作”呢?因为心既能作清净的涅槃,也能作不清净的轮回。就是说,轮回中的一切,是不清净心的显现;涅槃和智慧,是清净心的显现。若详加观察,我们会发现,外境中根本找不到真正实有的事物,所以,清净和不清净的根本,唯一就是自己的心。

既然心能显现轮回、涅槃等一切法,如果我们心中充满慈悲和信心,今生一定会安乐;而若以无漏的智慧摄持,还将达到圆满究竟的解脱。但假如经常生起恶念而造业,那么等待自己的,无疑就只有狰狞的恶趣、难忍的苦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对小偷的布施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对小偷的布施

对小偷的布施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若言行不当或有过失,则必须鞭策自己更用心。度人则必须应机施教,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人人的心念都不同,既然不同,就必须因时...

福主求助:老公可能出轨怎么斩老公桃花

福主求助:老公可能出轨怎么斩老公桃花

近日有福主像道长求助,说老公可能出轨,问道长怎么斩老公桃花。近两个月感觉老公异样,查电话记录发现和一个女的电话联系频繁,每天十几个电话,通话时间也长,最后也见过那个女的,他们两个都说什么事也没有,只...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在茂密的丛林里,我们总能看到猴子们来回的攀缘蹦跳,好不威风凛凛,但是,它的张扬并没有给其他的动物构成多大的威胁;病态的老虎虽然不轻易活动,还总是给外界一...

太神奇!六字大明咒

太神奇!六字大明咒

一日清晨早起,突然左边小腿抽筋,肌肉反向一边,剧痛难忍!如果是在以前的话,我的天哪,疼痛难忍,双手抱住腿疼的地方,使劲揉搓直到,酸疼停止,才罢手。但是学佛之后,发现六字大明咒有神奇!于是一直怀记在心...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提要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者,摄法身愿(弥陀自证功德)。二者,摄净土愿(庄严依报)。三者,摄众生愿(令成熟善根,往生净土,疾速成佛)。四十八愿体现出...

刚晓法师:《正理经》简读之十三

刚晓法师:《正理经》简读之十三

《正理经》简读之十三先看第一章第一节,是讨论灵魂与感官的。3.1.1 由于通过视和触两种感官可感知同一个物体(所以灵魂与感官不同)。这句话呢,其实是个例子,比如我有一次在古玩市场上看见了一只玉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