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觉性的故事:车匿的故事

车匿的故事

要在禅修的过程中,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看低别人的心理。瞋恚是一种生气的心理。

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小时候有一位玩伴,名字叫做车匿,或叫做阐陀。

当悉达多太子出家离开王宫时,由车匿一人驾车送行。等到太子成佛后,车匿也来出家修行。

但是车匿跟所有的比丘们都相处得不好,因为他认为自己很早就伴随佛陀,交情比别人深,因而生起了傲慢的心理。他对佛陀的上首二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特别看不顺眼。

佛陀劝了车匿几次,仍然改不了他的傲慢与瞋恚。

佛陀入灭后,比丘们依照佛陀临终前的指示,对车匿施行梵罚。梵罚就是大家都不跟他说话。

车匿只好自己在鹿野苑附近精进修行,但是证不了果。这时他的傲慢与瞋怒开始降温,想起了阿难尊者,便去找阿难指点,他问道:

阿难尊者!身心一切都是无常和无我的。那么,做了善恶业后,是谁承受果报呢?还是没有人承受果报呢?

看到车匿的傲慢与瞋恚已冷却下来,阿难尊者知道他已是接受佛法的好根器了,便向他解说甚深的缘起的道理:

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在身心的连续变化中并不存在,由于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在承担果报,所以不落入常见。另一方面,在身心的连续变化中,有一后续的身心存在着,这个后续出现的身心承受着果报,所以不落入断见。

经由阿难的指点,车匿以强大的觉性看清身心现象的缘起过程,灭除了常见和断见,处在中道而证得了圣者的果位。

所以,大家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心,不要给傲慢、瞋恚或无明所占据,阻碍了修行的正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国达居士:谈感应与神通

黄国达居士:谈感应与神通

谈感应与神通黄国达 神迹、超自然现象及人类的心理需求 人类对未来有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在现实世界里,可以实现的称为理想;无法实现的,即寄情于宗教。如果确实能进入另一个超自然的神秘世界,以理性客观的态度...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41-14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41-145)

141、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实行了这一独特的管理制度,即让职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公务的权力。当一日厂长对工人有批评意见时,要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并让各部门的员工...

名人成长故事: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晋亚

名人成长故事:小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晋亚

比尔盖茨(c)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pi)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

达真堪布:做火施能起到什么作用

达真堪布:做火施能起到什么作用

达真堪布:做火施能起到什么作用问:做火施烧东西是浪费吗?做火施能起到什么作用?达真堪布答:佛讲六道众生,其中有饿鬼道。我们信佛,就要相信鬼神的存在。若是你不相信鬼神的存在,那你还没有相信佛讲的六道轮...

放生:历代高僧:放生可成佛 杀生即杀佛

放生:历代高僧:放生可成佛 杀生即杀佛

历代高僧:放生可成佛 杀生即杀佛寒山/拾得大师:寒山问拾得曰:放生可成佛否?答曰:诸佛无心,惟以爱物为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诸佛心愿矣。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观世音也。日日放生则慈悲日日增...

第三十八节 饮木桶水

第三十八节 饮木桶水

第三十八节 饮木桶水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桶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 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桶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 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 有人见之言: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