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一段本生谭

一段本生谭

就在优波离出家的那年夏天,僧团内举行安居的时候,优波离因精进修道而开悟了,因此,他自然的成为教团中的上首,受出家在家二众的尊敬,当然,因为这个事实,使很多人惊奇,一个首陀罗贱族的人,他的根机是这么敏锐,这不只是首陀罗族之光,而且也是佛教的平等之光。

佛陀为此,特别叙述了一段优波离的本生谭:

「过去,有两个人,他们是朋友,都生在贫穷的家庭,不过,他们虽然贫穷,但没有忘记布施行善,以这样的功德因缘,后来再生的时候,一个做了国王,名叫梵德;一个生在有崇高名闻的婆罗门家,名叫优婆伽,优婆伽娶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非常爱她。有一天,大概因为优婆伽对别的女子表示亲切的态度被他太太看到,所以她很不高兴,开始嫌恶起丈夫来,起初几天是大哭大闹,后来就终日不和优婆伽讲话。

「心爱的妻子,她的疑心妒心是这么重,优婆伽没有办法可想,只有闷闷不乐。春日花开,夏天炎热,就是在夫妻不讲话的这年春夏之间,妻子忽然对丈夫说道:

『请你今天到街上去买些鲜花回来,装饰装饰我们的房子!』

「多情的丈夫,听到妻子的话,非常欢喜,随即到市场里买花,归途中,正值火伞似的太阳照着大地的时候,因为重新获得妻子的爱情,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优婆伽,在路上不禁就大声唱起恋歌来。

「这时,梵德王正在王宫的楼阁上眺望风景的时候,优婆伽从王宫的城墙下经过,歌声传进梵德王的耳中,他听了以后,觉得奇怪,心想:看他的装束,是一个婆罗门身分的人,在这样大炎热天能悠然的唱着恋歌走路,他一定是很乐观的人。国王一时的好奇心,就派人去把优婆伽叫来,两人一谈,国王大喜,愿将很高的官位送给优婆伽,从此非常宠爱他。

「优婆伽受梵德王的信任,权威一天大似一天,到后来,人民有的只知道有优婆伽,而不知道有梵德王。优婆伽并不就此满足,他竟想在梵德王睡午觉的时候,把他刺死,自立为王,当他有了这样企图的时候,有一天终于自己反省觉悟,深深的感到名位权欲的可怕,他把自己的恶念完全坦白的告诉梵德王,梵德王仍嘉许他的忠实,但优婆伽愿舍弃权柄,忏悔出家,他修行不久,就证得神通!

「在这时,王宫中有位理发师,名叫恒伽波罗,听到梵德王赞叹优婆伽的出家,生起随喜的心,他也发愿出家,做了优婆伽的弟子,一心修道,终于同样的获得神通!

「优婆伽和恒伽波罗,同样有了神通,同样都是圣者,所以当有一天梵德王到高山森林里供养优婆伽的时候,他顶礼以后,心想,对圣者不可以过去的出身来衡量,因此就以身作则的自己先向优婆伽顶礼,然后又叫跟随的数百大臣,也向恒伽波罗顶礼。

「出身下贱的恒伽波罗,由于法的威力,能使国王向他跪拜。

「以上虽然是过去古佛时的往事,但法是永久不变的,在佛法里无论谁的出身怎样,这不是问题,开悟证果的人就应该受人尊敬,而证悟又是不分阶级的!」

佛陀说到这里,郑重的告诉大家:

「当时的优婆伽,就是我身;理发师恒伽波罗,也就是现在的优波离!」

像这样单调的本生谭的故事,若是仔细的吟味,就知道他暗示的含义。为了权欲,生起杀害的心,当佛陀因中修行时也起过这种念头,首陀罗族的贱民优波离,现在开悟证果,成为教团的上首,受大家的恭敬,这并不是首次,在过去世,他就有这样的本因。

佛陀像这样的说法,才能让今人对优波离的疑念完全消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你的缘分?

索达吉堪布: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你的缘分?

索达吉堪布: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你的缘分? 问:我是90后,身边的好些女性朋友,其实年龄也不大,就是26、27岁,但是总被家里逼婚。我想问一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是应该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一)前世今生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一)前世今生

因果不昧,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一)“关关之鸠,在河之洲……”的朗读声从福慧私塾传了出来,狗娃紧紧的趴在窗外,仔细听着私塾先生的朗诵。这位先生是刚来的,听说特别严厉。以前的先生因为孩子们实在太调...

垃圾化生存

垃圾化生存

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的时代。作为文明急遽膨胀的标志,垃圾毫无疑问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形形色色的垃圾充塞了我们的生活,甚至达到了让我们悠游其中浑然不觉的程度。真正可怕的垃圾其实并不仅仅是人们生存...

星云大师:黄金毒蝎

星云大师:黄金毒蝎

有个村庄里,两户人家比邻而居。东边这一家的主人王善有一天外出办事,返家途中遇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和尚,跛着脚沿路托钵乞食,步履维艰,于是他上前就说:「师父,请您到寒舍来住,接受我的供养吧!」岁月匆匆,...

钟茂森:嗜好一定要放下

钟茂森:嗜好一定要放下

钟茂森:嗜好一定要放下 所以学佛的人要放下嗜好,不要有什么嗜好。真正你要嗜好就是读经,就是念佛,深入经教,或者跟人讲经说法,这些都是正业,其他的世间人那些嗜好我们都要放下。这点,我们方老师给我们做了...

佛教故事:禅·看开:幸或不幸,全在于你看的角度

佛教故事:禅·看开:幸或不幸,全在于你看的角度

幸或不幸,全在于你看的角度禅师外出云游,借宿在一个老婆婆家里。一连几天,这个老婆婆都在不停地哭。禅师很纳闷,便问她:你为什么整天都在哭呢?有什么伤心事呀,可以告诉我吗?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