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亲侄子觉贤法师给大家讲一下发生在三年前的那段痛苦往事。

觉贤法师也是那烂陀寺中一位以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著称的高僧,请他来讲这段往事有三个好处:

第一,戒贤法师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当时已经106岁),刚刚又沉浸在背痛之中,担心自己一边流眼泪一边喘气讲不好故事;

第二,由别人来讲自己的故事可以增加可信度;

第三,觉贤法师口才好,更能生动再现当时的场景,打动众人。

觉贤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垂泪给众人讲述了一段三年前的往事:

原来,戒贤法师一直患有痛风病,每次发作,都会手脚抽筋,关节像火烧刀割一样疼痛,服药缓解一阵后又会发作,足足折磨了他二十几年。三年前,痛风病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戒贤法师觉得再这样痛苦的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就打算用绝食来了结生命。就在绝食的某一天夜里,戒贤法师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三位神仙,一位黄金色,一位琉璃色,一位银白色,其中一个神仙就问戒贤法师:

汝欲弃此身耶?经云,说身有苦,不说厌离于身。汝过去曾作国王,多恼众生,故招此报。

就是问戒贤法师:你打算就这样放弃自己的生命吗?佛经上讲,人生是由苦难组成的,但是佛经上并没有讲,因为人生苦难就可以用自杀来逃避。因为你前世是一个国王,给众生带来了许多烦恼苦难,这才招来今生的报应啊!然后,这位神仙又劝戒贤法师,应该好好反省过去的罪孽,真诚的忏悔和改过,才能减轻痛苦。只要一边忍受痛苦,一边宣扬佛法,身上的痛苦自然而然就会消除;如果仅仅只是想以自杀来了解,那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苦难还会继续传到来世中去。

戒贤法师听完后,连忙参拜这三位神仙。金色神仙指着琉璃色神仙对戒贤法师说,你认识他吗,这就是观自在菩萨;又指着那位银白色的神仙说,这是慈氏菩萨,也就是弥勒菩萨。由于戒贤法师所精研的《瑜伽师地论》正是由弥勒菩萨所口授,所以他当即跪倒在慈氏菩萨面前,表示来世想投胎到他身边。慈氏菩萨回答,只要你广传正法,来世就能生在我身边。

黄金色仙人又道,我是文殊菩萨,我们见你准备白白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不打算忍受痛苦,用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所以才来劝你;你应该听从我们的劝告,好好把《瑜伽师地论》这部经书发扬光大,你身上的病痛就会慢慢好转。最后,文殊菩萨又告诉戒贤法师,说支那国会有一个僧人打算前来印度跟从你学习佛法,你一定要等他前来。

从这以后,戒贤法师听从三位菩萨的教诲,一边忍受痛苦弘扬佛法,一边等待着支那国僧人的到来,慢慢的,他身上的病痛确实减轻了不少。

这是戒贤法师第一次公开讲述这段故事,这种跨越时空的宿命因缘一旦得到实现,当然会让所有人惊叹不已,也让戒贤法师感慨不已,这才有了那场不顾形象的嚎啕大哭。

戒贤法师的梦原本跟玄奘没有关系,但是当他听到菩萨在梦中居然提到了自己将要前来印度求法学习之事,自然是又意外又激动,再次礼拜戒贤法师,并表示:

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听习,愿尊慈悲摄受教诲。

戒贤法师非常高兴的答应了玄奘的请求,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又问玄奘在路上走了几年,玄奘回答说三年。如此一来,三年前的梦境全部应验,戒贤法师愈加高兴,当即安排玄奘在那烂陀寺入住。

那烂陀寺座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处,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鼎盛时曾有上万僧人学者云集于此研习佛法,盛况空前。那烂陀在梵文里的意思是施无厌,即永远不知疲倦的施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其他教导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其他教导

第六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其他教导马哈咖吒亚那尊者的开示形式并非都是对佛陀「略说」的注释,他也有自己的独立说法,且擅长以自己对缘起教法的洞见,来解决同修比库们的疑惑与问题。《中部》的记载《中部》有一篇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咦,从来生死不相干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咦,从来生死不相干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天童长翁如净禅师,雪窦智鉴禅师之法嗣,俗姓俞,明州(今浙江宁波)苇江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出生。如净禅师少时出家,一度勤习经论。十九岁开始游方,后投雪窦山足庵智鉴禅师...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对待痛苦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到怀孕与诞生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它却是真切存在的。胎儿虽然在怀孕的母亲体内,但是他和母亲都拥有独立的心脏,母亲还是不能够完全真切地体会到胎儿的心境与感触。胎儿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57」“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57」“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经一咒一佛号直入药师法门!初入药师佛法门,如同盖房打地基。地基就如同一个人的根器,如果他的业很重,应先...

释迦牟尼佛对儿子罗睺罗的一段精彩教诲

释迦牟尼佛对儿子罗睺罗的一段精彩教诲

释迦牟尼佛对儿子罗睺罗的一段精彩教诲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十几岁时随佛陀出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生不良习气。佛知道后决心加以教训。有一...

净土法门法语:从四念处就生四正勤

净土法门法语:从四念处就生四正勤

1 四念处是观慧,戒定慧三学,它是属于慧。学佛没有智慧,你就入不了门,至少有四念处的智慧你才能入佛门,入佛门你才能够精进。我们今天学佛,学了几十年,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我们连四念处的智慧都没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