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

佛陀时代,波罗脂国有两个比丘,一天,听说佛陀在舍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而人便相约一同前去听佛陀开示法要.

收拾了简单的行嚷,二人便向舍卫国出发了.烈日下,二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半点水源,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走------.

正当二人走得精疲力竭,突然,眼前一亮/一口井就在前面不远处,二人宛如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而另外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在立井边,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是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既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你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就见不着佛陀了,更别说是听经闻法了.'比丘听完,不为所动地说;'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后立即生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便得到了法眼净.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地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询问道;'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比丘既一五一十地把路上所发生的事禀告佛陀,佛陀既呵责说;'你这个愚蠢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见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已先你一步来见我了.'

佛陀更进一不说;'如果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我同住在一起,也能常常见到我,但我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我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见到比丘.'比丘听完佛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结语;佛教认为;'一寸道九寸魔'.说明修行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理性的克制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强韧的护身甲,虽然披挂上它不免有些累,但是它能让你避免误入歧途,早日达成自己的目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救人一命的念佛机

星云大师:救人一命的念佛机

救人一命的念佛机十二月廿五日,这个在国外人人欢渡「平安夜」的日子里,吴冰弦先生(满光法师的父亲)却在当晚与死神做生死的搏斗。居住于纽约市的吴老先生,趁着年假之便,由二女婿开车,一家人前往德州探视朋友...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在参茶道养心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在参茶道养心

茶可延缓衰老   喝茶是份享受,心情烦躁时,身心疲乏时给自己泡一杯清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在忙碌生活中学会享受生活,便有了放空心灵的禅意。 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困扰,在修心过...

樵夫和蛇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樵夫和蛇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个贫穷的樵夫,山中救了一条受伤的蛇,医好后就把蛇放生山上洞中,后来蛇居住的洞中长了颗灵芝,这条蛇就日夜守护这颗珍贵的灵芝。有一天皇上病了,需要服用灵芝才能医好自己的病,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灵芝必有重...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嗜酒的鬼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嗜酒的鬼

嗜酒的鬼有一个人以卖酒为生。一次,一个鬼来到他的酒店,喝了很多酒,却付不出酒钱来。「这位客倌,小店不接受赊帐!」店主哪里知道这是个鬼,便逼他付清酒钱。这鬼虽然爱喝酒却很老实,被逼的受不了,只得说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生死学

星云法师:佛教的生死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我继讲“佛教的生命学”之后,今天讲“佛教的生死学”。过去有一些人,忌讳谈生死,其实,你忌讳也没有用,生死是一个很现实、很真实的事情,你面对它,生也...

相对能量何以足之?专一进取 知己知彼

相对能量何以足之?专一进取 知己知彼

《世法哲言》(二十二)相对能量何以足之?专一而取之,甲乙等力之对,甲专攻其乙之一,甲可胜之,相等料木以一尖刺其面,可制于伤也。本题属兵法论题。相对能量何以足之?就是指在大家力量相等时,怎样才能战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