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放生提前预订物命,如法吗?

达真堪布:放生提前预订物命,如法吗?

问:今年发愿放生,但因担心无常,所以师兄们都想早些完成发愿数目,所以放生数量比较多,因此会提前预订物命,这如法吗?

答: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所以不好判定。但我之前给大家讲过,放生要如理如法。发愿放生是好事,虽然生命无常,但是也不能太着急、太执着。我说过,做任何善事,都要有智慧的摄持,否则,不会成为真正的善事,也不会成为功德。所以有智慧很重要,要如理如法。

放生也是如此。放生要考虑物命能不能真正存活。还要考虑是否会破坏环境,影响社会秩序。如果有这些,就不太如法。如果是如理如法地做善事,就有功德。

问:众生所得的福报是通过前世布施供养得来的,为什么修曼茶罗就可以得到这些福德呢?

答:修曼茶是积累福德资粮最好的方法。供修曼茶罗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但主要是心里观想。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的刹土里的诸佛菩萨、善神护法都是所供养的对境,一切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都是所供养的供品。

供养,要对佛菩萨生起恭敬之心,培养自己的信心,同时对治贪心和吝啬心,修施舍心。平时我们看到一些喜爱的东西,不能产生贪欲心,应该首先供养给佛菩萨,这样直接就对治了贪心。对世间出世间所有的东西,无论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无论是有漏的还是无漏的,都不能产生贪欲心,不能有吝啬心,应该有施舍心。

为什么要供养诸佛菩萨呢?就是要忆念他们的功德。包括平时在家里供香、供花、供水都是这样。为什么要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信心。忆念一次佛菩萨的功德,就能增长一点信心。不忆念佛菩萨的功德,信心就永远生不起来,永远增长不起来。

做供养、做布施就是修施舍心,这个功德非常大。以前佛在世时,有一天到城里花园,一位施主给佛供养了一个很大的芒果,附近有一个婆罗门的孩子看到了,就过来向佛要这个芒果。佛当时没有直接给他,而是让他说一遍“我不要”,然后再给他。阿难在佛身边,不明白为什么,就问佛:您不是不想给,但为什么要他说一遍“我不要”?佛说:这个人贪心特别重,好多世当中都说“我要”,没有说过“我不要”。今天我要让他说一句“我不要”,让他种下善根,将来这个善根会成熟,他就会得到解脱。

你看,这样被强迫说一遍“我不要”都有这么大的利益,能种下这么大的善根,那我们能从内心发出施舍心的话,这个功德和利益不可思议,无法衡量。

也许我们当时感觉不到,但是这个善根是种在我们的相续当中的,种在阿赖耶识当中的,它将来一定会发芽结果。所以大家要修施舍心。

供养也好,布施也好,处处都可以做,处处都可以修施舍心。自己心到位的话,真实供养和意幻供养是没有区别的。如果心发不出来,你为了摆架子,为了要面子,拿好多好多钱、好多好多东西来做布施、做供养,但你没有发出施舍心,这也不是真正的布施、供养。

供养和布施都是要发舍心,要舍掉!包括要舍架子、面子,这都是布施。你在家里也好,在单位也好,不要总是摆着自己的架子,不要总是在乎这个面子。放下架子,放下面子,这也是布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

五百弥猴敬塔生天因缘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国时,曾请须漫尊者带着世尊所剪下的头发及指甲,到罽宾国南方的一座山中建塔供奉。这座山里住着五百位罗汉,素来渴望能亲承佛陀教化,却苦无因缘。如今佛陀的发爪在此,犹...

教你几招分手后挽回男友 前男友没反应怎么办

教你几招分手后挽回男友 前男友没反应怎么办

两人相处久了就会很容易产生矛盾,也会开始吵架,慢慢的感情就被淡化。但当自己真正的和另一半分手了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还是有感情的,但是想要挽回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与其颓废度日,不如来看看分手后挽回男友...

佛教所讲的消灾、延生有可能吗?

佛教所讲的消灾、延生有可能吗?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消灾、延生的原理,...

怎样诵经?

怎样诵经?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达到有口无心,不是很容易的。那么...

觉海文集:于法无住

觉海文集:于法无住

过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位沙门,法号马祖道一。他励志苦行,在衡山常常整日坐禅,用功不辍。当时,怀让禅师见他气度不凡,专心向道的志气可嘉,知道他是一个可造之法器,就设法想开导他。有一天,怀让禅师问马...

用神通喝茶--学佛网

用神通喝茶--学佛网

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方,以资增益。当不时天热口渴,麻谷等看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于是召唤道:“请来五杯茶!”婆婆问五位和尚:“大德何往?”麻谷等答道:“参善常识。”婆婆送上茶后,说:我这里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