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洽愉悦,从无怨怼之情。到了晚上,他却一点儿也不感到劳累,换了一个人似的,静坐室中,伴随着古佛青灯,修研佛法。

一天,这位苦行僧偶尔从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的一座大山中经过,突然发现一只吊睛猛虎雄踞道路正中,虎视眈眈,闪耀出森然博人的架势。环顾左右,绝无其他岔道可走。在这种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位面目沉静的苦行僧却镇静自若毅然决然,敲打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向前走了过去

眼见着苦行僧就要靠近猛虎的时候,突然,那只吊睛斑额大虎却若有畏惧似的,爬起身,夹起尾巴遁逃了!

这位佛法无边、诵经驱虎的苦行僧不是别人,正是名重当时、显异惊世的明得法师。

明得法师本来别号月亭,后来,因为他师从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万松林法师,为了表示自己尊敬师傅之意,他特地将自己的别号改为千松,以未自己不如恩师的谦虚。他的祖籍则是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父亲姓周。

明得法师刚刚生下来不久,就显露出自己的不同凡响处。有一次,也就是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吧,他跟随自己的父亲一起去一个叫资道场的地方,傍晚住宿在一座寺庙里,看见墙壁上的罗汉绘像,小小年纪的明得就一本正经地问父亲: 这是些什么人?怎么不跟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呢?难道他们是神僧吗?

父亲见自己的垂髻小儿居然一下子便被这些罗汉画像所深深吸引,又居然问出这些令人惊诧的问题来,不禁情动于衷,感慨地说:他们正也是那些法力无边、普救众生的神僧。

明得一听,不禁慨然赞叹,坚定地对父亲说:我愿意做这样的人!说完,就请求父亲同意自己出家修行。他父亲哪里会同意?回到家里,他又禀求母亲,却依然未得应允。

这样一直等到他长大到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双亲见儿子仍执意出家,无可奈何,便同意他出家修行。

于是,明得法师便来到本郡的双林庆善庵,拜兴祥和尚为师,学习瑜珈教义。四年之后,方才削发剃度,正式出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群疑》02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学佛群疑》02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

浮生若茶 经受生命的沉浮

浮生若茶 经受生命的沉浮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僧人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这位孤儿苦苦寻母十载为报佛恩他做了这件事

这位孤儿苦苦寻母十载为报佛恩他做了这件事

皇室宗族。他母亲计氏,日常平凡崇奉佛教。元至元五年十月,他母亲分娩之时,梦见白光满屋,长达三个晚上。无极导禅师刚出生时,适逢元兵大举侵犯江南,居民四处逃散,母亲带着他躲避兵祸,将他包在苫布之中。后来...

很多人都会不经意间触犯的择吉日禁忌 说不定你也有过

很多人都会不经意间触犯的择吉日禁忌 说不定你也有过

在很多人的思维观念中,择吉日是一门深奥的学术。在举办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家都会去选择一个好日子,那么择吉日禁忌又有哪些呢?如何规避开一些不吉利的时日,下面和大家一起科普知识吧!先从理解上分析,什么...

素食食谱

素食食谱

原料:冬瓜、芋仔(小芋艿)、西兰花、平菇调料:咖喱粉、椰浆、辣油、姜片 1、冬瓜洗干净,改刀成厚方片。2、平菇手撕成方块,洗干净。3、西兰花用小刀切成一朵朵,去根部(根部另用),洗干净。4、生姜洗干...

看破生死,放下执着,早日学佛以求解脱成就!

看破生死,放下执着,早日学佛以求解脱成就!

三伯哥进 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已有二十多天。ICU 病房,一个人人谈之色变,闻之沉重的词。曾经高大健壮的三伯哥而今已是骨瘦如柴、器官衰竭了。重症监护室每日两次半小时的探望,让我更体会到人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