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弟子的角度解读“沉默是金”


我曾经把“沉默是金”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之一,生活中也常把 “笑骂由人,洒脱做人”式的“沉默是金”作为自己处事的方法。历经世事,回光返照后,我发现有时候“沉默的确是金”,有时候“沉默却是心灵的毒药”。于是,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新的思索,这个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否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我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直至有一天,我恭闻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法音里羌佛对什么才是正知正见的忍辱,做出最为精准、精辟的开示,我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

举一反三,我领悟到“沉默是金”涵义是:当某人或某事损伤自我的利益,或引起我执缠绕时,我们应大悲忍辱,不予计执,“沉默是金”;当某人或某事因其不正行为、知见偏邪损害众生利益时,我们不能“沉默是金”,更应挺身而出,弘扬正法,弘扬正见,保护众生利益。当我把这个道理跟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去实践时,发现以前很纠结的问题顿然冰消雪遁。

有一次,我逛花鸟市场,发现一个商户在卖小乌龟。它们的样子小小的,很可爱,我就想买一只回来养,但我不能确定这些小乌龟是否健康,我是否能成功养活它们。在我犹豫的时候,老板娘问,你底买不买?我拿不定主意,于是向老板娘请教,这些小乌龟买回去能不能养活,会不会死啊?当时,老板娘很不耐烦回答,人还都要死的呢!这句话就等于说,你最后还要死呢,那你还要不要活啊?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三个选择:一、跟她理论一番,甚至吵上一架;第二沉默是金,一言不发走掉;第三,跟她讲明一个道理,互不伤害,甚至最后对她有所助益。

我想到自己是修行人,必须要忍辱,所以不能跟她针锋相对,因此就笑了笑。但转念一想,我一言不发走掉,实际对彼此助益不大,只是避免了争吵而已。她说的话,如果换给其他人听,或许会引起冲突。作为商人,她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此类问题,她给的这个答案却是“毒药”,所以我不能再“沉默”。

于是我说,我问这个问题,说明我有买小乌龟的想法,而我犹豫的焦点是我可能不会养,怕小乌龟死。这是矛盾点,我更希望你告诉一个解决的方案。如果你对我说,这种龟是草龟,生命力强。虽然养不好可能也会死,但目前看来死的很少很少。你买回后,注意喂食,及时换水,多晒晒太阳等等,它会长得很好。因此,如果你对我讲这些话,我可能就买了!老板娘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似乎明白了一些,也很高兴。

其实,我可以选择“沉默是金”,也可以选择“推心置腹”。可最后,我抛弃了“沉默”,选择真诚的交流。那一刻,我深刻体会面对问题要区别对待,“沉默是金”需看场合。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类似场景。比如,某位“虔诚热心”的学佛居士拼命向别人 “贩卖”自己都不了义、拾人牙慧的“邪见”,污染别人慧命了还不自知。这时,我们不能“沉默是金”,而应该持以正见对他/她进行教化,“燃正法炬,灭邪见幢”,使其回归正道。

我的一位合作伙伴,也是我的一位大哥T总,他也信佛,但是知见时有偏差。

有一次,他给我讲:“众生是由佛陀退化而来,退下来的原因是无明烦恼生起。”当时我一听就明白这是误导众生,甚至在诽谤佛陀。我理直气壮地跟他讲:“既然成了佛陀,怎么可能会有无明烦恼呢?有烦恼就不是佛陀。而且成佛了就不会再退转了!哪位佛陀会退化成众生?一个也没有!”虽然,在世间法上他能帮助我,但在出世法的知见上,我不能“沉默是金”,不能用沉默来换取他的好感。后来,他因为我的开导,抛弃了之前的邪恶知见。

因此,“沉默是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伪命题”,是不究竟的,它不是真理。当我们面对现实对境时,应该打破“沉默是金”的怪圈,取而代之的是持以正知正见去善巧处理问题。真正深入法义,掌握真理,就能正确应对生活中的起伏跌宕和世事变幻,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文/东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念佛人临终的时候怨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往生

念佛人临终的时候怨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往生

大安法师开示:念佛人临终的时候怨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往生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题,认为如果没有解决好与怨亲债主的关系,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就会受到怨亲债主的障碍而无法往生。请法师对...

阿凡提的故事:我名叫贿赂

阿凡提的故事:我名叫贿赂

一天,阿凡提来找喀孜告状。你叫什么名字?喀孜问。我叫贿赂!阿凡提回答道。哪儿有起这个名字的?喀孜笑着问。我听说您喜欢贿赂,所以改名叫贿赂了。阿凡提说道。 .no-mobile{display: no...

陆游以素食为美

陆游以素食为美

在宋代,吃得上肉是地位和生活富裕的象征。那时候,还没有骟猪的技术,猪肉的味道不是很好,所谓吃肉,可能主要是吃羊肉。有一句俗谚可以佐证:苏文熟,食羊肉;苏文生,食菜羹。意思是说,熟读了苏东坡的文章,便...

开仁法师:《忘己为人》之无私的付出

开仁法师:《忘己为人》之无私的付出

《忘己为人》之无私的付出开仁法师苦难的世间,苦难的人,烦恼的人心,永远无法获得止息。全心的付出,换取的也许是讥谤;真诚的相待,换来的或许是虚伪;毫无保留的牺牲,得到的很可能是失望!相待的你我他,不能...

简体注音|僧伽吒经结诵仪(莲唤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两个孩子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黑龙江林口兴隆寺连续发生功德箱被盗案。丢的钱虽然不多,但的的确确让好多护法居士心生烦恼。说的是这天周末,岳居士、姚居士、冯居士等众相约住在兴隆寺内,谋划晚间一道巡寺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