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宗教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世间有两种无神论,一种是唯物的无神论;一种是佛教

所说的无神论。 

唯物无神论否定一切精神的独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而佛教所讲无神论,是说

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如

一神教所说的全知、全能,主宰创造宇宙的,既是最初也是最后而唯一的神。 

神的分类,从宗教学上,可分做多神、二神、一神、泛神以及无神的信仰。多神是一般

的民间信仰,没有组织、没有体系,是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态,也是地域性的宗教型态。例

如:中国民间的神,分做地方的、国家的。地方的又分做祖先神和自然神,它的名称和形

象,可以因地、因时而异;国家的神是全国和全民族的元祖或山川日月。 

至于二神信仰,是把善恶分为两种势力。最初是两个敌对民族各自将己方的保护神视为

善神,而对方的则为恶神,后来经由各民族的统一之后而形成了二神的信仰,那便是恶神为

魔鬼,善神为上帝;不过,既崇拜魔鬼,也崇拜上帝的宗教,在世界上只有波斯的袄教。基

督教虽然也相信魔鬼和上帝永远的存在,但是只拜上帝,不拜魔鬼,有二神教的内容,只取

一神教的形式。 

所谓一神教是说,万物由一神所创造、控制、毁灭,神有大能、权威来主宰万物,正如

中国人所称为的造物者,基督教所说的耶和华。基督教虽然也相信有天使、天子、天女、天

神,那是唯一上帝的扈从,也是唯一上帝的创造物,不可能成为上帝的继承人和与上帝相等

地位的另一位大神。 

至于泛神,是哲学家所相信的理念之神,它是宇宙的本体,自然的法则,并没有人格的

形象,却是万物所出生和所回归之处;神不能有意志地爱人,人有责任和义务服从和敬爱

神。 

至于无神,本文刚才已说有二类。一是唯物论的无神,认为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

由物质运行所产生,除物质的活动之外,没有离物质而存在的灵体。人在出生以前,没有过

去,死亡之后,没有未来;如果说有,是肉体遗传的源头和延续。对个人而言,人死如灯

灭,纵然也承认人在世间时所发挥的精神力量,不论是学术的、政治的、艺术的,都能够影

响于后世;但那是物质,而不是精神。人能够怀念古人,古人却不知道我们怀念他,因为他

们根本已不存在;怀念古人不为慰灵,乃为见贤思齐的自励励人。 

佛教的无神论主要是基于诸法从因缘所生的现象,说明众生是由业力感得的果报。每一

众生,各自造业,个别受报,而许多众生,于往昔生中,曾造无量业;同类的业因,感同类

的果报,出生于相同的环境,这就是佛说众生无尽、世界无穷,是众生的自作自受。 

我们的世界属于太阳系的范围之内,是由地球人类及生于此界的其他众生,往昔的共业

所感,并不如一神论者所说是神创造而来。而对于神的认识及神的需求,实际上是因人的需

要而有。全知的一神不是真的,但不能说他即等于无神,从信仰者说,他是有的;从被信仰

的神而言,他可能是大力的鬼神,大福德的主神,或来自于他方世界的天神。他们不只有一

个,因此,一神教的信仰者们,本身就有分裂,对于一神的形象、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因

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此一神信仰,其实是多神信仰的升格。 

佛教的无神,并不否定多神、二神,乃至于一神的信仰和作用,只是把它们当做众生的

类别,所以《华严经》、《地藏经》,乃至于《阿含经》等,都讲到鬼神。佛教不是「无鬼

神论」者,而是不以为有独一无二主宰宇宙的创造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热,是冰的价值

热,是冰的价值

热,是冰的价值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们没有一点儿办法。后来,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他们依然是好朋友。一次,沿着冰封的...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人处世间,总免不了两种行动姿态:昂首与低头。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则是谦卑的风度;昂首,看远方的天空,寥廓、明朗,心中升起一轮燃烧的太阳;低头...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容易散漫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容易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人,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看微信。可见,这个心不容易调伏。心很散漫,无法安住,就找个微信看看,日子也能过去。高科技给人带来方便时,确实给修行人带来了太多...

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星座和生肖的划分方

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星座和生肖的划分方

十二星座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十二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算才準确,其实,很简单!「八字」是中国本土的东西,是按农历也就是阴历来看的,属于我们中国本土文化的「十二生肖」则是按农历来算的。十二生肖十二星座是...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诗曰: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死后变成肉团饿鬼受尽痛苦,皆是果报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死后变成肉团饿鬼受尽痛苦,皆是果报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目犍连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界等五道中观察众生所受的苦难,例如:地狱中寒、热、烧、杀的苦痛;饿鬼的饥渴、燃烧的悲苦;畜生中的互相啖食、役使的痛苦;世间人们的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