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玉良言:科学

科学

如果你不信佛,不信善有善报,不相信佛教就是科学教,那么,你信下面这个吗?如果信的话就照着做吧。

科学证明心存善念身体好

一个乐观的人因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以经常分泌让细胞健康的神经化学物质,因此比较不容易生病;一个悲观而愤世嫉俗的人,他的神经系统不但会让他老是使用负向思考的神经而变得愈来愈悲观,而且在每天愤愤不平的时候,神经细胞又不断地分泌会让细胞凋亡的神经化学物质。所以,当人长期处于悲观而愤怒的状态时,可说是在慢性自杀。

小时候,父母时常提醒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心存善念。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到念研究生时,才发现这个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很幸运的,「心存善念」一直是我为人处世的最高指导原则。

思考与神经化学

在硕士班,曾选修一门神经化学的课程。当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科学上已经发现,人在正向、积极的思考与负向、消极思考时所使用的神经系统居然是相反的,而且是互相拮抗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思考是乐观、祥和、感激、快乐时,人脑中的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产生作用,而另一套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则不但不会产生作用,还被抑制住。相反的,当一个人心中充满了仇恨、悲伤、沮丧、恐惧、妒嫉时,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被激发而产生作用,但是在此同时,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却被完全抑制住了。

而且在科学上,早已发现神经系统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特征:神经细胞在活动时是利用电传导,并且喜欢走快捷方式,所以被活化次数多的神经细胞会比活化次数少的更容易被激活。说白了,就是「愈用愈发达,不用则退化」的现象。

所以,一个愈乐观的人,因为看待周遭的事情总是以正面的态度;时常心存感激,对于不公或不平的事件,也都不放在心上或是认为上天会帮助等等。可想而知,他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被活化的机率就比较高,而负面思考的神经系统却会因为不常使用而退化了。相反地,如果一个人都只看事情坏的一面,对待事物都是以挑剔、批判的态度面对,或是经常对环境感到怀疑、恐惧,那么,他的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就会变得很发达。同时,时间久了之后,要想激活他的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就相对的变得比较困难了。

神经传导物质与健康

另外,科学家们也都发现了,神经在传导讯息时,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讯息传递,是利用神经传导物质。这些神经传导物质,除了可以活化下一个神经细胞外,还会透过血液循环系统,影响着全身的细胞。然而,正向思考与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除了神经细胞本身就有差异之外,连它们所分泌的神经传导物质都是不一样的。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分泌的神经传导物质经过实验证明,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因此,一个乐观的人,因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以经常分泌让细胞健康的神经化学物质。也难怪科学研究会发现,乐观的人比较不容易生病。

提到这儿,您是否很好奇?想必也推论得出来,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对身体内的细胞会有伤害作用。

最近的医学及科学上还发现到,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是相关联的。甚至有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神经细胞与免疫球细胞相接触的现象。所以,不难想象,当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分泌出能让细胞生长健康的神经化学物质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也会变得比较活跃,能再分化出更多健康的免疫细胞,对于外来的细菌或病毒当然也就比较有抵抗力,人也就比较不容易生病。甚至我们时常听到的,一个癌症病人如果比较乐观,通常癌症都比较容易痊愈。

但是,一个悲观的人就很难有这么好的运气,因为他的身体中的免疫系统被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影响下,很多免疫细胞早已死亡而不再具有保护作用了。

激活正向思考的神经

当然,一个普通的人,并不见得总是可以百分之百乐观或总是百分之百悲观。不过,如果能够在愈多的时刻保持乐观、祥和、喜悦、感恩的心情,避免愤恨、不满、妒嫉、不安、怀疑的情绪,那么,这个人的正向思考的神经就会时常被激活,然后久而久之,身体就愈来愈健康,免疫系统愈来愈强健,当然也就愈来愈不容易生病。而且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也会愈来愈发达,想法就愈来愈乐观积极,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最近几年来,产生许多怪病,甚至有很多好几年前就已经灭除的感染性疾病,都又再度发现。很可能就是因为现在的人心,早就不再像以往那么真诚而善良了,所以,很多的疾病都因为自身的细胞不健康,而变得难以医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头之肉

心头之肉

心头之肉其实,在母亲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心头之肉。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做一切都为了我儿子。只要他媳妇儿和他好好的,要我老两口干啥,我们就干啥!这位50多岁的老婶子喘口气接着说:我一得空就想...

我所经历的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

我所经历的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

多 杰以前因持“心即是佛”之理,认为只要在心地下功夫即可,自性即是观世音,又何必去拜心外之观世音呢?去拜佛菩萨完全是不明道理的行为,我是不屑于这样做的,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使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普门...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生存的意义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生存的意义

生存的意义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这是黄永玉大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滴水开悟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滴水开悟

仪山禅师非常爱干净,每天下午总要洗澡爽身。一天,因水洗澡水太热,他叫身旁的年轻弟子提桶冷水来。这位弟子奉命提了桶冷水来,将热水冲凉了,然后顺手把剩下的水泼洒在地。仪山见状,气得大骂:笨蛋,为什么要浪...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 传统教育其乐无穷班主任: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我们这个节目看到这个地方,我相信很多的家长、老师对传统文化会有...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淡定,一种别样的幸福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淡定,一种别样的幸福

淡定,一种别样的幸福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里打工。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