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生命最后的请求

生命最后的请求

山林里,一个猎人的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疯疯傻傻地说胡话,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他去请教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说,怕是中了邪了,只能用猩猩的血镇一镇。

尽管猎人并不相信这种方法真能治病,但为了他的白发娘亲,他任何法子都要试一试。于是,猎人二话没说,转身扛起猎枪到森林里找猩猩去了。

俗话说,公猩猩爱喝酒,母猩猩爱戴花。可是,三天过去了,猎人精心设计的酒局和花局,都被狡猾的猩猩一一识破,竟无一落网。就在猎人几乎心灰意冷之际,他突然发现了一只正在哺乳的老猩猩。

这只猩猩太老了,不但反应迟钝,而且行动迟缓。有一次,猎人甚至已经猫到了它的背后,只是在举枪瞄准的一刹那,自己不慎踩断了地上的一根枯枝,才被它侥幸躲开了枪口。但它已经不能像其他猩猩那样矫健地翻山越岭了,它只能努力地跑出一小段路程,等暂时脱离了危险以后,在岩石上歇息一阵,喘一喘气。

何况,它还要保护那只尚在襁褓之中的小猩猩。这只老猩猩已经太老太老了,可这只小猩猩还太小太小,它还不明白猎人的追逐和母亲的逃避究竟意味着什么。老猩猩手脚并用仓皇逃命的时候,这只小猩猩或者骑在母亲的背上东张西望,或者双手搂住母亲的脖子,打秋千一样在老猩猩的胸前荡来荡去。

猎人孤注一掷,穷追不舍。于黄昏时分来到了一片阴森森的松树林里。这时,老猩猩好像已经耗尽了身体里最后的能量,没有力气继续逃命了。它抱起小猩猩吃力地爬上一棵低矮的松树,面朝猎人追来的方向,在一个比较结实的枝丫上坐了下来。

猎人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地举起了猎枪。可是,就在他即将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他看见老猩猩突然像人一样向他摇了摇手,仿佛在说求求你,请等一下。

猎人心里一动,迟迟疑疑地放下了猎枪。于是,他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这只临死的老猩猩,原来是要用这最后的一点时间,再为小猩猩喂一次奶。它突然变得那样的蛮横,不由分说地将小猩猩的头死命地按在自己的胸前,强迫它从一个乳头到另一个乳头,吃了一遍又一遍,仿佛要将小猩猩一生所需要的全部乳汁,在这几分钟内都喂到它的嘴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猎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僵成了一块石头。

终于,老猩猩喂完了奶,将小猩猩捧起来看了最后一眼,然后,恋恋不舍地放在了高处的一个树杈上,自己则顺着树干爬下来,背靠大树坐在地上的草丛里,视死如归地看着猎人。

猎人仿佛还在等待着什么,仍然静静地站在那里。

老猩猩等了又等,见猎人迟迟没有向它举枪瞄准,就忍不住又仰起头,再看一眼树上的小猩猩。此刻,小猩猩正瞪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惊奇地看着树下将要发生的事情。

见此情景,老猩猩再次向猎人摇了摇手,然后从身旁扯下一片宽叶草,熟练地弯成一个碗的形状,一只手擎到胸前,一只手捏住乳头,将剩下的乳汁又一滴一滴地挤进这只碗里。等碗盛满了,它从灌木丛里折下一根长长的棘刺,用力扎破树皮,将这只特殊的碗端端正正地别在了树干上。

一只,又一只,不一会儿,那个光光滑滑的松树身上,就别满了这种奇形怪状的草叶。每一片草叶里面,都包裹着一个临死的母亲留给儿女的最后牵挂。

等做完了这一切,老猩猩重新回到树下,背靠大树坐好,勇敢地向猎人挥了挥手,好像在说

好了,开枪吧!

这时候,暮色四合,猎人的眼里只剩下一片泪光

在每一片草叶里面,都包裹着一个临死的母亲留给儿女的最后牵挂。母爱何止人类存在呢?在猩猩母亲的身上,母爱的光芒正熠熠生辉,凝固了时间、穿越了时空,化为永恒,它让我们明白:动物之间的亲情与人类之情是相通的,我们有着共同的惜子之情与慈母之爱。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无比神圣和伟大,也令人怜悯与动容。

【人生感悟】

同样都是爱,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即便它仅仅是动物。母爱是天地间没有种类、没有种族、没有阶级之分的,它浓浓地包裹着每一个孩子。

人如此,动物亦然。 当野羚羊向猎人下跪,只因为腹中怀有将要出生的小羚羊,你的心灵难道不会为母爱震撼吗?当沙漠中的老牛流下眼泪,恳求行人给小牛一滴救命的水,你的心灵难道不会为母爱震撼吗?母爱成就了伟大的惊人之举,母爱丰富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感。母爱就像满天的繁星,星星点点,映照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以母爱的名义,让我们保护每一个弱小的动物,它们是我们不可伤害的朋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以邪召邪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以邪召邪

以邪召邪陈云亭舍人言:有台湾驿使宿馆舍,见艳女登墙下窥,叱索无所睹。夜半琅然有声,乃片瓦掷枕畔。叱问是何妖魅,敢侮天使?窗外朗应曰:公禄命重,我避公不及,致公叱索,惧干神谴,惴惴至今。今公睡中萌邪念...

静波代表提议:信息对称应加大佛教知识公开

静波代表提议:信息对称应加大佛教知识公开

黑龙江省: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假和尚以化缘、看病、算命等方式行骗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市极乐寺方丈静波认为,应该加大对佛教知识、信息的公开,通过促进社会与宗教的信息对称,从根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尚有一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尚有一诀

了堂真觉禅师是京都大和人,十七岁出家,二十三岁参于上野报恩寺大源宗真禅师而大悟,并嗣其法。四十岁时为参禅访道,就渡海拟来中国,当船出发不久,进入大海时,突然碰到台风,风急雨强,满船乘客都惊慌失措,感...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育才之道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育才之道

育才之道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

梦见去挽回前男友应该怎么做,怎么才能挽回前

梦见去挽回前男友应该怎么做,怎么才能挽回前

梦见去挽回前男友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是很难,想要成功挽回前男友,首先就是让自己变成更好,接下来就用各种方法去前男友就可以了,如果你们之间还有感情的话相信是能够成功的。1、让自己更加有...

高振农教授: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高振农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是批判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勇猛斗士,同时也是一个“畅演”佛教“宗风”、崇信佛学的人物。谭嗣同(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