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心中无“色”

心中无色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都无法把持住自己,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迷失了自己,只有心中无色才能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

世界上所能见到的一切物质,在禅学上都叫做色,色法都是依因缘条件而成的,色法不能单独存在,因此没有自性可得,这个不可得的色即是空,所以色的当体是空。空不是没有,虚空能包容世界万物,禅学主张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

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洞山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洞山的脚下。洞山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云居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洞山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

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女色、颜色、脸色

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按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色吗?你恋慕妖媚艳丽的女色吗?

云居禅师放下竹箩,心中还在翻腾。他想了很久才回答道:不爱!

洞山一直在旁边看着云居受惊、闪躲、逃避,他惋惜地说: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好了吗?等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

云居大声说道:当然能!然后他向洞山禅师脸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只是笑,没有任何的回答。

云居禅师感到很奇怪,反问道: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洞山说:你问吧!

云居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的时候,你能从容应付吗?

洞山哈哈大笑地说: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了!我看她们只不过是美丽的外表掩饰下的臭皮囊而已。你问我爱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乎别人怎么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

有一次,有位学僧请示赵州禅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禅理怎样解释呢?

听我一偈:碍处非墙壁,通处没处空;若人如是解,空色本来同。赵州禅师回答。

学僧听偈后仍然不解,赵州禅师又说: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可是,学僧还是不明白,又问:禅师!我请问您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呀!

赵州禅师两眼圆睁,大声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俗人固执地认为一切都有实体,处处障碍,无法贯彻现象与本体,一旦体悟诸法无我,缘起性空,就知道禅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禅心了。

有一天,有人拿了一件烟花女子佩带的精致小肚兜给东海寺的泽庵和尚看,故意想难他一难。

不料和尚突然一笑,嘴里说:绣得多么好!老僧也喜欢有这等美人陪伴啊!同时,动笔写了一段偈语:佛卖法、祖师卖佛、末世之僧卖祖师。有女卖却四尺色身,消安了一切众生的烦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柳绿花红,夜夜明月照清池,心不留亦影不留。

色只有在心的感受下才发生作用。心不留则影不留,一切色便化作了空。只是世人大多不明白这个禅理,心放不下,所以常常为之困挠。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遇见一个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动了爱恋之心,相思成疾,终日茶饭不思,卧病在床。师兄弟都去探望他的病情,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十分担心。

年轻的修行者就把心中的一切苦恼一股脑的吐露了出来。师兄弟们虽然同情他的单相思,但都帮不上什么忙,只有用言语来安慰他。

然而,单相思的修行者实在听不进大家的好言劝慰,于是大家决定把这件事情禀告给释尊。

释尊知晓内情之后,出乎意料地说:你不必如此忧虑,好好吃饭休息,我一定会帮你,你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的!

大家都很诧异释尊的做法,那位年轻修行者心花怒放,精神为之一振。他饱餐一顿之后,跟随释尊离开袛园精舍,前往舍卫城。

释尊率领一群弟子赶往那位少女家。一到达家门,就听见屋里传来悲哀的哭泣声,混乱不已。他们上前一问,原来那少女在三天前死了。因父母眷爱,舍不得埋葬,致使尸体发臭,惨不忍睹。

释尊回头看看年轻的修行者,谆谆告诫道:你迷恋的那位姑娘,现在成了这个模样。你应当知道万物无常,生灭变化,瞬息之间,时不我待的道理。只有愚痴者才只看外表,不顾真实,才会因此而痛苦自伤。

看见美色,内心迷惑;对于无常,心不在焉。以淫乐毁灭自己,无异作茧自缚。智者能够当机立断,敢于消除一切苦恼。如果纵情放逸,耽于淫乐,溺于情爱,无异自造牢狱。只有内心觉悟,断绝淫欲,才能冲破邪欲的牢狱,彻底断绝生死的苦难。

年轻的修行者目睹少女腐烂的尸体,又听到释尊诚挚恳切的说法,顿生悔悟之心。他五体投地,向释尊礼拜,表示谢罪。然后跟随释尊回到精舍,努力修习,终于修成了正果。

诸法无自性,

一切无能知;

若能如是解,

是则无所解。

《华严经卷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23)“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2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经》的含义非常深,对当今社会受持的人,有非常实惠的利益。大家要多看几遍,然后按照我讲的结合自己身边所有的事情,来...

想要长久恩爱 做和合术挽回后要记得改变自己

想要长久恩爱 做和合术挽回后要记得改变自己

男女之间有分有合,当感情出现问题后,人们就会采用各种方法去设法挽回,而其中就有不少人会求助于道教,希望借助道教中的和合术来挽回感情。倩倩和他男朋友两人以前挤在一个小单间,后来两个人生活条件变好了,就...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一粒小圆石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一粒小圆石

一粒小圆石史蒂凡诺罗伊过12岁生日时,向拥有一艘神气帆船的船长父亲要求的礼物是带他出海。我长大以后,他说,要跟你一样遨游四海,指挥比你旗下还要威风的大船。正好,那天父亲的船要出海,便将儿子带在身边。...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禅解虎斗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禅解虎斗

禅解虎斗跋陀开创少林寺,布降甘露,架设慈舟,普度众生,天下向往。僧尼们纷纷前来聆听法旨,但是能来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望尘莫及欲求难得。怀州尚书谷法兴寺方丈慧成长老,一心想让本寺所有...

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善男子、善女人”,加个“善”字,是因为他能恭敬地藏王菩萨,所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地藏菩萨像前,你认为你喜欢的事,乃至唱歌、跳舞,在菩萨像前作揖、供养都可以;买了新衣服,在地藏菩萨像前摆一摆,先供养菩萨;乃至于给小孩买的玩具都可以供养——任何事物都先供养菩萨,也不只是供养地藏王菩萨,应该念念不忘三宝。乃至于香华,经常供养,随你的力量,一朵花也可以,但把这一朵花用意念观想,一朵花代表全世界的花,都拿来供养地藏王菩萨,把你的心力变大。这是世间物的供养。

以下可以说是法的供养,也就是劝别人也这样做,劝一个人也可以,劝多人更好,你的六亲眷属、认识的朋友,劝他买花先供佛,买新物品先供佛,乃至于饮食、医药,在佛前摆一摆,都可以供,这是你诚心的关系。

“如是等辈”,就是这样的人,用伎乐供养、香花供养,乃至劝别人也信、也供养,“现在世中”,就是讲现世,就是你现在生中,有鬼神在你周围拥护你,未来世中也有鬼神日夜拥护你。为什么呢?因为你供养地藏王菩萨,也因为这些鬼神在你周围卫护着,“不令恶事辄闻于耳”,使你的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横事、恶事,一切飞灾横祸你就不会再受了。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劝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还有七种好处,就是身体的相貌圆满,吉祥如意,六亲眷属也都很吉祥。供养当然要赞叹,赞叹当然要礼拜,第一个礼敬,第二个赞叹,第三个才是供养,这三者是相连的。你只有礼拜,没有供养,只受礼拜的福德;只供养没有礼拜,功德要小;既要歌咏赞叹,又礼拜又供养,福德要大一点。

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这些力量在你周围卫护着

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老鼠搬家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老鼠搬家

有一只老鼠拿着简单的行李搬家,途中遇到一只蚂蚁。老鼠瞧着蚂蚁忙忙碌碌的样子,奚落它说:嘿!忙来忙去,有啥意思,瞧我一天轻轻松松多舒服。蚂蚁腼腆的一笑道:我已经习惯劳动了。然后它又好奇地问老鼠:你要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