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畸形的贪欲

畸形的贪欲

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是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间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借口。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贪婪吝啬,你能否向我的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吗?

默仙非常慈悲地应允。

当默仙到达这个信徒家的时候,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也舍不得端出来供养。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夫人答道。

这样子是畸形!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这样子也是畸形呀!夫人答道。

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默仙禅师立刻答道,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只知道花钱,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终于,这个太太明白了做人处事之道和用财之道!

钱是身外物,我们又何必如此看重钱财呢?我们短短的一生往往就浪费在这些并不有多大作用的钱财上。

一个卖豆腐的人,每天都送豆腐到寺院,成了寺院的熟客。一天,他像平常那样送来了豆腐,看到寺院的师父们都在神情专注地打坐。卖豆腐的人心想:我整天都在忙着卖豆腐,真是羡慕他们有时间可以坐下来打坐。今天天色还早,我也学学他们,在这儿坐一会儿。

当他提出打坐的要求时,如净禅师欣然同意:好啊,你来和我们一起打坐吧!

卖豆腐的满心欢喜地进人禅堂,他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打坐。过了一段时间,他如获至宝地欢呼道:真想不到,打坐还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禅师问道:你想到了什么,居然这么高兴!

卖豆腐的说道:我终于想起来了,五年前邻居张三欠我的半斤豆腐钱没还!

现在你知道坐禅的功效了吧?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如净禅师说道,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安然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上面,你就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了。

如净禅师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肯下工夫,等到心湖平静,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禅坐的最终目的,是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各种虚妄的心脱落尽净。坐禅的人,将他们的生命投注于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静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从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的境界。

木食草衣心似月,

一生无念复无涯;

时人若问居何处,

绿水青山是我家。

唐龙牙禅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4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4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初四句,是三业赞叹中的意业赞叹,即观音从意业上显示化度众生的殊胜。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慈观,...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彭州(今四川彭县)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后名道兴),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四川阆中玉山大儒赵公约仲之子。元静禅师十岁时曾得重病,他的母亲祈祷佛菩萨保佑他病好,后感得异梦,于是便...

佛教故事:禅·看开: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佛教故事:禅·看开: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当我们面对不利处境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时,烦恼与忧虑就产生了。对此,很多人觉得天经地义。其实,即使改变不了外部环境,我们还是能决定自己的心境的。有位一脸焦虑的太...

星云法师:消除压力

星云法师:消除压力

现代经常有人说:“生活压力太重!”为什么会压力太重?怎样消除压力呢? 学生认为功课太紧,压力太重;父母说家庭琐事太杂,压力太重;警察觉得任务太多,压力太重;公教人员不满上班时间太长,压力太重。 压力...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恰嘎国王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恰嘎国王

二十、恰嘎国王轻慢尊者再忏悔,暂失王位后复得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轮回的痛苦,获证阿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恩,他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有一次,他观知印度南方萨弥城...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没有怨恨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没有怨恨

丢死鼠一个22岁的年轻人在订婚大喜那天,他的女朋友却牵着另一位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正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呆若木鸡,在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中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整个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