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幸福是心态,佛法即活法

生存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这是属于物质层面的需求。除此而外,我还想进一步获得幸福,这也是所有人关注并孜孜以求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在生活清贫的时候,将希望寄托于物质改善,这是我热衷于赚钱的动力所在。但当初设定的目标实现时,除了带来一些暂时的满足,预想中的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家徒四壁,唯一的家具是一把四根铁棍支撑的椅子。小品中说的手电筒,那是邻居家的家用电器。因为和弟弟争吃细粮,挨了无数次母亲的打骂。儿时对幸福的渴盼,就是能吃上一顿桌上只有白面大米没有玉米面高粱米的饱饭。对于吃不饱饭、瘦小孱弱的我,能吃到一碗细粮、一顿饱饭,一盘带油的菜是儿时最大的幸福。那个时候,幸福就是饥食一钵米,渴饮一壶浆,旱田一场雨,晴天一抹凉。这是我从前所理解的幸福。时时顺,处处有。要什么能有什么。只有开心,不接受痛苦。上学后,能在晚上做完作业,爬上寒冷冬夜那暖和的炕头美美地睡上一觉是莫大的幸福。

成年后,结婚生子,赚钱养家,为实现儿时的目标努力拼搏。很快饭桌上顿顿有了鸡鸭鱼肉大米白面,儿时的目标实现了。新的欲望和需求也随之而来。尝到了有钱任性挥霍的快活,也开始了处处攀比,出门看车子,住处讲摆设,穿戴比牌子,看人看面子。拼了命的要在票子、房子、车子等物质上超过身边的所谓朋友。那时候在别人眼里我就是暴发户一枚。家里很快有了车子、房子,听说哪里有好吃的好喝的,连夜驱车几百里去吃。

在不断追求物质财富利益的驱使下,我掉进了攫取和欲望的无底洞。在拥有财富的同时,我内心变得多疑、吝啬,不信任任何人。内心开始在由利益不均带来的家人不睦、夫妻猜忌、人际关系恶化的痛苦中苦苦煎熬挣扎。

2013年9月10日,母亲罹患重病,病床上的母亲在病痛的折磨下痛不欲生。在即将到来的失去母亲的无常面前,我痛苦万分。母亲活着,无论年龄多大,我还有个娘啊!绝望中,内心生起决心修学佛法拯救母亲的想法。我发愿在佛法智慧的海洋中系统修学佛法,如理思维,治病修心,解脱痛苦。

修学佛法三年来,我变了。原来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利益最大化是我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现在,我认识到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内心不断追求,创造一个又一个欲望和需求而不知满足的病态心理造成的;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实现财富、事业、家庭的圆满,而是简单、知足和拥有良好的心态。现在我每天做定课,自修法义,参加小组班级共修。修学、做义工,这样简单重复的生活,却让我内心无比的丰富和充实。

三年前看到师兄们在台上分享自身改变时的内心喜悦和文笔的精湛,想不到自己也能在如法的修学中具有了这样的分享和写作能力。修学后我有了尊重与信任他人的能力,于是放下了公司的所有事务,交由我家师兄和员工们打理。在此,感恩他们的付出!每天在家简单生活,做分内之事。有吃的就好,这是无法用物质财富衡量的意义和价值。

幸福不是物质条件的改善就能获得的,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幸福固然和物质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自身心态。缺乏良好的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生活就会遍布烦恼痛苦。所以,幸福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欲望太多,烦恼就多。这是人生之苦的根本。唯有依佛法智慧消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及烦恼,才能解脱痛苦,成就自在人生。

修学后我意识到,原来对母亲的顶嘴吵架等不敬行为是不善业,深深忏悔往昔所造的恶业。我发愿对母亲恭敬,不再挑三拣四,强制她听从我的想法。母亲也在三宝的加持下重获健康,并皈依三宝,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弟子。

多年来,幸福就像天边的云,可望不可及。改变心态和追求,幸福就在身边,从未远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若问幸福为何物,智珲发愿有生之年,跟随导师,精进修学佛法,造作善业,造福有情,自觉觉他。这才是人生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活法,是我此生及余生唯一的目标。

向道而生,人间净土。幸福是心态。佛法即活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

命里不缺钱的八字 女人碰到了就是少奶奶的命 不缺钱还惹人爱

命里不缺钱的八字 女人碰到了就是少奶奶的命 不缺钱还惹人爱

以前的女人的心愿可能就是长大了以后可以嫁个好丈夫,家里还有点钱,那这辈子的命运就不会太差。有的人命里不缺钱,注定就是以后会当个少奶奶的,那命里不缺钱的八字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1、比肩、劫...

怎样按自己的体质挑选食物

怎样按自己的体质挑选食物

饮食是健康之源,要达到健康一定要懂得分体质,二要了解食物的性能,两面配合才可健康,缺一不可,体质分类有干燥型、潮湿型(中医名为脾虚湿重)、低血压型、高血压型、内热型、内热肾虚型、寒性型、热性或湿热型...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让心灵如沉淀的水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让心灵如沉淀的水

让心灵如沉淀的水麦克失恋了,他的心情糟透了,无法平静,烦躁不安。为了排除心中的苦恼,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慈祥的牧师听完了麦克的诉说,把他带到了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惟一的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

45密教盛行佛教会灭亡吗?

45密教盛行佛教会灭亡吗?

密教盛行佛教会灭亡吗?  佛教在印度的确是在密教的盛行之后灭亡的,所以,称密教为印度的晚期大乘佛教。但也不能说密教盛行,佛教必亡;西藏密教流传,虽有兴衰,也延续了下来。  密咒本来是婆罗门教四种吠陀...

运动前不宜吃香蕉和巧克力

运动前不宜吃香蕉和巧克力

很多人喜欢在运动或户外活动时吃些巧克力来补充能量,一些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吃香蕉的做法也让一些爱好运动的人们效仿。不过专家指出,普通人在运动时不宜吃香蕉,而巧克力无论是运动前还是运动期间都是不宜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