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生病的人,是因为福报不够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尤其是三岁前。所以就做难养。这说明我福报不够。而善海刚好相反,几乎很少生病。这就是她福报够的缘故。我们这个色身,叫做报身。就是报应的身。我们的福报,智慧,德行,都可以在色身上找到答案。因为这个色身是福报,智慧,德行的累加。所以,如果经常动不动就生病的,那就是福报太小了。一定要记得啊。

我们的色身,也就是报身,是不圆满的。佛菩萨为什么这么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佛陀的报身,是庄严的。因为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是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而且布施持戒忍辱,才有具足圆满的报身。我们的报身,不圆满,是因为福报不够的缘故。

福报不圆满的人,色身就无法圆满。修行的路上,一定要先培养福报,有了福报后,修行才不会有障碍。比如说,在三十二相中,佛陀的手是很柔软的,像海绵一样,因为佛陀在修行时,慈心不杀,所以才具足柔软的手相。佛陀的每个毛孔都会放出香气,这是佛陀持戒的缘故,因为戒律清净,色身就清净。这些都是一辈子接着一辈子修的功德。所以,佛陀,是两足尊,福报和智慧具足的。

有的小孩子,很容易生病,一生病,父母着急,然后花大把的钱,还吃抗生素等副作用很大的西药。这就是孩子的福报不够的缘故,才会感召到这样被病苦折磨。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尊护法神在护法。在药师经上说的,俱生神。但是业力太大了,护法神神通再大,也抵不过业力。所以,小孩子会经常生病,这也就是业障病。

其实所有的病,都是业障病。找不到一样病不是业障病的。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都是业障病。详细的分,第一个是四大不调和,第二个是鬼神侵犯,第三个是业障因果报应病。但是总体来讲,全是业障病。因为我们的色身,是最具足圆满的。六祖慧能说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啊。我们的色身具足一切,是不会生病的。之所以生病了,就是业障来的缘故才会如此。也是福报不够大的缘故。

大愿法师常常说,人体是个价值无数亿的宝瓶。但是我们天天往这个瓶子内装垃圾,污染了它,比如吃肉,起贪嗔痴,起淫欲,这就是装了垃圾。慢慢的,就污染了。再加上福报不够,就容易受到鬼神侵犯,业障侵犯。所以说,这一点比较可怜啊。

福报来自哪里啊,来自奉献众生,到三宝门中奉献,是最好的。因为三宝是解脱的,给人光明,给人慈悲,给人欢喜的。所以我们奉献三宝了,也就是奉献给光明,奉献给慈悲,奉献给欢喜。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说三宝门中福好修的原因了。

很多人中,他们都是从小体弱多病,多灾多难,学佛后,布施奉献了三宝,发了心,慢慢的色身就转变了。成就肉身的慈航法师,也是一样的,以前常常体弱多病,后来出家后,修忍辱,别人骂他,他都没事。慢慢的,身体就好起来,也转胖了。

所以,好好修福报,多多布施,如果父母身体不好,或者孩子身体不好的,一定多给他们做功德。很多人因为业障的缘故,往医院治疗十几万都不觉得可惜,往三宝门中培福报几千元就觉得可惜。这也是一种业障啊。

唯愿我们,多多吃素,念观音菩萨圣号,在观音菩萨道场好好培养福报,培养德行。一定福不唐捐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胸坦荡,美女当前不能乱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心胸坦荡,美女当前不能乱

心胸坦荡,美女当前不能乱刘理顺,明朝人,为一有名的理学家,曾受聘于一富贵之家为家教,因善教 其子女,故很得主人之器重。主人为表达敬重之诚,特从众侍婢中,挑选一聪敏 儿又善解人意的秀丽少婢。日夜专心服...

佛教故事:法音集:坚牢财库

佛教故事:法音集:坚牢财库

坚牢财库守成法师著从前有一商人,平生惨淡经营,日精月贮,计存金银数十余斤,心意快然,甚为重之。于是,想欲深藏地下,但恐屡居虫鼠而侵盗之。欲藏于草泽中,复恐狐狸野兽取之。欲藏于箱笼里,深恐水火而毁损之...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妙法莲华经五重玄义辑略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妙法莲华经五重玄义辑略

妙法莲华经五重玄义辑略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辑以此五重,解释经题,题下经旨,罄无不尽。言五重者。谓名、体、宗、力用、教相也。玄、幽微难见也。义、深有所以也。此我圣祖深得佛心,洞明经旨。故于未释经前,先以经...

催眠前世今生:恋爱情商

催眠前世今生:恋爱情商

催眠前世今生:恋爱情商女,来催眠的目的是因为自己一直以来的恋爱道路都不顺,总是选择已经有伴侣的男生作为男朋友,结果屡次在被选择中被抛弃,唯一一次选择了单身的男友结果还是因为男友的劈腿而收场。说到此事...

老公有外遇做道家和合术管用吗?

老公有外遇做道家和合术管用吗?

老公有外遇做道家和合术管用吗?当然是有用的,在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的情况下,就应该请道长来做道家和合术了,这样是能够增进自己和另一半的感情的,毕竟很多人是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慢慢消磨了,才出现的各种各...

佛教名词:抑郁_抑郁症

佛教名词:抑郁_抑郁症

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